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节(2 / 2)

李世民到了洛阳便坐上了大船,沿着运河一路北上朝着河北进发.

而那李承乾跟李世民同乘一座船,这几天表现得非常乖巧,而且很少说话.

因为李承乾也知道言多必失,有的时候少说几句话反而更好.

第464章

这次长孙皇后陪同李世民一起巡视,算得上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因为以前长孙皇后身体并不好,所以很少离开长安城.

但是这次却跟着李世民一起到了河北,朝中的文武百官并不关心长孙皇后是不是很碎,但是李承乾却异常关心.

因为长孙皇后也来了,这就说明这次的河北之行就是...冲着万宽来的,连自己的母后也很想见见这个大儿子,而自己这个二儿子好像已经被遗忘了.

李承乾有些落寞,不过他这个落寞并不在外人面前出现,只有自己单独待在船舱里的时候,才会彻底放松心神.

那秦琼赶紧从草原赶回来,毕竟要迎接陛下,他劝万宽赶紧到河北边境去迎接李世民,这样的话显得比较隆重.

但是万宽却不以为然,他就在冀州大都督府等着,等着李世民自己过来找自己.

那秦琼听了有些无奈,不由得劝道:“大都督,这陛下出巡,各地的官员都得到处随行.

大都督是总管,河北理应全程陪同陛下,结果大都督一直待在冀州,这算怎么回事啊”

“秦将军,这就不用你操心啦,陛下要的是自己看,本官陪在一旁反而有些不自在.”

“大都督你不陪在一旁,万一被陛下看出什么错事来,到时候小心陛下责罚!”

“本官制下的河北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本官什么都不怕,随便陛下去看.”

那秦琼听完叹了口气,自己也不用再劝了,眼前的大都督是陛下的亲儿子,就算看到一些不好的东西,恐怕陛下也不会在意,自己这个心算是白操了.

整个大都督府里面,所有人都是异常平静,并没有因为当今陛下的到来而感觉到恐慌,这主要是因为万宽就不慌张,一直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万宽是众人的主心骨,主心骨不慌,所有人就有底气.

而这里面只有武顺儿有些紧张,因为她猜到这次陛下来到河北恐怕要见自己.

因为自己怀着万宽的骨肉,那皇上皇后又是万宽的父母,这公公婆婆,来见儿媳妇儿是肯定的.

其实万宽也不知道,这一次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到河北,要不要来到大都督府里看一看.

毕竟作为皇帝,出行是不会去臣子的府邸的.

一般而言,皇帝出巡都住在行宫里面,那些官员只有陪同的资格.

而皇帝也不会召见官员的毕竟现在万宽明面上还不是皇子,只是一个臣子而已.

万宽此前写信让李世民封赏,自己故意承乾,但是这次李世民突然要到河北视察,却有些出乎万宽的意料.

万宽觉得这是李世民在报复自己,上次自己突然间提出了一个要求,李世民答应了自己.

而这回李世民也是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万宽没办法也只能招待.

其实说是招待,万宽也没花么心思,自从李世民的船队进入河北地界之后,都是沿途一些官员送上一些淡水,米粮还有食材.

这次李世民行传非常慢,看起来不像是在巡视,倒有点像游山玩水.

当年大运河开凿之后,隋炀帝经常坐着花船:,往来于洛阳与扬州之间,这回李世民好像也要效仿隋炀帝.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站在宽阔的甲板上,看着运河两岸,的情形,一旁的李承乾恭恭敬敬的站着,而李泰也是站在李承乾身后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这次陪同李世民出来的只有几个皇子,而那些.........公主郡主全都留在长安城,这可把长乐公主给气坏了.

但是没有办法,李世民这回下了死命令,长乐公主只能哭哭啼啼的站在皇宫门口恭送李世民.

“观音婢,你有没有发现这运河有何蹊跷之处啊”

“陛下,这运河水波不兴,波澜不惊,并没有什么蹊跷之处.”

李世民摇了摇手:“观音璧,你再仔细看看.

这进入河北地界之后,这运河可有变化”

那长孙皇后四处打量了一下,然后试着说道:“陛下,臣妾觉得这运河到了河北地界之后,仿佛变宽了不少.

而且这两岸,的堤坝,修建的倒也稳牢.”

“每到一个县都有一个大码头,那码头好像是用砖石所盖,看起来很是坚固.”

李世民听完哈哈一笑:“没错,观音婢,这就是运河在河北段跟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

河北的运河又宽又平,所以最适合航运运输货物.”

“而且码头修建的又大又坚固,装卸货物便轻松许多.

而且河北段运河里面很少有狭窄湍急之处,这就给行船带来了许多方便之处.

这万宽的本事不错,知道什么乃是民之根本.”

“陛下,这民以食为天,粮食肯定是朝廷根本.”

“话虽如此,粮食虽是民之根本,但是这运送粮食的通道也是重中之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