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河北真的闹翻天的话,那大唐今年冬天对突厥的战争也将是举步维艰.
而跟突厥这一战可谓是大唐的生死之战,如果一战功成,那大唐将会犹如政务的太阳一样,如日中天.
但是如果一战失利,大唐就只能龟缩自保.
第370章
这场跟突厥人的战争尤为重要,无论是大唐的百姓,还是官员都应该竭尽全力.
但是现在李承乾明明看到河北之地的动乱,却依然幸灾乐祸,不往心里去,长孙无忌觉得这并非太子的气度.
虽然那万宽以前得罪过李承乾,但是这个时候大唐就应该同仇敌忾,绝不能因为一点私人恩怨而影响了整个国朝.
虽然此前长孙无忌也跟万宽发生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这一次长孙无忌绝对不希望万宽的河北出现什么大动乱.
如果那样的话,这两年满朝文武辛苦准备,就完全付之东流了.
这大唐也有长孙无忌的一部分心血,长孙无忌可不希望自己的心血白白流去,所以他心里是真心想维持住河北的稳定,所以才来找李承乾说此事.
但是看李承乾的样子,他好像希望河北越乱越好,最好出现大动乱.
这样的话,那万宽在陛下面前的地位肯定会一落千丈.
长孙无忌看着此时面前的李承乾心里暗自摇头叹气,这李承乾跟当今皇上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没有那股海纳百川的胸襟,也没有那种…一往无前的锐气,此时长孙无忌反倒觉得那万宽身上反而具备这两个特质.
现在长孙无忌也算是看出来了,此前万宽之所以把耕地全都给世家,就是为了釜底抽薪,用作坊来破开世家的困局.
虽然万宽这次对付世家有些操之过急,很有可能把河北陷入动荡之中,但是最起码万宽有那股精气神儿.
其实细细想来,这万宽跟当今陛下有许多相似之处.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然后起身告辞.
李承乾很奇怪,他不知道为何自己的舅舅这次刚坐下就要走.
而长孙无忌只是说自己要把收到的花名文书递交给陛下,让陛下赶紧做决断,千万不能让河北陷入动荡之中.
而李世民在两仪殿看着面前的文书明细,又看了看眼前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辅机有心了,这次河北的事情其实朕都知道.”
此前李世民就接到了万宽的书信,书信里面万宽已经把自己所有的计划都和盘托出.
万宽每一步会怎么做,其实李世民全都一清二楚.
万宽这次扩大作坊的规模什么,下一步会做什么,李世民心知肚明.
不过李世民颇为欣慰的是长孙无忌发现了之后,直接跑到两仪殿来禀告,这就说明长孙无忌虽然跟万宽不对付,但是发现不对的苗头之尽心尽力.
而此时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并没有什么表示,显得有些着急.
“陛下,现在河北之乍起,如果那大都督一定要扩大规模的话,一定不能操之过急.
如果操之过急的话,很有可能跟那些世家走到对立面上.”
“辅机呀,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
“陛下,既然陛下全都知道,那就应该下令让他万宽缓缓图之.
现在如果就跟那些世家撕破脸的话,那今年冬天跟突厥人那一战后防不稳,可就有大麻烦了.”
“辅机,你的担忧朕也明白,这件事情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如此的不在乎,一脸的焦急.
“陛下,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了,要早做决断.
如果真等到世家出手的话,那河北的粮价肯定会疯涨.
到那时,朝廷又得拨大量的米粮到河北,才能稳定住当地的局势.”
“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朝廷都把米粮调到了河北,那咱们朝听可就没粮食.”
长孙无忌急不可耐.
李世民点点头,并没有因为长孙无忌的急躁而生气,只是摆摆手:“辅机,你说的这些............朕全都知道,而且朕也早有决断,你不必担忧.”
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虽然有些胡疑,但是也起身告退.
毕竟他知道当今皇上不是个昏庸的人,这么明显的危机他不信皇上看不出来.
既然皇上成竹在胸,那他也就不再多说.
而长孙无忌刚一走,长孙皇后便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虽然来觐见的人是她亲哥哥,但是君臣有别,长孙皇后依然躲在了屏风后面.
“观音婢,你这哥哥倒是............还算尽忠职守.”
“陛下,食君俸禄,为君分忧,这本是我们长孙家应该做的,当不起夸赞.”
“没错,食君俸禄,分君之忧,可是在朝廷上一心为朝廷的人却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