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唐船贸易
九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这一日天空地净,海上的视野极佳。
甘夫号驶抵长崎湾外的伊王岛,站在甲板上甚至能清晰看到远处的云仙岳。那是岛原半岛上一座海拔千余米的活火山,离伊王岛大约有百里之遥。
不知谁喊了一句:“快看,那边好多船!”
林海正在甲板上与李国助交谈,闻言向十余里外的长崎湾望去,只见几十只小船正争先恐后地向甘夫号划来。
李国助在一旁解释道:“这些都是住宅唐人,想要赚取口钱。”
林海疑惑道:“口钱?那是什么?”
经过李国助一番解释,林海这才明白,原来唐船到长崎后,华商可以自由选择当地人家投宿,不过却要交给主人家一笔住宿费,大约相当于货物价值的十分之一。这就是长崎唐船贸易中所谓的口钱,也称宿口钱,或宿抽成。
“这谁定的规矩,十分之一的住宿费……那我岂不是要交十万两?”林海听了不由吃惊,这特么的不是抢钱么?后世迪拜的十星级海底酒店也没有这么离谱好不好?
“还能有谁,不就是长崎奉行权六那厮。”李国助看林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终于绷不住笑了,“我们住悟真寺,不会有人收口钱。”
林海这才淡定下来:“大哥,长崎贸易还有什么规矩,比如丈抽之类的,你一次性说清楚。”
林海愣了一瞬,旋即想到平户的松浦隆信也没提过关税,而是身为当地领主直接参与到贸易游戏中,看来这在倭国是通例。
这也是为什么来长崎的唐船船主都是些小海商,其中很多压根就是穷得叮当响的海盗。长崎的来航唐人经常打架斗殴,那些赚口钱的本地人大多都是头顶绿油油,妻女被祸祸的不在少数。
李国助对林海道:“这是此处町奉行下属的与力和同心,要上船检查。”
正说话间,一条急速冲锋的舢板已来到了甘夫号附近,上头的人看装束就是华人。
林海早就注意到冯一刀剽捷悍勇,更难得是为人颇识大体,在船上诸人中可谓十分少有,因此特意把他管带的十来人放在身边,准备将来带去舟山充作亲随。
甘夫号驶进长崎湾,林海的第一感觉就是开阔。这是一个丫字型的海湾,宽度足有十余里。相比之下平户湾就狭小得多,最窄处甚至有一座木桥跨越其上,纵深还不如长崎湾这个丫字的一点长。
这两人本来是博望号船员,不过这次却被林海调到了甘夫号上。
长崎湾丫字的右角伸向西边的外海,正对着足以抵御西风的伊王岛,其余部分都被陆地所包围,形成一个水域十分宽展的避风锚泊地。这个港口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优良了,难怪之后的几百年经久不衰。
但是长崎的丝价可比平户低得多,这主要是因为丝割符制度的存在。江户初期的幕府对唐船贸易没有任何限制,但对和葡萄牙人之间的南蛮贸易却有一整套规则,定价权完全在倭国这边。
海湾两岸到处都是香樟木建成的房子,货栈仓房随处可见。海面上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葡萄牙人的盖伦,荷兰人的亚哈特,还有各式倭船和中式海船,无数舢板穿行其中,繁忙程度甚至比澳门内港更胜一筹。
说罢,他又对那引水的何五官道:“兄弟,劳烦去悟真寺通传一声。”
小周犹豫了一下道:“还是算了,我没借过钱,心里不踏实。”
这就是贸易的力量,长崎开港不过五十余年,半个世纪前这里还只是一片寒山冷汀,如今却已聚集起三四万人,光是住宅唐人都有好几千,每年秋季的外来人口更是高达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