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苍白的长发流淌在冰冷的地面,绘出没有温度的画卷。
蓝色的满天星充盈了视野,将她纯白的裙摆覆盖大半,这大约是Himeko放进去的装饰。
苏青安望着她已然浑浊的角膜,伸手抚了一下眼睑,让其阖上。
旋即,他将粉色书包放入了棺木便再度关上了仓门。
必须要下决断了。
少年明白,他已经不能继续沉湎于无法挽回的事物,在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什么具体的变化,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人类的格局,崩坏的异变。
神之键和永生者计划是否有进行展开?
基本的崩坏能科技树和女武神装甲又变得如何?
在新西兰死亡的那位律者是不是第四律者?
只要还想赢,只要还不想对那位神明认输,就不能选择放弃战斗。
不是为了大义,不是为了与自己无关之人的性命,不是为了虚无的正义和道理。
而是为了自己和自己在乎的那些人。
所以不能不在乎人类和崩坏的战争,即便在渴求胜利的道路上落下了很多,失去了很多,磨损了很多,甚至灵魂的重量都在悄然无息间缓缓变轻,但依然只能向前。
要习惯。他对自己说道。
只要是人类就不能做到无所不能,所以总是会有做不到的事情,失去是再自然不过的结果,哪怕不能接受也仅能选择铭记,并以此来代替失去的部分,作为道路上砥砺前行的支撑。
为佐藤由乃寻找到埋葬之所只是自我安慰,这点苏青安最明白不过。
这个世界不会存在什么永无纷争的净土,文明和崩坏的角斗局面终究会烧却每一寸土地。
在那绵延至无尽的死亡中,数不胜数的污秽和绝望都只能汇成漆黑的色泽,将世界染抹成丑陋的姿态。
少年带着棺木回到了最初来到此处的海岸线。
他立足于虚空,棺木在崩坏能细线束缚与操控下悬浮于前。
苏青安凝望了一会儿里面的尸骸,默然间拨动了之前积蓄于灵魂天平之上的筹码。
火焰燃烧树枝的琐碎,噼里啪啦的响彻于意识海。
少年伸出指尖,零星的墨色光点由此垂落飘零。
亲身经历崩坏裂变弹并不是全无收获,至少崩坏能的链式反应....他学会了一点。
于是清澈的墨色渲染苍穹,漆黑的灵魂火光与之混于一色,盛大的光与火就这样在倒映于漆黑的眼眸,将棺木彻底淹没。
苏青安望着海天之间交接出的光景,仿佛望着余墨散尽后的一张白纸,他轻声喃喃: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能够掩埋尸骸的地方。”
“你所珍视的这些宝物,迟早也会在崩坏的爪牙下沦为废品,不如落得一场干净。”
少年的身前已然空空荡荡,灵魂的火焰成功将最后一丝灰烬也彻底烧却成虚无。
他身上所能违背物理法则,将物质不灭定律践踏忽视的便只有灵魂本质的力量,为此筹码的交递才存在着意义。
这是一场昂贵、短暂且无声的葬礼。
“由乃,再见。”
白发的仙人就此踏上了归途,却.....遗落了更多。
...
...
印度尼西亚。
这里是位于爪哇岛西北海岸的雅拉达。
作为曾经东南亚区域最大的城市,雅拉达拥有着上千万的密集人口,而包围着周边城镇的大雅加达地区也居住了超越三千万人,可谓是曾经联合国内排在前列的都市圈。
但在经历了崩坏这般不讲道理的筛选过后,这片广阔无边的区域已然不复原先人头攒动的盛世。
对比起其余原先地广人稀的国度而言,此处的黑灰几乎堆积如山海,大量的残骸远超出新西兰等类似区域的规模。
而崩坏兽的军队在荒野与城市的废墟中随处可见,机械部队的清缴由于崩坏环境的压迫变成了一场漫长的持久战。
几乎每一天过去,人类原先能安心生存的故土就被侵占一部分,被涂抹上了不能入内的禁忌色泽。
崩坏能的环境在仪器的检测下已然确认会缓缓侵蚀扩大四周的区域,按照这样的步伐继续稳定,不用说这片区域的八百余平方公里,就连全世界都迟早会沦为绝大部分人类都无法生存的恐怖炼狱。
听闻为此联合国上层已经紧急召开数次会议,一步一步落实了对相应对策。
想要和崩坏这般险恶的灾厄做斗争,试图抵御这份环境就是必然要做出的努力。
但最先提出解决方案的,却依旧是Mei博士。
Mei博士提议,将大型崩坏能动力炉设施和之前为应对第三次崩坏爆发做准备的崩坏能收集器结合,改造成能够自主汲取崩坏能的一道长线,去形成反过来包围恶劣崩坏环境区域的利器。
可即便Mei博士在提出方案的同时便效率极高的将完美的成品带给了上层,但由于现实因素,这个方案依旧难以落实。
理由很简单,逐火之蛾的兵力和全世界的自律机械部队都难以支撑这样的消耗,建立起这样线路的工程就意味着必须面对在崩坏环境中每过一个周期便能再生的崩坏兽群源源不断的骚扰和攻击。
这放在如今兵力缺乏的现在无疑是致命的弱点。
但Mei博士在隔天就提出了在此之上的完善方案,她建立起了机械部队工厂利用崩坏能作为能源的基础系统,并顺便将在装甲科研中得出的灵感加注其中,设计出了无需弹药,只需要利用崩坏能便能进行高效攻击的武器。
Mei要求在直接在预设的线路上铺设出兵工厂,利用外界恶劣的崩坏能环境,反过来变成己方的资源,同时利用这些资源运行大量的兵工厂制造出源源不断的机械士兵与崩坏兽进行消磨。
而就与化为崩坏能粒子后还能循环出现的崩坏兽一样,机械士兵也能通过打扫战场得到残骸进行回炉重组,再加上原先最刚需的弹药变成了吞食对方便能得到,这样利用最少资源,使出最大力量的完美方案就此呈现。
只要稳住最初的线路设计和兵工厂,让其进入正向循环,再进行后续的继续升级和改造,那么人类节节败退的现状便能得到缓解,甚至在不遥远的未来还能进入夺回故土的反击战。
而雅拉达这块如今存在着大量幸存者,崩坏现象却屡屡不绝的区域,就是最适合成为线路展开的地段。
除非面对着律者这样的危机,官方对人口的重视依旧排在前列。
实际上即使是之前毫无犹豫选择发射的两次崩坏裂变弹,其地点都是幸存者极少的区域。
若是律者诞生在雅拉达这般还存活着近五十万人的区域,那么官方也不可能选择那样干脆的发射崩坏裂变弹。
区别于沧海市和新西兰,雅拉达这般还留存着近五十万幸存者的区域可谓十分罕见,若是这片区域也沦为了崩坏的腹地,那么对如今的局势就更加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