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不敢反抗的新郎,可以在新婚之前和领主协商,花钱买下初夜权。
如果领主愿意出卖这一权利的话,如果新娘不太漂亮,或者领主一些力不从心的话,领主乐意将这项权利转化为自己的特别税收,而不去亲自实行这项权利。
为了避免属民的逃亡,再加上卡美洛特的存在,以及圆桌骑士团的态度,即便一些领主存在龌龊心思,也有所顾忌,不敢做的太过分。
但很遗憾,奴隶是没有这项权力的。
哪怕两人去以这项罪名,控告那位领主,现有的不列颠法律,也不存在任何一条去制裁他。
最多,也不过是几句道德上的谴责。
所以,即便逃到了卡美洛特,两人也要夹着尾巴藏好。
“那为什么不干脆向骑士王提议,让她废除这项习俗?”
梅莉轻托香腮,好奇问询。
“没用的……”
摩根微微摇头,面色沉静。
“王的职责,只是让不列颠存续,让更多人活着。
初夜权现在并非既定的法令,而是一种约定成俗,为了维持不列颠的稳定,王权不能太过强硬地干涉封主自己在领地的治理和决断。
所以,她是不会轻易为一两个人的诉求,改变现状的……”
摩根对于自己的那位妹妹,可谓了解的十分透彻。
自从手握那把枪起,阿尔托莉雅,或者说骑士王,已经不能单纯意义上地称之为一个“人”。
用“神灵”来称呼她,更为恰当。
说的也是,她的军队很容易就重组齐了刚刚失去的骑兵部队,在击溃外来入侵蛮族势力时几乎毫发无伤,掠过战场时,专门为了防御亚瑟王的堡垒都被肃正骑士团摧枯拉朽地击垮崩毁。
圆桌的敌人们也的确随着她的加入而分崩离析,十二次王朝战争,无一败绩。
而在此过程中,许多人为了达成以上的效果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同样,每一次战争,只要那位王出手,便是毁天灭地的灾难,成千上万人消融在那片螺旋光柱之下。
每一次决断,都是血淋淋的数字。
为了隐蔽行军,她下令屠杀过异族的村落;为了整肃军纪,她处决过成队的逃兵;为了统一南境,她手上也沾满了叛乱领主及属民的鲜血。
甚至,这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无辜者。
比如,在战争之前就压榨一座村庄以整顿军备,在领土被异族破坏前将其讨伐,守护了十座村庄,这的确值得称赞。
但军队的供给,势必要榨干当地的村落,而失去粮食的民众,被留在原地,无异于等死。
即便如此,她谨记着自己当初的誓言,一个王是无法在充满人类的情感下治国的。
所以,哪怕最为亲近的圆桌骑士,都从来没见过她流露出任何悲伤的情感,以及些许的动容。
就算刚提起剑,屠灭一个村落,转眼她就能坐在桌前,几乎万能,且事无巨细处理王国内的大小事宜,没有丝毫的迟疑和动摇。
这让圆桌骑士们对自己的君主,又敬又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位骑士王早已封闭了自己的情感,在敌人和自己国家的民众眼中被视作公平和无私的象征,是统御国家的理性机器。
再血腥的战争,她都走过;再凄惨的悲剧,她都曾亲眼目睹。
区区初夜权这种陈规陋习造成的屈辱和离别,又算得了什么?
和各个封主的稳定,以及不列颠的存续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小事吗?我倒不这么认为。这个旧俗如果滥用,可是个挑起阶级对立的利器,如果持续下去,早晚有一天,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反抗封主的压迫,进而导致不列颠的动乱。”
萨麦尔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看向火光,意味深长。
“甚至,那些曾经不敢出声的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怨恨的累积,而将愤怒转移到那位骑士王身上。”
实际上,就在700多年后,这片土地上便会爆发一场有关“初夜权”的激烈抗争。
未来,金雀花王朝的第五位英格兰国王,又被称“长腿爱德华”、“苏格兰之锤”的爱德华一世,征服了苏格兰的凯尔特人。
“看来,是时候恢复一项我们的古老传统了……初夜权!”
当年的爱德华,宣告了英格兰人对苏格兰的平民,享有初夜权。
“初夜权”,多么美妙的字眼,这种制度既能最大程度地蹂躏被统治者的尊严,又能获得手下领主的支持,更能够大大加快对异族的血统吞并,简直是一石三鸟的绝世妙策!
只要初夜权在一个民族头上成功实施,磨灭那些男人的血性,这个民族的覆亡就只是时间问题。
这位长腿陛下,打算置苏格兰人于死地了,彻底将凯尔特人嚼碎了吞入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体系内,
然而事实是,当一个名为威廉·华莱士的苏格兰青年,亲眼见到自己的未婚妻子,被英军劫走折辱致死后,愤怒地揭竿而起。
被英格兰征服的凯尔特人,云集响应,对英格兰殖民者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
最终,华莱士虽兵败死亡,但其后继者罗伯特·布鲁斯所领导的队伍,领导苏格兰王国击退英格兰王国的入侵,取得民族独立。
萨麦尔之所以对这个印象深刻,是因为上辈子他在上学期间,英语老师当众播放过一部相关影片,名为《勇敢的心》。
毫无疑问,放纵这种所谓的陋习,虽然在上层人眼中,微不足道,却最容易累积民怨,撬动国家的基石。
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就提到过:“或待民以宽厚,或致民于死地。民固因小怨而怀忌,临大仇则惴惴。”
简单的说,对待民众,要么亲善做全,否则会有很多黑点,要么最好酷烈做绝,没人敢出言反抗。
而放任这种小怨的滋长,却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情况。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那位骑士王拯救不列颠危亡的大事,做的这么多,却最终让圆桌分崩离析,民众反叛。
第二十三章 理想的王圣
月朗星稀,影影绰绰的篝火前,薪柴哔剥作响,机缘巧合相遇的众人,围坐在光明之下,叙说夜话。
萨麦尔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着华莱士的例子,提及自己的看法。
被愤怒的读者捅死之前,古蛇毕竟是作者出身,能因为太监被读者追杀,讲故事的能力自然不错。
在这缺乏娱乐的时代,几人听得津津有味,连那对逃难的男女,都不由沉浸其中,陷入深深的思考。
顺便,为了增加说服依据,萨麦尔将年轻时代相当混蛋的吉尔伽美什,作为例证,拉出来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