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山村祖庙。
杨姓老人一直送着罗毅等人出了祖庙,罗毅的感激的握着杨姓老人的手,激动的说道。
“老先生,你们的神话故事,你们村的历史,都是国家的瑰宝,是要被我们这样的历史学家收集起来,给后人知道的。”
杨姓老人脸上也带着激动的红晕。
“好啊,好啊,能让国家知道就好,我们这一把老骨头,什么都没办法留给后人了,能有历史给后人看就够了,够了。”
再是相互感激了番,罗毅带着老胡,小雪离开了。
这支作死大队如今花钱住在一个七十多岁的村妇家里,村妇是个寡妇,家里房子颇多,昨天一听罗毅等人没地方住,就邀请罗毅等人去了她的房子住。
当然不是免费的。
从居住到吃喝,都要钱,不过不多,罗毅等人都觉得十分合适。
如今采访归来,向村妇点了只鸡,几道腊肉菜,老胡,罗毅就回到了卧室休息了(老胡与罗毅一间房子,小雪自己一间房子),小雪也带着录音笔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毕竟只是学生,和罗毅,老胡这样的教授是不一样的,这两教授在划水休息的时候,身为学生的小雪打开了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一边听着录音笔内的内容,一边按着笔记本做详细记录。
半个小时后。
屋子的主人,一位农妇对着自己的房客大喊。
“可以吃饭了,鸡汤一冷就不好吃了!”
在卧室里划水的老胡与罗毅当即就走了出来,罗毅对着小雪卧室的方向喊道。
“小雪,资料晚点再记录,先吃饭。”
几秒后,面色发黑的小雪走了出来,老胡两人只以为小雪是干活干累了,也没往心里去。
说说笑笑的朝着餐厅走去,只不过走了几步,小雪突然走到了两位教授的面前,着急道。
“等,等一下,罗老师,胡老师,我,我有话对你们说。”
罗毅笑道。
“怎么了,可别说现在太苦,想回家了,这才走了几步路。”
小雪疯狂的摇头,少女眼睛睁大,不可思议道。
“那个,之前老师你们和发山村的老人聊天的时候可能没注意,我也没注意,现在我输入录音笔里面的内容的时候,我,我才发现了一点不对。”
调查员老胡好奇道。
“什么不对?”
小雪深吸一口气,颤声道。
“之前和我们聊天的杨先生说,他是1930年代出生的,今年八十岁了。”
“可今年是2020年!”
第十八章 武支书
周正是在正午十二点回到了发山村祖庙的。
祖庙外依旧坐着几个老人,因为之前与周正见过了,这些身体看起来还硬朗,记性也不差的老人便对着周正笑道。
“小伙子,怎么又回来了?”
周正尴尬道。
“那个,村支书,武先生在不在?”
老人摇头。
“老武今天不轮值,要找他的话,后天再来吧。”
“武先生家在哪儿?”
老人指着一个方向。
“就是那边,那颗歪脖子树看到了吧,那棵树就在他家院子里。”
另一位老人嘲讽道。
“老武天天说他家的先祖几百年前是尚书,老喜欢摆弄他那点墨水,家里还要种这么大的树的,浪费了多少地。”
其他几个老人也嘀咕起自家村支书装读书人的事儿。
周正向这些老人表达了感谢,又急匆匆的朝着歪脖子树的方向跑了过去。
很快到了歪脖子树的院子内,只是刚想敲门的周正就闻到了院子里传来一股子饭菜的香味。
要命,人家在吃饭。
在吃饭的时候打扰别人,太不合适了。
周正忍下了敲门的冲动,拿着手机在门外玩了半个小时(本来可以去村长家吃了饭再来的,周正懒得再跑一趟)。
一直等听到院子里传来洗碗筷的声音,周正才敲了敲门。
门很快打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从门缝后露出了半张脸。
“小伙子,你谁啊?”
“我是姜村长的亲戚,想过来拜访一下武先生的。”
老奶奶转头朝着门内喊。
“老头子,有人找你,是老姜的孩子。”
“什么,老姜还有孩子?!”
蹬蹬蹬的脚步声传来,院子大门打开,一位身材瘦小,五官头发都收拾的相当干净的老人走了出来。
“你是老姜的孩子?”
周正忙摇头。
“是朋友,我,我有点事儿想找武老先生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