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三河村放卫星?(2 / 2)

一听李成涛所说,就有村干部不高兴了。

“涛子,农村和城市的情况不一样,而且凉茶厂建成还没多久,不能用城市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农村的厂。

“就是,一口吃不成胖子,以城市的厂为目标可以,但也不能一蹴而就。”

“春明和涛子都太年轻了,想的有些简单,不切实际,我们要实事求是。”

会结束了,韩春明和李成涛跑出了厂。

韩春明可是有钱了,他对三河村做出不小贡献,国家奖励他五百块,还有一面光荣知青的锦旗。

韩春明用五十块在镇上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

现在,凉茶厂效益好,厂里的工资都是每月一号就发了。

韩春明是凉茶厂的(bged)科长,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是二十七块五,李成涛是副科长,工资是十八块八。

有国家奖励的钱,加上每个月有工资,还能赚点工分,韩春明现在的小日子也是很滋润。

而韩春明这辆自行车也是三河村唯一的一辆。

拥有一辆自行车,韩春明就是三河村最靓的仔。

这段时间,村干部商量给凉茶厂配个几辆自行车。

给厂里买自行车,自行车就是公家的,但村干部可以用一用,厂里的工人有特殊情况也可以借用一下。 李成涛坐在韩春明的自行车后面。

“消息准确吗?李成涛问。

“必须的。”韩春明笑道。

今晚镇上有人唱戏,韩春明二人就想着去看看。

一年到头,三河村也没什么娱乐,偶尔公社放电影,还要走几里路去看,去晚了就没好位置。 唱戏也挺有意思,难得镇上今晩有大戏,韩春明可不想错过。

“要我说,就别操心村里凉茶厂了,我们没准哪天就回城里了。”李成涛说。

李成涛可是想着回城里。

来三河村的知青就没一个不想回城里的。

第一批来三河村的知青早就回城里了。

李成涛心中也在盘算着,他可能明年就能回城里了。

韩春明为三河村做出贡献,他要回城里就不太容易了。

村干部肯定都不希望韩春明走。

乡间小路很是颠簸,韩春明还好,李成涛的屁股就受罪了。

还别说,韩春明五十块钱买的这辆二手自行车不差。

随着距离镇上越来越近,路也就越来越好走。

来到镇上,韩春明二人肚子也饿了,就先下馆子吃了碗面条。

填饱了肚子就来到戏台下。

已经有不少人来到戏台下了。

戏台下准备了些凳子,但并不多。

来看戏的人几乎都带了凳子。

有镇上的,也有村里的。

除了三河村,十里八乡的好几个农村都有人赶来。

为了看人唱戏,不少大妈就走了几里。

当韩春明和李成涛来,已经没好位置了。

韩春明没等凳子,他打好自行车,就坐在自行车上看。

正阳门,韩春明的家人也风光了一次。

街道办的人送了一面锦旗给韩家。

韩春明的母亲,还有韩春明的大哥,二哥,大姐和二姐,都是惊讶。

“五子真是有出息了。〃韩春明的大哥也是没想到。

“这下妈也可以放心了。韩春明的二姐笑着说。

韩母也是咼咼兴兴o

因为韩春明,三河村今年粮食丰收,还建了凉茶厂。

三河村的发展远超过去年,韩春明的功劳可是不小。

要是没韩春明,三河村估计还像去年一样。

知青下乡是锻炼,也是建设新农村。

韩春明无疑成了个榜样,知青就应该向韩春明学习。

“那要让五子回城里也更容易了吧!〃韩母还是很想念韩春明的。

“妈你这就错了,我看小五子不是回城容易,恰恰相反。〃韩春明的二哥说。

“老二说的没错,因为五子,三河村有了巨大发展,三河村的干部愿意他走吗?韩春明的大姐说。 当三河村的村干部想让韩春明留在三河村,韩春明要回京城也就难了。

三河村的发展,还有韩春明,都已经上了报纸。

京城不少人都在谈论。

阎解旷多看了些报纸,也是清楚了三河村那边的变化。 韩春明还真是不简单,比阎解旷想的能折腾。

不过,韩春明得意了,接下来应该是程建军搞事。 想了想,阎解旷打个电话给三河村那边的公社。

有了阎解旷的一通电话,三河村那边会有人盯着程建军。 阎解旷还是很欣赏韩春明的,这也是帮韩春明一下。

要是程建军老老实实的就没事,但可能吗? ?

打赏

分享

举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