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馒头,大肥肉,再喝点酒,皇帝才能有这个待遇而今天晚上自己就能吃到肉,喝到酒了,那自己跟皇帝都差不多了,那明天还不卖力干活说不定还能再吃上一顿:.
对于..这种朴素的百姓,万宽心中是带有一丝丝敬畏,毕竟自己现在吃穿用度都是这些人带来的.
而真等到两日之后,两艘海船即将出航的时候,万宽站着港口对着阎立本千叮咛万嘱咐.
第348章
登州的码头上,万宽不厌其烦地讲解着.
遇到鲸鱼该怎么办遇到飓风该怎么办绕着火山岛去走,风太大的话就要注意一点,一定要定位准确,晚上看不到星星就要慎重.
那阎立本被孤鸿子说的有些心烦,这大都督唠叨起来也跟普通人差不多.
不过阎立本看得出来,对于..这次出航大都督是寄予厚望,毕竟能把粮食带回来,大都督的一切方案才得以实施.
那阎立本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不会出问题,看着甲板上那雄赳赳气昂昂的船员,万宽只好点点头.
辰时三刻已到,拔锚启航,那船舱里面的精壮力士摇着船桨,把海船驶离港口.
而万宽看着渐行渐远的蛟龙号和破浪号,眼睛里面充满着希望.
而且是现在长安的李世民,满眼当中也充满着兴奋,因为他已然收到了万宽的书信.
尤其是那句诗词,李世民真是看了又看,直接把它挂在了两仪殿的柱子上.
“陛下,为何要把宽儿的诗词挂起来”
“观音婢,这句诗词着实是霸气,朕要把它挂起来,日日提醒自己,这大唐就像是海中的海船一样,遇到强风破浪,不必畏惧,直接挂起风帆,奋勇而行.”
“这宽儿果然最得朕心,朕心中所想,宽儿全都能猜到.”
那长孙皇后看到如此兴奋的李世民,不由得摇了摇头,有的时候的李世民就有一些小孩子气.
“陛下,这宽儿信里面都写了什么呀光是这两句诗词吗”
“观音婢,光是这两句诗词已经足以让朕宽慰了.
这宽儿有这个雄心壮志,以后朕把大唐交给他,宽儿也必定不会让朕失望.”
而此时的长孙皇后则是笑模笑样的:“陛下,恐怕宽儿信里还有其他好事儿吧.
不然的话,光凭这两句诗词还不足以能让陛下如此高兴.”
那李世民一听,呵呵笑了起来:“观音婢,要说的世上最知朕心的就是...你了,一两句诗词当然不能让:朕开怀大笑,而宽儿在信里还告诉了朕一个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陛下能否说与臣妾听一听”
“这个好消息就是...,河北在十天之后便能多出几十万担的大米.”
“这...”
长孙皇一惊:“哪里能有这么多的粮食要知道江南道一年的赋税米才只有几十万担.
河北虽然也有不少但是山岭沟壑奇多,而且河北又不产大米,只产麦子,这宽儿上哪弄几十万担的大米来呀”
“哈哈,观音婢,这你就道了吧.”
“臣妾确实不知,还请陛下解惑.”
“宽儿在信里说,马上船出海,等返航的时候便能带回来几十万吨的大米.”
此时长孙皇后一脸的狐疑:“陛下,就算他跑到江南道和闽浙道,把当地的大米全都收回来也不一定有这么多呀.”
“观音婢,你也觉得宽儿是在说假话吗”
长孙皇后听完沉思了一下:“陛下,宽儿并非是那不知轻重的人.
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宽儿心里清楚.
可是这几十万担的大米从何而来,臣妾实在想不出来.”
而此时李世民稳坐床榻之上,叹了口气:“其实朕也不清楚,这宽儿只说他这次出行要到南洋林邑国去,把那林邑国的粮食全都运过来.”
“林邑国林邑国在何处”
“林邑国就在岭南再往南,”
“岭南再往南不是茫茫大海吗”
“非也非也!岭南往南是是大海,但是还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也就是南越之地.”
“哦,臣妾明白了,这南越之地在三国时期便已被东吴占领.
只是东吴国运不昌,后来中原几经战乱.
南越之地便逃出众人的视线.”
长孙皇后也算是博学:“可是臣妾听说那南越之地都是蛮夷之人,他们茹毛饮血,那里怎么会有几十万吨的大米”
李世民此时叹了口气:“其实这一开始朕也不相信,但是朕道司天监查阅了南越之地的消息.
查过之后,朕才发现那南越之地也是一块宝地.”
“陛下,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