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兵不厌诈(下)(2 / 2)

而军舰一旦被炮台射出的炮弹毁伤,轻则丧失战斗力退出战斗,重则被击沉。

其次,军舰虽然是移动目标,瞄准不容易,但炮台有一套对付军舰的办法,就是事先给炮台上的每一门火炮或者每一个炮群划定好射击范围,各门火炮或者各个炮群根据自己“包干”的射击范围预调射击标尺,只要等目标军舰一旦进入本门火炮或炮群负责的“包干”范围就通过观察哨的指引,向预定“包干区域”按照预先设置好的标尺,进行“急速盲射”式的火力覆盖,这种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对运动目标的命中效果。

而历史上,那些军舰面对炮台的胜利作战案例中,军舰能够战胜炮台的战例,基本都是面对施工简陋、火炮过时、毫无防护的临时或者半永久式炮台或者技术条件远达不到规定状态的“半残废”炮台。

在1794年,英国地中海舰队炮轰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要塞,那座要塞首先遭遇到保利分子的破坏,受损严重,还不及修理。

事实上,只要对上构筑坚固、技术完善、火炮先进、保障得力的永久性炮台,海面上的军舰则很难有获胜的机会。

基于此,站在英军指挥官的角度来考虑,法国-军舰和英国炮台的对战中,除非军舰在与炮台的对战中,直接命中了炮位或者弹药库本身,否则在相似技术条件下军舰挑战炮台就是等同于自杀。

以至于这位过于自大的英国卫戍司令官,威廉上校居然没有及时向外发出求援船只……

最终,这场海战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数天后,小威廉皮特在他的首相官邸,收到了海军大臣亲自递交的一份战场报告。宣称法军海军使用了一种加装有蒸汽机和乌龟壳的平底炮舰,轰击了根西岛上的坚固军事堡垒。

尽管在接下来长达9个小时的战斗中,英军要塞里面的百余门重炮,持续不停的轰击那两艘法国“龟船”,但无论是68磅的短炮,还是48磅的长筒炮,都无法成功击穿对方那外表厚实的龟壳。

整个战斗过程中,英国士兵只能无能为力的,眼睁睁看着自己坚守的坚固要塞,被眼皮子底下,那两艘法国船员驾驶的,看似极其笨重的奇怪舰船上的重型火炮,逐一点名摧毁。

皮特首相看过之后,大惊失色,那是他居然大意了,又、又、又、又被该死的安德鲁欺骗了。那种看似弱不禁风的平底船,不仅能够对抗英国人的坚固要塞,而且还能毫发无损的摧毁之。

下一刻,小威廉皮特下令召集所有的内阁成员,召开一次紧急会议,讨论法国人刚刚折腾出来的另一个“大杀器”。

毫无疑问,这位英国首相显然是慌了。因为他非常清楚,一旦那两干多艘带有蒸汽机和龟壳的平底船进入到英吉利海峡,就将成为一座座无坚不摧的海上堡垒。等到20万法军登陆不列颠岛,一切都要完蛋了。

需要说明的,英国海岸的防御要塞,都是用炮台和圆形小炮塔进行防御体系,与根西岛上大同小异。

不仅如此,英国官方还在近海领域,组织了上干艘的舰载舢板和划艇,准备攻击法国船队使之不能卸下马匹,大炮和军用物资。

但显然,海防堡垒加阻击舰船的方式,并不能有效阻止20万法国士兵乘坐的龟壳船,一路畅通无比的抵达不列颠岛的海岸。

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经过一通宵的商讨过后,尽管内阁们没有拿出对付法国人的“蒸汽装甲平底船”的有效办法,但决定未雨绸缪,采取措施来保卫英国,尤其是20万法国士兵登陆不列颠岛的时候。

很快的,在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和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请求下,英国议会下院发布了动员令,准备组建18万的正规军和民兵,以及40万的城镇义勇军,来防守他们的国土。

此外,英国已秘密拟定了把白金汉宫廷和国家财宝,转移到伍斯特的计划;一些兵工厂制造的大炮也将通过运河,运到中部内地诸郡。

英国内阁估计,如果从受敌威胁的所有地区,系统地转移粮食与其它物资,则法国人在攻占伦敦周围各郡之前,早已变得精疲力竭了。而这个时候,就是英国发动大反击的最佳时机了。

而且海军大臣也指出,法国成功入侵的前提,仅是躲开了英国的海军力量,而不是战胜它。

毕竟,法国大量制造的“乌龟军舰”尽管威力惊人,但航行速度太慢,英国舰船即便是打不过,但躲得过,可以袭扰法国人的海上后勤补给,以及后续的增援部队,甚至是彻底的截断法国-军队的后方海路。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