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爪哇内战,渔人得利(1 / 2)

新书《万历:朕成了暴君》已上传签约,恳请老朋友多多支持。

………………………………………………………………………

巴达维亚和万丹相继被明军攻占,意味着爪哇岛换了统治者。

在强大的炮火轰击下,库恩自知难以抵挡。

遂派人出城谈判,在得到明军保证荷人生命安全的条件下,开城投降,并给万丹的荷兰人下了指令。

财产是不用想了,没有象吕宋西班牙人那般被全部屠戮,已经让库恩感到庆幸。

作为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总部,巴达维亚还是有着相当多的财富和商货,大概价值三四百万银子。

其实,明军的行动以驱逐荷兰人为主,缴获钱财物资,不过是锦上添花。

新任爪哇总督李春生,从婆罗洲乘船登岸,进入巴达维亚,并带来了三万军队。

这三万军队是由婆罗洲、登嘉府、吕宋、孟加拉、湄公省派出的联军,连带着家眷,共有十二三万。

少数明军军官统领,士兵则多是各地归化的土著。

其中,孟加拉就调来一万,还有高棉人、越人、马来人、倭人等等。

这十二三万人是第一批移民爪哇的人口,这三万军队也将是征战爪哇,彻底征服当地土著的主力。

荷兰在入侵爪哇岛后,稳固了巴达维亚基地,挫败了马打蓝苏丹国的两次进攻,使其遭受惨重的损失。

马打蓝苏丹国意识到无法在海边击败东印度公司,便退而求其次,力保其内陆权益。

此后的几十年内,荷兰人都忙于海上争锋。

他们先后将万丹的英国人、摩鹿加群岛与苏拉威西的萄牙人都驱逐出去。

在基本稳固了以锡兰、马六甲和巴达维亚为支点的战略铁三角后,荷兰人对性价比不高的内地缺乏兴趣。

只要马打蓝苏丹国认可自己的贸易垄断地位,就愿意在军事技术、经济力量或宫廷斗争中予以必要帮助。

而马打蓝苏丹国也控制了几乎整个的爪哇岛,除了荷兰人据守的巴达维亚和同样有很强实力的万丹外。

可能在苏丹看来,西方人的小小领地,对他的国家不可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在两下相安无事的情况下,马打蓝苏丹国将矛头对准爪哇东部地区。

数次对残存的印度教国家发动圣战,以稳步推进的方式谋得最后的胜利。

而且,为了弥补先前丧失的商业收入,马打蓝苏丹决定将荷兰控制区外的港口都管辖起来。

其中就包括了仅次于巴达维亚的重要口岸--泗水,以及位于爪哇东北部的小岛马都拉。

而原本还保持臣服的东爪哇贵族,在利益的全盘丧失下,开始进行反抗。

相比起胃口有限的荷兰人,他们更憎恨对自己刻薄无比的最高宗主。

加之在当时的南洋,有着许多因战争而失去家园的武装团体,足以为起事者提供充足兵源。

就在神武七年(公元1672年)年初,东爪哇贵族们正式起兵犯上,熟悉马打蓝宫廷的青年特鲁纳贾亚成为实际首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