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团结一心的英国人(2 / 2)

“再也没有谈判了!英国人已万众一心;

肯特团的战士,纳尔逊的水手,全国都支持你们;

不战胜、毋宁死!”

这些诗句如同一束光芒,穿透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阴霾,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路。

尽管英国海军近年在与法国的战争中,连续遭遇了不少挫折,还放弃了波罗的海和地中海,但同法国海军相比,帝国海军享有明显的优势,牢牢掌握着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的制海权。

前后几任英国海军大臣在威斯敏斯特宫的议会下院作证时,都曾信誓旦旦的郑重承诺:即使是法国、西班牙、荷兰、丹麦和意大利的海军力量全部加在一起,出现在英吉利海峡,也足以对付。

从今年年初开始,为了应对海峡对岸可能发动的战争威胁,英国海军部继续从大西洋、加勒比地区,还有印度洋那边,不停的抽调武装舰船回援本土。

即便是法国人捣鼓出慢腾腾的蒸汽装甲舰,然而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的优势依然存在,包括上百艘的快速巡逻舰冒着极大风险,昼夜不停的监视着法国各个军用港口。

此刻的纳尔逊勋爵,其健康状况变得非常糟糕,他的视力不仅在折磨他,之前的内伤又复发了。他咳嗽得相当厉害,每咳嗽一阵,都引起腹部产生疼痛。

可即便如此,哪怕是海上常有大风浪,纳尔逊依旧待在“伦敦号”上,严密注视着法国海军主力的一举一动。

康华里海军上将统率另一支舰队通常超过16艘战列舰和几艘较小军舰,游弋于布勒斯特沿海。

另外,有6艘快速巡洋舰和若干较小的舰艇,在保卫着爱尔兰沿海。

8艘主力舰和23艘较小的舰艇,在基思勋爵统率下,驻于英国东南部沿海作为中央后备队,关于敌方海岸动静的一切情报都用通讯艇,迅速传递到这里。

为了保卫英国本土,其主要海军力量的部署情况如下,共计大小不等的军舰近五百艘,还有武装商船八百艘。

此外,在怀特岛与不列颠岛之间,还系统的使用皇家科学院最新“发明”的有线电报线,把消息沿着海岸即时的传递至伦敦。

不仅如此,还涌现了层出不穷的民间与军方的发明家,提出了消灭法国登陆船队的方案,只是这些方案都不可行。

这其中,刚从东印度公司回到英国本土的康格里夫上校,向海军部提出,自己可以设计一种能够攻击布伦港“乌龟船”的火箭弹,只需要添加几种助燃物质,就会烧毁法国人的平底船舰队。

遭遇第一次拒绝的康格里夫明白,自己必须造出合格的武器才能让大臣们心服口服。于是,他动用了他父亲威廉·康格里夫中将的关系,不仅得到了法国“洛基火箭弹”的实物(残骸),还能够随意使用英国武尔威治兵工厂皇家炮兵实验室的权限。

不久,康格里夫就在法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英国的第一种新型火箭,并提交给英国海军部进行测试。

该火箭属于缩小版的“洛基火箭弹”,长一米左右(40.5英寸),直径3.5英寸。火箭弹体由薄铁皮卷成圆柱,头部为圆锥形整流罩。火箭弹后面有一根4米多(16英尺)的导向杆,射程1800米,效仿法国设置有专门的发射架。

然后,在测试过程中,“康格里夫火箭弹”缺点非常的明显。精度低、打面不打点是其一,运行不稳定是其二。因其运行轨迹的诡异,只要风向稍有变化就可能窜回去伤到自己人。

尽管“康格里夫火箭弹”遭遇到海军部官僚们的嫌弃,但康格里夫依然借助父亲的关系,找到了身处抗击法军第一线的纳尔逊勋爵。

7月上中旬的时候,一大批由康格里夫发明的火箭弹,被陆续安置在“伦敦号”和其他航行于英吉利海峡的战舰上。

不久,在针对布伦港的偷袭中,“康格里夫火箭弹”就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仅仅20分钟就发射了300枚的火箭弹,继而成功摧毁或是重创了至少15艘“法国版龟船”。

获胜的好消息一传到英国,这位康格里夫上校,便立刻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救世大英雄。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