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对于郑旭而言,却如同粗茶淡饭一般随口而来。
赵自忠从来没有想过,或许自己的这些所谓的才学,到了郑旭的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意识到这一点,赵自忠不禁坐直了身子,多了几分正襟危坐。
眼前之人,才是真正大才。
“不知先生可愿来衙门做事?”
“实不相瞒,我乃是当朝首辅方士良的门生。”
“只不过因为在朝中得罪了人,老师才让我来蓝田县做县太爷,暂且避避风头。”
“若是先生愿意与我一起管理蓝田县,等出了政绩回朝的那日,我定然将您引荐给老师。”
“际时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的,也是轻轻松松……”
赵自忠自以为搬出来方士良便可以说得通,谁知道郑旭却是急忙摆手开口说道:“别别别!”
“赵老爷您这可不能恩将仇报啊!”
“我给您讲如何治理,您却要拉着我去朝廷那种水深火热之地。”
“伴君如伴虎,指不定哪日我这项上人头就保不住了呢?”
一听到赵自忠这话,郑旭便是一阵摇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
或许其他人听了这话,还会有几分欣喜。
但是对于郑旭而言,却如临大敌。
去朝廷做官?整日尔虞我诈,跟一群不知道活了多久的老油条做同僚,还要时不时接受皇帝的拷问?
自己在这儿种田养老乐得清闲,干嘛要去给自己找麻烦?
随着郑旭话音的落下,赵自忠顿时愣在了原地。
这是……什么情况?
郑旭难道不想入朝为官吗?
既然如此的话,他为何还要给自己出谋划策?
“可是……先生过段时间不是还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吗?”
赵自忠呆愣愣的开口问道,一时间有些摸不透郑旭的想法。
自古以来,科举考试皆是寒门书生入朝做官的最好途径。
他先前听闻郑旭要参加科举,想的也是如此。
毕竟能够考到功名,就算再差也能在地方混个一官半职。
更何况是郑旭这等大才,肯定是能够在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做大官的啊!
“参加科举考试归参加科举考试,但我也从来没说过自己打算做官啊。”
“我参加科举考试,就仅仅是为了个功名罢了。”
“只要有了功名,我摆烂养老的小日子就能过的更好。”
“别的不说,我但凡要是个举人,先前那黄三坡还敢欺负到我头上?”
听到郑旭这话,赵自忠顿时沉默了下来。
好像听着……也有几分道理?
他也知道,手底下的那些衙役都是些欺软怕硬的。
之所以不敢惹那种有功名在身的,就是因为万一哪日人家做了官,回来再报复起来,可是他们这些小小的衙役承受不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