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节(2 / 2)

很可惜…张辽可不是什么好人。

就在这张昭所谓的“瞒天过海”的计划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一只仅有千余人马,蹄脚却沉重的不像话的骑军,在合肥城的大门悄无声息的打开之后,于原野之上,向着毫无反应的东吴兵马杀去——

“地震了?”

有人朝着碗筷,围在锅前,看着锅中的汤饭开始迸溅,第一时间却想着或许是天灾**。

然而很快,就有撕心裂肺的高呼声打破了他们这腐朽的思维。

…铁蹄太快太急,久居于江南水乡的这些子弟兵们,哪里分得清这是阎罗收割人命的前兆?

直至那分外无眼的刀枪,无情的落在毫无防备的东吴士兵身上时,这足足八万人才终于意识到大事不妙了。

“怎么回事!外面为何如此嘈杂…”

“不好啦!曹军杀进营中啦!不好…噗——”

帐外的喊叫声戛然而止,营中的大人物们才惊慌失措的开始四处寻找护身的兵器。

噗噗噗——

杀人很简单,尤其是在刽子手技艺高超以及对方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杀人如割麦子,收稻子,并无太大的区别。

在血泊之中奔驰着的,是黑色的铁骑,他们不声不响的出没,极有组织的四处烧杀——屠完一处,便屠另外一处。

在暗淡的天光之下,火红的营帐,似乎早已亮过了清晨的太阳。

连那飙射的血箭,连成片的血泊,都要比那先前的夕阳更红。

这场血与火的灾难,在绝望的喊叫声中,足足持续到夜深人静——

空留下满地的尸骸与烧干的营房之后,这只骑军便扬长而去…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

…哦…这里似乎有一个可怜人儿,正蹲在已经烧成灰的营帐前,想要用眼神盯杀那只远去的骑军。

不过很显然,他失败了。

张昭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愤怒的在原地跳脚,却不知身后那营房的残骸正向他缓缓倒来——

轰——

p+papkvdhvb6yho91axfxz1xfdfkhjzq==

第六百二十章 我们中出了个叛徒

大胜而归的骑兵正是张辽所带领的骑兵——他极为严谨的遵照了易小天的吩咐:

无论如何,哪怕是兵力不足,也要打击对方的立足不稳…

越是青涩的队伍,就越是无法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

所以果不其然,张辽只点齐了不足千人的队伍,却在这样一个东吴士兵最为懈怠的时刻,杀了对方一个大圈,扬长而去。

合肥城上的将士们高呼着张文远的大名,他们遥看着张辽率军在东吴军中来去自如,心中澎湃热血不说,数日以来积攒的压力,似乎在这一刻全然释放了出来。

然而这还没有完——

张辽火速回到城中,命令将士们迅速的向着城北的方向赶去,去探那城北东吴先锋队伍是否也如计划那般,为文聘所伏击——

就在张辽率千骑突入施水南岸东吴大军阵中的时候。

合肥城北十里之外的坡道之上…

朱桓的骑军自合肥城外连成片的林地窜行着,速度极快,又马不停蹄。

此人向来是一丝不苟极为严谨的,不然也不会在另一个时空,东吴的前中期,承担起极为重要的军中要职。

虽说他的部下尽是一些临时拼凑的兵马,待张昭对他属实不赖,这只跟在朱桓身后的骑兵,基本上是东吴此战十万兵马之中最为精锐的一支——

所以谨慎的朱桓,哪怕是穿行在林间,却依旧时刻命游骑游离于大军之外,尽量的拓展大军的警戒范围,提防一切可能的埋伏——

看,这就是一名资深老将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

然而…

千算万算,他可能都没有想到过,这连片的深林之中,不仅有埋伏,甚至有着足足两万合肥城中的精兵悍将就等着他们的到来。

文聘…朱桓,这两人绝对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将领…不仅性格相似,带兵打仗的方式也极为相似,稳中带狠,狠中又带着一丝灵动。

偏偏这样的两人,在如此复杂的林中相遇——一方明显是有备而来,而且兵力还占据了优势的情况下,大概率,这一仗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文聘沉着气,手高高的举着,甚至直到对方已经就要能够用肉眼辨认出他们伏兵的身影时,依旧在等候着最佳的时机——

朱桓俯下身子,远远的便感觉到这林中的不对劲…明明是极为宽阔的一片林子,骑兵掠过,却连一点飞鸟走兽都未惊动…在意识到极有可能中了埋伏,以及肉眼已经看到了远处林中昏暗之处的点点刀光的反射时,他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下令时机——

代他下令的人,是那早已埋伏了许久,浑身泥泞,面目狰狞的文聘。

他的手重重落下,就好似一口铡刀,铡断了朱桓大军最后的救命稻草:

“放!!箭!!”

“撤退!!快撤退!”

两拨号令同时响起,但人的速度,哪有那离弦之箭快?

多么粗壮的老树,在飞蝗般的箭雨之下,竟然被生生扒去了几寸厚宽的树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