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必须科普一个冷知识。”
“欧洲文化是以阿尔卑斯山为界的。”
“分为南欧的拉丁文化和北欧的日耳曼文化。”
“在高卢地区影响最大的日耳曼人原是哥特族的一支,因此他们的文化被称为"哥特式"!”
“哥特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大多是通过建筑风格的比较来区分。”
“但是比较同时期不同文化的铠甲,也能明显的看出哥特式和其他铠甲的差异。”
“意大利铠甲和德国铠甲的主要区别在于手甲的结构。”
“前者为两指手套式。”
“后者为五指手套式。”
“和米兰式铠甲相比,哥特式尺寸略大包裹效果更好,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被称作‘粗大式’铠甲,此类铠甲也被英国人迅速认可,并大量采购。”
“在玫瑰战争中,虽然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都穿着同一供货商的同样哥特式铠甲,但是铠甲上画的红白玫瑰纹章,还是可以区别敌我的。”
“可是若果碰到没看清纹章的冒失鬼,队友也会被砍死。”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的发生。”
“毕竟在战场上面如果杀红了眼,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敌我。”
“综上所述,哥特式铠甲并非是德国人发明的,而是米兰人,只是米兰人在德国建造的工厂作坊罢了。”
江南讲了讲哥特式铠甲的发明过程。
而故事还没有结束。
“很快,弗兰德制造的哥特式铠甲就开始在欧洲流行。”
“在看到源源不断的利润后,德国的纽伦堡、兰茨胡特、因斯布鲁克和奥格斯堡也开始打量的生产哥特式铠甲。”
“尤其是纽伦堡,规模最大,制作的最多。”
“上百人的大型铠甲作坊随处可见,且生产大量哥特式盔甲与直接与率先生产的佛兰德的米兰铠甲制造商竞争。”
“而奥格斯堡则是走高端定制路线。”
“一般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师傅带几个学徒成立一个工作室,专门为富有的贵族量身定制高端铠甲。”
“在奥格斯堡定制的高端哥特铠甲还有了新的名字,被叫做超哥特铠甲。”
“目前在博物馆看到的哥特式铠甲大多为奥格斯堡制作由贵族家传遗留下来的。”
“在奥格斯堡的铠甲大师中最负盛名的是海姆斯米特家族。”
“该家族的杰出代表叫做洛伦兹。”
“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哥特式铠甲风靡欧洲的十五世纪下半叶。”
“而此时的国内,大约是明代景泰成化年间。”
“在天朝以景泰蓝和成化瓷器著名的年代,欧洲正是各国盔甲大师竞技的时代。”
“有技术精湛的大师还需要有足够财力的土豪来提供订单,而奥格斯堡正好有几位痴迷铠甲的大土豪是洛伦兹的大主顾。”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还有他更有名的儿子欧洲铠甲史上赫赫有名的铠甲狂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有非常热衷奢华盛装铠甲游行的蒂罗尔大公,这些都是洛伦兹的大主顾。”
“试想一下,能够在那个年代,为皇帝等贵族打造铠甲,这是怎样的荣耀。”
“即便是现在,如果能够为一些高层制作衣服,都会在圈子里赫赫有名。”
“这几位大主顾拥有大量铜矿银矿和庄园,最重要的是特别痴迷铠甲。”
“就像一些女生痴迷包包,一些男生痴迷游戏一样。”
“能被他们看上眼的只有大师中的大师,海姆斯米特家的洛伦兹正是合适人选。”
“在1477年,洛伦兹直接为腓特烈设计制作了哥特式铠甲。”
“之后都在为皇室服务制作。”
“时间来到1491年,他还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席军械官,致力于铠甲设计和制作。”
“他还为还是皇太子的马克西米利安设计了大量的哥特式铠甲。”
“有些现在还收藏在维也纳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
“而他的儿子和孙子也是有名的铠甲大师。”
“直到十七世纪他的后代仍然在神圣罗马帝国担任军械官职务。”
说话间,系统还真的找到了维也纳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些哥特式铠甲。
江南在一一看过之后,突然眼前一亮,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兴奋道:
“这张照片里的超哥特式铠甲就是大约1480年,也就是明成化十六年,由洛伦兹为蒂罗尔大公设计制作的。”
“而这具铠甲制造的时候,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奸臣严嵩才刚刚出生。”
“这具铠甲是蒂罗尔大公迎娶萨克森的凯特琳娜时,皇室在洛伦兹处定制的新婚礼物。”
“即便是现在来看,依旧很好看、很养眼、很精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