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禅让世袭 ……(1 / 2)

片刻的寂静之后, 瑶池终于明白了昊天的意思,气急的瑶池一把就夺过了千机镜,作势摔到了昊天怀里。反正千机镜也是道祖赐给昊天的, 自己不过代为掌管。

瑶池气的是昊天这无声胜有声的态度, 以及这堪称消极的想法,无疑让瑶池脸上火辣辣地疼。

“吾儿如何不堪, 竟让陛下如此轻看”前脚还是说龙吉极好,下一刻又是这番作态, 这让瑶池如何能忍。

昊天好声好气地给瑶池讲道理,“本座当然也想龙吉能够有良师教导,这对她来说亦是好事”两人虽然在道祖座下侍奉多年,但若说两人便有当老师的能耐只怕也有几分牵强。别人看在天道鸿钧的面子上高看两人几分, 事实上能不能教好孩子,昊天、瑶池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两人真的不是那块料, 好学生不一定是好老师。

不等昊天说完,瑶池便反问道, “那陛下为何那般情态,还没有试过便如此丧气,吾儿若是有福之人, 只怕这福气也被陛下消减几分了。”瑶池是关心则乱, 她想着自己和昊天如今是天庭之主,向白若求个体面对方未必不允。再说双方也确实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自己开口白若未必抹得开这个面儿。

若是真如瑶池所想,那她真是把白若想简单了。白若要真是这样的人, 当初就不会和常曦拉锯那么多年了。再说白若答应元凤、常曦,其中或许有情分,但绝对不到两成, 更多的还是算计得失。这后来或许有情分在里面,但最初肯定不是常人所想的那样。

白若或许有几分冷情,但绝对对得起孔宣和陆压。

说到这里,昊天也不由得严肃起来。

“龙吉虽好,但还请陛下细想,你我二人比之当初的元凤如何”虽然元凤当时不是天庭之主,当然那个时候也没有天庭的存在。但是元凤身为凤族族长,又是准圣大圆满修为,麾下大罗太乙族人无数,又有同为准圣的义妹盘凰辅佐。便是真论起来,比之如今的昊天、瑶池自是半点儿不差,甚至还略微能强过不少。至少元凤麾下族人个个忠心,还都颇具才干。不像昊天、瑶池,虽然担着天庭之主的名号,但手底下不说是歪瓜裂枣,但也是良莠不齐,如何能与元凤相比。

便是瑶池再得意,也不得不承认,“似是有所不如。”这也是事实,瑶池似乎有些明悟。

昊天于是再问,“那你我比之当初的帝俊、常曦又是如何”帝俊、常曦身为妖族天庭之主,虽然只是执掌天界,但自身权柄着实不小。又有东皇太一、羲和为辅,麾下有妖师鲲鹏、智囊白泽,又有十大妖帅听令帐下,各路妖仙更是数不胜数。如今的天庭只怕没有当初妖族天庭的十之一二,如何能比

瑶池也清楚帝俊、常曦当年的威势,也不能昧着良心夸自己,只能道,“亦是不如。”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也没什么好否认的。

昊天便道,“似元凤、帝俊、常曦此等人物,尚且不能为其子嗣求来弟子之名,你我如今不过忝居正位,如何敢肖想龙吉能成为那位的弟子。”两人此前一直跟随在天道鸿钧身边,是以一些秘闻也能知晓一二。更何况当年常曦为了让白若收下自己的儿子,搞出了那么隆重的阵仗,最后险些自打脸面,这些瑶池和他都是知道的啊。怎么如今到了自己身上,就愣是想不明白呢

瑶池心中已然回转过来,只是面上仍有不服之色,让她亲口承认自己不够格儿也过于难堪。只是事实如此,却也无可奈何。

昊天干脆道,“昔年天后为请白若道友出山,派人相请多次,最后请出天后仪仗并天帝太阳马车。如今且不说这些仪仗,便是去往长白山相请的仙人,你我也找不出可以和当年那群人可以匹敌的。没来得请人家出山收徒,这排场却比当年还要寒酸不少。便是白若道友心怀宽广不曾计较,但落在旁人眼中,岂非视作你我二人对白若道友的轻慢侮辱那你我夫妻二人在洪荒生灵面前,还有何脸面可存”不说旁人,便是几位圣人见了都要笑昊天、瑶池不自量力。起码当年常曦可是以天帝天后的礼节相邀,给白若做足了面子。

若是如今这排场落下来,打得不仅是白若的脸,还有昊天与瑶池自己的脸。更不用说还要招致女娲圣人的注意,这位当年可是经历过的,其中礼节自然是熟悉地一清二楚。便是昊天、瑶池自认为没有失礼之处,落在那位眼里,恐怕也满是破绽。

听到这里,瑶池终于歇了心思,想要从明面儿上请白若做龙吉的老师只怕是不成了。那么这件事只能从暗地里来,最好不要惊动过多,以免最后留人话柄,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结果。

不过瑶池的失落也只是那么一瞬间门,很快她就打起了精神,并在心里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让女儿得到白若的庇护。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放开手脚改革天庭,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昊天也明白妻子的意思,只是这件事还需要细细筹划,一时冲动只会坏事。

而在两人算计的同时,白若也在凤栖山喝着女娲刚泡好的灵茶。

“悟道茶树的茶叶果然不同凡响,这么多年过去还能有新的体会。”轻轻饮尽杯中之茶,白若笑得格外放松。在天庭处理那么多的事务,便是白若信手拈来,还有多年的威望在,也不禁觉得有些劳累,她就天生不是吃这碗饭的人。难为当年帝俊、常曦那么拼命,就为了把英名留在洪荒生灵心中。只可惜一场巫妖大战,到底让两人的名声蒙上不少阴影。

现在想起往事,白若心中已无多少波澜。人总是要向前看的,一味留恋过去只会耽误自身修行。

不过看着白若放松的模样,女娲却有话要说。

“道友如今功成身退,助昊天、瑶池一臂之力,天庭革新规制,亦有道友一臂之力”不愧是圣人之尊,便是白若不曾明言,女娲也基本洞悉了白若的用意。

表面上看是昊天、瑶池自行革新,实际上这背后也少不了白若推波助澜。若无白若坐镇天庭,昊天、瑶池二人能否如期下凡,也是说不准的事,这个自不必提。再者白若主持天庭事务期间门,也为昊天、瑶池进行改革埋下伏笔,有些事务的处理更是能够看出端倪。

而女娲的本意有不是为白若表功,她身上的功德已经足够让其再进一步,晋升成为洪荒之中最为尊贵的圣人。女娲要做的是再次劝进,以期白若顺势而为一举鼎定圣位,使这一桩公案彻底落定。

“昊天、瑶池道友自有福分,白若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白若从未以自己的意志改变过洪荒大势,便是她想改变,也要看天道答不答应,能从天道的算计中保全自身,已经是白若筹划有方了。

“而今圣位始终缺一,肖想圣位者却不止一人,道友手执最后一道鸿蒙紫气,难免为宵小觊觎。道友何不就此成圣,也免得各方不能心定。”且不说女娲口中觊觎圣位者是否真的存在,但其一片苦心,实在令人感动。

白若先前就已经和女娲说过,此时更是不会临时改口,“道友放心便是,最后一尊圣位一定属于白若,旁人夺不去,也夺不了。”白若这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和她一贯温和的形象相去甚远。

女娲便是有千言万语,也在白若坚毅的目光之下不再言语了。

“道友心有成算,女娲便放心了。”还能怎么办,继续惯着呗。反正有谁敢觊觎白若道友的圣位,她也不是死人。别看女娲以前温柔似水,现在这位的心狠程度可不下于昔年的常曦。

在女娲这里待了许久,白若又去西昆仑看望了西王母,再去不死火山、火云洞、五庄观一一拜访,结束这些行程之后,才返回长白山。

孔宣、罗刹女听闻昊天、瑶池回归天庭的消息,便掰着指头数日子等白若回来。等到白若回到长白,自是一番激动不提。

回到长白山,鼻尖满是清冷的味道,白若反而觉得要比待在天庭舒服得多。白若不由轻笑,她到底不是常曦、瑶池,只看重自身修为,对于这修为之外所带来的权力,却是瞧不上眼。

终于清净下来的白若选择短暂闭关,而就在她闭关的这一段时间门,洪荒大地又发生了新的变故。

颛顼算计阐教、巫教的报应终于落在了子孙身上。尧执掌人族近七十年,却在执政的第七十个年头让舜代理政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