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2 / 2)

这你哥哥不愧是跟朕一起打江山的人,知道这江山得来不易,所以也是颇为谨慎.”

“陛下,那宽儿在河北的确有些操之过急,难道陛下就不担心吗”

“观音婢,宽儿的一举一动朕都知道,而且宽儿为何要这么做,朕也知晓.

今日早晨,朕就得到了一封来自河北的,宽儿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了朕,所以朕根本就不担忧河北会动乱.”

“陛下,宽儿有书信来,你为何不告知臣妾”

长孙皇后不禁有些不快,自己儿子来的书信,这李世民竟然不说.

而李世民淡然一笑:“观音婢,这封书信是朝廷政务,并没有其他私人的事情.

宽儿从南洋运来了十万担大米,所以未来三个月河北绝对不会缺少米粮.

而且这海船还要源源不断的出航,可以说从此之后河北就绝对不会再缺少粮食了.”

那长孙皇后听完有些惊讶:“十万担大米这个数目可不小.”

长孙皇后知道这十万担大米可是能够河北百姓吃上三个月的.

“陛下,那宽儿真的从南洋运来了十万担大米”

“观音婢,那信里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楚,宽儿怎会骗人”

“照这么说,这一切都被宽儿预料到了,臣妾也没有想到原来这么容易就可以得来十万担大米.

可惜我大唐百姓辛苦一年,才只有那点收成.”

第371章

两仪殿里,长孙皇后一阵叹息.

而李世民则悉心劝道.

“观音婢不必叹息,既然知道了南洋那片肥沃之地,那朕岂会,让那片土地白白浪费.

而宽儿在信里说如果能把那片土地完全利用,整个大唐都不需要再种地,那片土地上产出的大米足够养活大唐所有的百姓.”

那长孙皇后听完有些震惊,这种事情她可是从来想都不敢想.

大唐所有的百姓不用再种地,然后就能源源不断地吃到粮食.

这种事情好像活在梦里一样.

那李世民看到长孙皇后有些恍惚,不由得笑了笑,然后拿出一片疆域图.

这片疆域图可比李世民以往看得更加宏大,不但有大唐和周边的突厥,还有南边的交趾和南越.

“观音婢你看,南边这片肥沃的土地可是比关中加上中原,再加上河北的耕地还要多,就连那江南鱼米之乡都比不上.

这江南鱼米之乡的稻米一年顶多两熟,但是这片土地上稻米一年可以三熟.”

“算算这么大的耕地,再加上这么多的稻种,这一年的产出完全足够大唐所有的百姓了.”

那长孙皇后看着这份疆域图手不禁有些颤抖:“陛下,早知有这片土地,我大唐百姓为何还要争来争去”

“观音婢,这片土地可在岭南之南.

对于..岭南,我们中原人知道的就那么少,更不用说再往南边了.

而且那里都是野人,自古以来与外界也不通,所以就算他们有这么好的东西也不为外人所知.”

李世民一边感慨,一边欣慰:“好在宽儿慧眼识珠,直接发现了这片膏腴之地,朕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两仪殿里,李世民跟长孙皇后感慨不已.

而临湖殿中,那李渊一个人坐在积案前,也是沉思不已.

这段日子河北在长安闹出的动静很大,又是塑料又是瓷器的.

那瓷器李渊也看了,果然是巧夺天工,不可多得的宝贝.

可是这些............都不是李渊想要的,李渊想要的是万宽跟朝廷的矛盾,可是就万宽到了河北之后,不管不顾.

就是...开设作坊,这让李渊有些摸不着头脑,李渊此时心里甚至在想这万宽是不是个胆小如鼠之辈,他就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不敢反抗,如果那样的话.

自己的计谋可都全盘落空了.

李渊想到这儿不禁握紧了拳头,自己绝对不能让:计划落空,这是自己唯一一个可以暴富的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不出还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让自己那个…贪婪的儿子得到惩罚.

李渊在临湖殿里走来走去,身边的人都被他赶出殿紧皱眉头,思前想后依然没有好办法.

如果那万宽一心一意想要躲藏的话,好像还真是个麻烦.

不过李渊可不会让万宽如愿.

既然那万宽胆小如鼠,不敢抗,那李渊干脆就直接把他的身份揭露.

到时候,满朝文武皆知.

到那个时候,万宽就算是想躲,也躲不了.

如果到时他不想死的话,只能拼死反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