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出一番功绩,陛下自然看在眼里。
杜如晦回府休养后,今日殿试交由宰相王圭主持。
今年的科举,李元景几乎没有过问太多事情。
一切交给大臣们。
殿试如去年般有条不紊进行之中。
武举比试,武者们再被朝堂之上武官询问,试探其是否谙熟兵法。
文举策论,一个个学子由文武百官询问治国之道,试探是否有才能。
一个时辰后,状元、榜眼、探花全部选出。
文武大臣暗自叹气,这一届可没有治国大才或是独当一面的帅才,去年可是强者如云。
文举三甲都已经前往各都护府担任长史。
而武举三甲都镇守安南都护府......
李元景看着今年的文武科举三甲有些不满。
这一届质量,可比去年差了许多。
看来大唐教育普及还要做许多工作。
......
殿试结束后。
工部尚书段纶出列,拱手而道:“禀陛下,工部改良的蒸汽机已经与纺布机、纺纱机结合起来,已有一百台投入工部使用......臣以为当加大工部对蒸汽机的开发¨「。”
段纶在工部呆了一年,他可明白蒸汽机乃是神物,不仅能够结合农业、布业、船业、工业、运输业,几乎无所不能。
蒸汽机超强的动力,可以代替大量人力。
此时,吏部尚书高士廉出列,他委婉质疑道:“不知道,这蒸汽纺纱机收益如何?我听说每一天纺纱机少说要三万贯的投入......其动用钢铁、零件材料、工匠数量耗费极为严重。”
文武百官也是露出了看戏的眼神。
蒸汽机在大唐帝国都是绝密之事,除了京师大学堂、工部的人外,其他大臣并非很清楚,很少人知道蒸汽机结合了纺纱机有什么用。
蒸汽机结合了车子成了火车,这大臣们都知晓。
段纶自信淡淡道:“々.高大人,现在一台纺纱蒸汽机,可以代替一百个纺纱工人的劳动力,可以说彻底解放了双手,实现合理分工,增强了生产力!”
一百个人!
文武百官眼睛瞪大,那一百台就可以解放一万人。
李元景眼中露出一丝精光,解放双手意味着,更多百姓能干其他事情。
只是蒸汽机的造价还有有些贵,不过段纶的话让大殿上寂静无声。
“预计明年,帝都大学堂的博士们研制改良后,可以将成本压缩到一万贯每台.......”
段纶朗声道。
满朝文武有些脑袋发晕,这就是工业革命?
生产力决定生活水平,就好比自从种植土豆后(了李的),大唐百姓几乎很少饿死。
生产力也维持国家稳定。
怪不得陛下如此重视帝都大学堂,还要建造帝都大学,研究发展科技水平。
“陛下,不如让大臣们前往工部一览蒸汽纺纱机,那火铳也已经研制完毕,等待陛下检阅。”
李元景开怀大笑,很是同意。
若要让大唐帝国尊重科学技术,自然要让朝廷文武百官信服科技的力量。
“曹正淳!”
“小人在!”
“前去准备一番,朝会结束后,朕要带着大臣们前往工部。”
“是陛下!”,曹正淳说完便退出大殿,前往工部准备事宜。
文武百官也露出了好奇的神情。
那纺纱机、火铳真有火车那么神奇吗。
大殿之上,朝会继续进行,不过大臣们的心思都在工部蒸汽机上。
-
正在网吧码字,求波鲜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