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顗沉吟片刻,这才开口道“钟公子此言差矣。守城之事,非同小可,需得谨慎行事。公子虽有才华,但年纪尚轻,恐怕难以担当此重任。”钟会闻言,却并未恼怒。
他微微一笑,道“荀侍中此言差矣。会虽年少,但自幼研读兵法,颇有一些心得。”
荀顗沉吟片刻,这才缓缓开口道“钟公子此言有理。然守城之事,需得从长计议。公子可有何具体之策”
钟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辟雍的窗前,望着窗外那纷乱的战局,沉声道“荀侍中可知,如今我士气低落,军心涣散。而汉军则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此乃我军之劣势也。”
荀顗闻言,点了点头。
钟会所言非虚。
魏军如今确实士气低落,军心涣散。而洛阳城外的汉军,则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之士,士气高昂,战斗力极强。
钟会继续说道“然我军虽弱,但亦有战胜汉军的可能。会以为,我军当以守为主,以攻为辅。利用洛阳城之坚固,抵御汉军之进攻。同时,派遣精锐之士,出击汉军之弱点,以打乱其部署。”
荀顗听着钟会的计策,微微点头,这是个办法。
他望着钟会那年少的脸庞,心中暗自揣测这少年究竟有何等魄力,竟能想出如此妙计
钟会仿佛看出了荀顗心中的疑虑,他微微一笑,道“荀侍中不必疑虑。会虽年少,但自幼便随父亲征战沙场,略知兵法之道。”
“但”
钟会突然来了一个转折。
“但即便如此,我们胜了汉军,也很难是大胜,即便是大胜了,也只不过缓了一两年光景而已,天下大局,已经朝着汉国倾斜而去了。”
荀顗闻言,心中一沉,脸色微黑。
魏国如今远不如汉国,那大汉天子更是雄才大略,非魏所能轻易抵挡。
“郎君何意”荀顗眉头紧锁,望着钟会,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钟会哈哈一笑,那笑声在辟雍内回荡,显得有些突兀。
“前面说的方法,太难了。我有一法,能轻松一些,便是……投汉!”
此言一出,荀顗一愣,他万万没想到钟会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郎君,此言差矣。我等为魏臣,岂能轻易投敌”荀顗沉声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悦。
钟会却并未在意荀顗的反应,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荀侍中,你可知如今魏国之局势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汉国势大,非我魏所能敌。与其在这里苦苦支撑,不如早日投汉,或许还能保全颍川荀氏之荣耀。”
荀顗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
钟会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但身为魏臣,他怎能轻易背叛自己的国家
“郎君,此言休要再提。我荀顗身为魏臣,定当竭尽全力守护洛阳,守护魏国。”荀顗沉声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钟会见状,也不再多言。
其实今日已经说的够多了。
他深知荀顗的性子,知道再多说也无益。
于是,他微微一笑,拱手行礼道“荀侍中言之有理。会不过是提出一策而已,具体如何抉择,还需侍中定夺。”
“另外,侍中若是改变主意,可至府中相商要事,颍川早在汉国之手,忠君爱国自然是正道,但谁是君,谁是贼,侍中或许该仔细想想了。”
说完,钟会转身离去,留下荀顗一人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钟会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但身为魏臣,他怎能轻易背叛
然而,魏国的局势却日益危急,他又能如何是好
望着钟会离去的背影,荀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