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世民叹了口气,让人给李纲切了杯清茶,打发掉外人之后,李世民幽幽一叹.
“李老先生,难道你也是来跟朕说什么长幼有序的吗”
那李纲听完叹了口气,然后端起茶杯来小酌了一口,清茶的甘甜并没有掩盖李纲的忧愁,他只是叹道.
“陛下,老臣这次前来其实也是想劝陛下要思虑清楚.”
“哦朕有什么要想清楚的”
“陛下,这太上皇醉酒之言本不应该当真,但是现在太多人知晓这件事情,如果陛下不给一个交代的话,那这件事情就是...压在所有大唐人心中的一块石头.”
那李世民听完没有回应,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他倒要看看李纲还能说出什么来!
第433章
两仪殿里,李纲的脸色有些发苦.
“陛下,这皇位传承最是掺不得沙子,这一点陛下肯定深有体会,,.”
李纲一句话戳中了李世民的痛处,这一点李世民当然是深有体会,,.
本来自己这个皇位就是...从自己哥哥手里抢来的,无论是如何办法,但这个皇位本不属于他.
其实李世明也明白了李纲的意思,这大唐的第一次皇位传承就是...一片血雨腥风.
如果第二次还是不清不楚的话,那以后大唐每一次皇位传承都会伴随着无比的争议和血雨腥风.
长此以往,这个朝廷怎么能长久呢这个国家怎么能鼎盛呢那李世民此时也是难掩心中的忧愁,那李纲只是接着说道:“陛下,这皇位传承上承天命,下顺民心,最是不能掺假.”
“现在这满城的谣言风风雨雨,如果陛下不给百姓,不给天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这件事情就会像那堤坝上的小蚂蚁一样,一点一点的撕咬着我大唐的根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如果陛下放任不管,那必定要酿成大祸.”
李纲虽然跟孔颖达是一个目的,但是李纲的话让李世民更加容易接受.
孔颖达总是在说什么天人感应,这件事情查不清楚就会得罪上苍.
而李世民这是不屑于上天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李纲则是更加有深度,他从国朝的角度告诫李世民,如果皇位传承一再出问题的话,那这个朝廷必不能长久.
因为每一次皇位传承都是一道大坎,如果交接顺利,那国朝绵延续作.
如果交接不顺,那以前积累的一切东西都会烟消云散.
“李老先生,你是太子的老师,难道在这件事情上你也要追查到底吗”
李世民此时问道,其实他想试探一下李纲的态度.
而李纲这个时候则是长叹一口气:“陛下,正因为老臣是太子的老师,所以这件事情更要弄清楚.
如果弄不清楚的话,太子这一辈子就毁了.”
“哦李老先生,你为何这么说”
“现在满城传的风风雨雨,陛下可知道太子身上的担子有多大现在所有人都在说太子名不正言不顺,,,太子虽然天资聪明,但是年纪尚小,总被人如此诋毁,恐怕会让太子心生狭隘.”
李纲说到这,也是眼神暗淡:“而如下能给天下人一个明确的答复,那太子就会日复一日的被人诟病.
如此以来,太子怎能茁壮成长”
李世民叹了口气,然后用古怪看着李纲:“那李老先生,如果在调查之后发现的万宽的确是嫡长子,该怎么办”
李纲这个时候笑了笑:“事情不在乎这结果,只需要有这一步.
只要陛下查明,剩下的事情全在陛下抉择.
这皇位陛下愿意传给谁就传给谁,全由陛下决定.
但是如果不清不楚,那么无论这个皇位传给谁都是一场血雨腥风的灾难.”
而李纲说到这儿,又叹了口气,然后站起身来冲着李世民行了个礼.
“陛下,这些话本来老臣不应该说的.
老臣的职责并非如此,但是老臣看到大唐蒸蒸日上,不想百姓辛辛苦苦创下来的太平盛世被一件小事所击垮.”
“所以老臣斗胆向陛下进言,还请陛下细细思量.
如果陛下觉得老臣言语之间多有不恭,老臣愿意领罪.”
那李世民听完叹了口气,然后摆摆手:“李老先生,你这一番话发自肺腑,朕有什么可怪罪的呢而且朕也觉得李老先生说的对,只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那李纲点点头:“没错,陛下这件事情的确不能操之过急.
而且要仔细求证,小心调查,这件事情关系到太多人的利益,满朝文武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件事情.”
“这里面有些人不怀好意,陛下还是要仔细查清楚.
查明此事而不是为了平复民怨而随随便便给个结果,而是为了正我大唐的国本.”
李世民点点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李纲的话虽然有些严重,但的确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