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造化弄人。
嘶…
曹操略微细想。
高柔,这名字,他还真的有些印象,似乎,荀攸提到过,是并州刺史高干的堂弟。
如今,高干与曹操尚处于敌对关系,曹操对这位高干的弟弟可并不算多么的信任…甚至还琢磨着,怎么给他安个罪名,把他给除掉了!
倒是没曾想,易兄竟然会举荐此人,如此这般,倒是让曹操不由得对高柔的态度变得更加的谨慎与好奇。
其实…真的按照历史的发展,曹操也会重用高柔,只不过这中间会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起先…
曹操会任命高柔为刺奸令史,这是专门刺探邺城内犯罪的官衔。
算是司法部门的一个偏支,这种职位特别容易出错,也特别容易得罪人,谁干谁知道,堪称所有官衔中最坑的一个。
曹操给他安排这官的意思在明白不过,就是想让他出事儿,然后秉公执法,一刀砍了,轻松加痛快。
怎奈…这高柔真有几把刷子,办事公允,从没有出现过丝毫的错案、冤案,就连邺城沉积已久的案子都了解了…
曹操都懵逼了…后来曹操特地去高柔所在的部门,想要寻觅些蛛丝马迹,找到些他的把柄,没曾想,一进门就看到高柔抱着文书睡着了…
顿时,曹操就难逃“真香”定律了…
也直到那个时候,曹操才知道,这高柔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简直真香。
当然了,因为有易小天的缘故。
这中间猜忌的过程,可以统统避免了…
要知道,易小天的举荐,在曹操心目中可胜得过百官的奏请,百姓的万言书了。
当然,曹操还是要详细的询问一番。
“易兄?这个高柔究竟哪点好了?竟然让易兄这般重视?我阿瞒都觉得有些意外了,毕竟他可是曹操的敌人高干的堂弟!”
“嘿嘿…”
面对曹操的质疑,易小天微微一笑。“我还正想说这个呢,高柔在治理城郡上是有一套,可这并不是重点,在谋取并州的问题上,他可是能帮上曹操的大忙!”
唔…并州?大忙?
曹操整个人一愣,区区一个高柔?竟能帮他谋取并州么?
嘶…
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曹操竖起耳朵洗耳恭听。
……
……
第三百八十二章 难逃“真香”定律
“易兄,这并州如何图谋?你且快说说看…”曹操好奇的问。
“嘿嘿…”
看着曹操迫不及待的模样,易小天微微一笑,继而语重心长的说道。“瞒兄多半不知道,什么叫做先锋效应吧!”
唔…先锋效应?
曹操觉得这词儿很新鲜,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听到。
不及他开口询问,易小天的声音再次传出。“所谓先锋效应,说白了,就是带头效应,瞒兄你想啊,如今袁氏一族式微,不少谋臣、武将心里都在打着算盘、观望着呢,倘若这个时候,那些袁营里投降的官员一个个在曹营这儿均受到重用…那,这些观望的敌将会作何选择呢?”
讲到这儿,易小天的声音加重了一些。“瞒兄你品,你细细的品,并州刺史高干的堂弟高柔都受到重用了,那么…高干会怎么想?他就不傻,局势上早就看明白了,袁绍、袁尚都打不过曹操,他能打过才怪呢!反正早晚都是一首凉凉,如今堂弟都这样了,珠玉在前,还不如趁早投降曹操呢!”
“更何况,这种人心动摇的局势下,高干就是想不投降也不行啊…如此这般,并州可不就是兵不血刃的谋下了么?”
嘶…
并州,这个让曹操颇为头痛的地方;
高干,这个让曹操颇为头疼的角色,竟然在易兄口中,就这么三、两下,这两大难题就解决了?而且通篇不过做了一个所谓的‘先锋’效应,甚至连兵都不用派…这…
略微思索,曹操还是有点搞不明白。
不过…易兄的谋划向来精准,倒是也不敢质疑,就按他说的做就好…
只是,这所谓的‘先锋’效应,具体应该怎么实施呢?
心念于此,曹操的眉头微微的挑动,继而好奇的问道。“易兄,你只说这先锋效应,可曹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简单呀!”
闻言,易小天一摊手。“只需要隆重的搞个表彰大会,大力表彰、提拔那些投降过来的人…如此一来,既让这些惴惴不安的降将吃了一粒定心丸,觉得曹操对他们十分看重,又让其余三州的将领看到曹操那份海纳百川的气量…如此这般,彼竭我盈,他们可不就要望风归降了!而这其中,首当其冲做出表率的就该是他并州的高干…”
咻…表彰大会。
曹操一琢磨,还真是个好主意,这段时间,马不停蹄,只顾着拼杀,倒是忽略了这些从袁营投降过来的将领…
别说委以重任了,就是他们的安置都极其的简陋。
这点儿上,的确是疏忽了,他曹操整天的求贤、求贤…真的一大波贤才聚拢了过来,偏偏他就间接性的选择看不见,若非易兄此番提醒,岂不是寒了天下才俊之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