第119节(2 / 2)

要是手上能够多一倍的渔船出海,或者是有一艘跟陆修手上那么大的一艘楼船,出海捕鱼,每天的收获,能够比现在多一两倍,霸占长安城的海鲜市场指日可待。

几天以来,房玄龄感觉到手上人手不够。

跟杜如晦合作,有钱一块赚,房玄龄权衡了利弊后,点头答应了下来.. .....

如今最重要的确实是扩大规模,将长安城海味的生意铺开。

房玄龄也在担心会有其他人出来跟他抢生意。

谈了一个时辰后,两人终于确认了合作关系。杜如晦多出25%的资金,占股40%。

两家为了霸占海鲜生意,基本将家里的余钱全部掏了干净。

“要是能让国师同意,让咱们能够在明玉岛周围海域捕鱼回来,比扬州城要容易很多。”房玄龄道。

“捕鱼的人手毕竟杂乱不堪,国师怎么可能让他们打扰到兴致。不过房兄也不要在意,等以后咱们能有机会获得一颗龟龟果实,用它来捕鱼效果也不会差。”杜如晦安慰道。

“龟龟果实的能力是不错。”

房玄龄深以为然,在明玉岛上经常能够看到太上皇变成海龟下海游玩,而且会捕抓到几百斤的大鱼回来。

那是一种用来制作鱼脍非常好吃的蓝鳍 金枪鱼,肉质非常美味鲜嫩。

陆国师拿出来的鱼脍,是用它制作而成。

以龟龟果实的能力,不仅能帮忙在海上寻找鱼群的位置,而且配带捕鱼工具下海抓鱼,单单一个人都能抓到几千斤以上!!

在大海上,他们捕鱼的船队能够得到龟龟果实帮助,简直如虎添翼。

跟着陆修混的诸多百官,有好几个得到了果实,所以两人相信以后总有一天会轮到他们俩。.

第277章

其实不怪房玄龄手上资金不够,实在是大部分的钱财,投到了明玉岛一大半,一大半是投到了海上贸易上面。

另外陆修计划于明年三月出海,所以他们需要备好几千贯的商货,筹备好出海的人手,然后是必须要有一艘出海的楼船才行。

其实单单楼船,价格都要几千贯了。算上其他的费用,出海一次需要有上万贯的资产才行。

要知道陆修今年第一年的缘故,没有收取他们的会费一万贯。

幸好他们大多是几个人一组共同分担,然后在倭国那里发现银矿赚了一笔,否则以他们在明玉岛花了那么多钱,手上的钱财要支撑出海,除了跟亲戚朋友借,只能是跟李靖一般变卖自己的田产的程度。

并且扬州城的造船坊里,在年初的二25十,此时已经全员上岗的状态,他们手上尚有三艘楼船的订单需要在年底三月前完成。

换做以前,一个月内能做出来一艘能算不错了。

但由于陆修拿了一万贯出来,加大了船坞的规模。原本里面才一百多名工匠,现在是招到了两百人。

所以三月底前,林老头有把握能完成陆修所给的楼船制作任务。

船坊里的工匠辛苦是辛苦一点,但好在是工钱够高,是以前的两三倍,船工们乐在其中,谁不想给家里人多赚点钱。

尤其现在长安到扬州那么方便,不经意间花销无形间提高了很多。

并且最让林胥满意的是陆修给他们准备的新年礼包,里面有二十斤的美酒,那是一个香醇。

有人想出两贯钱从他手上买到一斤茅台,被他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他手上才二十斤而已,自己一家人都不够喝呢。

然后是得到了五斤的茶叶,泡着喝很不错,清津解渴,茶香四溢,跟传统的煮茶喝法不一样。

元宵节当天,他带上自己的一家四口在长安玩了一天,感受一步从扬州跨越到长安的震撼。

从长安城听闻陆修的故事后,回到扬州,他恨不得给陆修立个功德牌每天跪拜。

“林掌柜,外面有两个从长安城来的大官说有事找你。”工坊里小厮的汇报,打断了林胥的思绪,他一口喝干茶杯里的茶水:“你让他们先等等,我马上就到。”

整理好衣裳,林胥才出去接见了所谓的大官,从衣着上来看,已是贵不可言。

寒暄了一番,林胥心里有些紧张,没想到会是大唐的丞相房玄龄。

“林掌柜,老夫也不废话了。此次来船坞,是想从船坞定做十艘渔船,一艘楼船,价钱方面一切好商量。”房玄龄道。

扬州城里的渔船,已经买不到多少艘多余的了,所以房玄龄只能求助于船坊。

船坊是国师所有,不会坑到他。

正好出了出海经商以外,想要筹备一艘楼船,用来出海捕鱼。

要是以他现在手上的渔船,出海捕鱼是可以的,但无法支持出海几百里外的航行,船只太小了,承受不了太大的风浪。

但大多数大型的海鱼,只有深海区域才有,所以海产事业的发展,楼船不可或缺。

虽然手上没什么钱,但幸好楼船基本要一个月后才会完工。

以现在海味楼盈利的利润来算,一个月也能赚几千贯。无非是两人再借一点,即可凑够一艘楼船的钱出来。

“房相,不是老夫不帮你,实在是手头上的活计太多了。国师吩咐在下,要在三月前完工手上的七 艘楼船,实在无能为力。如果是渔船的话,倒是可以抽出十几个人来,一个月内给造出来给你们。”林胥无奈道。

“国师的大事,自然不能怠慢。老夫的意思是,等你们忙完了后,再给我门造。”房玄龄解释道。

“呵呵,是啊,我们不急。林掌柜,四月前给我们造好就可以了。”杜如晦接着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