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万历:朕成了暴君》已上传签约,恳请老朋友多多支持。
………………………………………………………………………
大明这几年来的迅猛扩张,从表面上看,确实成效极大,疆域增长了差不多一两倍。
但很多海外占领地,其实才刚刚开始统治,要彻底完成黄立的目标,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完成度最好的自然是最早建立的湄公省,无论是人口比例,还是统治的稳固程度,都是名列第一。
其次则是缅甸,通过不断地迁出迁入,人口结构也趋于合理,归化同化也效果显著。
吕宋采取了粗暴手段,对土著精壮能抓则抓,全部充作奴工。
再加上不断的移民填充,统治也彻底稳定下来,还有余力派出援军助战。
再往后排,就是婆罗洲、孟加拉和登嘉府。
登嘉府刚灭掉了柔佛,吞掉了马六甲,正在忙于消化,镇压不稳定因素。
至于澳洲,基本上没有战事,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开拓,去经营。
锡兰和爪哇岛这两块新占之地,形势则要复杂很多。
两个岛上都有土著王国,不是一盘散沙,要彻底征服,并不容易。
锡兰山林密布、地形复杂,深入内陆的困难很大。
爪哇岛面积大,人口多,宗教、民族等情况复杂,也是要用智慧和时间来解决。
无疑,土著内乱是最理想的状况。
明军可以坐山观虎斗,适时出手,给予强者沉重一击,扶持弱者,以确保明军的主导地位。
正因为爪哇岛的复杂情况,才委任了在婆罗洲有工作经验,并熟悉当地情况的李春生来做总督。
而且,李春生出身商贾,最会权衡利弊,头脑也最为灵活。
以后,还要挑拔土著陷入内斗,这对李春生来说,也能发挥其特长。
爪哇岛虽有不利的情况,但其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妥善经营,却是比婆罗洲更好的财富之地。
如今,香料群岛除了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苏门答腊的亚齐等土著小国,基本上都被明国所控制。
香料贸易的垄断,使得大明又多了一个稳定的财源。
大明的商船从本土出发,基本上各处都有自家的港口停靠补给,几乎象是在内海航行般安全方便。
南海早就是这种状况,现在印度洋也是大明海军纵横。
看着飘扬的大明旗帜,海商和水手都情不自禁地涌起一股自豪和骄傲。
国家强盛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且令人深有感触。
海外占领地已经通行汉语,明人移民也越来越多。
看着熟悉的建筑风格,听着熟悉的语言,仿佛就象在内地,象是在家乡。
商贾、富豪也纷纷放心投资,购买下一座座岛屿。大的有一府两府,小的也有一县。
只要家族中有人通过朝廷设立的司法、财政、政务考试,或者是直接聘请有资格者,便具备了买岛的条件。
类似佣兵组织的团体也应运而生,多是退役官兵所组织。
为了确保岛上治安,甚至还需要震慑岛上的少量土著,抵御有可能的海盗侵袭,必要的武力还是很重要的。
或是直接用优厚的条件招揽佣兵阖家上岛生活,或是聘请教官,招募青壮上岛武装训练。
岛主们各显其能,为自己,为家族,奠定两代,甚至三代四代的根基。
毕竟,岛屿经营得好,无论是资金的积累,还是经验的增长,对后代都是大有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