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费加罗报》是共和国的对外宣传喉舌,而不如说是专门为第一执政服务的专属报纸。
严格来说,1792年10月,从国民公会时期,确切的说是从“布里索派”执政开始,一直延续下来,是由《法国公报》改造而成的《共和国报》,才是法兰西最重要的官方报纸。
所以,在安德鲁-弗兰克从救国委员会的“第一委员”,成为共和国的第一督政官之前,《共和国报》在法国政治新闻刊物中,始终处于老大哥的地位。
或许是安德鲁非常厌恶一些政敌,曾借用《共和国报》对自己的大肆抨击,所以成为第一执政后,安德鲁就大力扶持自己名下的《费加罗报》,令其作为他本人,以及整个督政-府的官方喉舌。
如今的《共和国报》依然存在,也属于共和国拨款资助的官方报刊,每年从法国政-府那里获得资金,比起《费加罗报》还要多。但这个时期的《共和国报》,其发行量和影响力已经大大缩水。
数月前,克拉克接替了巴泰勒米,成为外交部的一把手后,这位新闻出身的新任共和国外长,在征求了安德鲁的同意之后,随即将《共和国报》收入囊中,并打造成为外交领域的专属官方媒体。
《巴黎日报》是法国出现的第一张日报,在1777年元旦,由印刷商科朗塞和化学家卡德??沃创办。
该报虽经批准出版,但无法与《法国公报》(也就是后来的《共和国报》)等特许的报刊,在政治新闻方面竞争。
它主要是为社会生活服务,刊登一些实用资料和琐屑传闻。无论如何,这在法国新闻史上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等到了大革-命时期,《巴黎日报》没有《法国公报》那般好运气,摇身一变成为共和国的官方喉舌,曾一度被迫停刊。
等到1795年法兰西银行正式成立,在安德鲁的提议下,《巴黎日报》得到了巴黎众多银行家的大力资助,从而再度复刊。
毫无疑问,《巴黎日报》属于典型的经济与财经类报纸。安德鲁时不时的,也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署名文章,主要是为实业家、投资者、银行和金融人士,解释共和国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等。
与上述三种报纸不同,《科学》并非报纸,而是一份专业的学术期刊,属于法国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没有之一。
《科学》杂志于1795年,由即将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安德鲁执政官,私人投资的30万里弗尔(法郎)创办。
等到两年后的1797年,《科学》杂志成为法国最大的科学团体“法兰西科学院”的官方刊物,以及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属于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另外,该杂志同时也适合一般的科学爱好者阅读。
作为法兰西最有权势的院士,安德鲁近几年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超过一百篇的高质量的科学文章,其论文频率之高,令全法国,全欧洲的科学家们无不“羡慕嫉妒恨”。
以至于有好事者曾说:“他(安德鲁)作为法兰西的第一执政官,统帅着数十万法国士兵,一举打败了欧洲各国;
作为法兰西院士的他(安德鲁),又正确领导了法兰西科学家们,一举征服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所有国家的科学家,令其向自己顶礼膜拜,俯首称臣。”
……
尽管,安德鲁通常不愿意让普通民众,回忆大革-命时期的那种混乱且血腥场景;但另一方面,对于“大小布尔乔亚们”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赢得对封建残余的政治胜利和经济成果,身为共和国第一执政的安德鲁,自然也是要积极维护的。
所以每年的7月14日,也就是共和国的国庆节当日,但凡安德鲁没有在外出征,他都要亲自前往议会下院,出席这个重要纪念日。
1789年的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的信号。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夺取市政管理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在农村,到处都有农民攻打领主庄园,烧毁地契。
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也是在这一年,制宪会议颁布了“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的“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原则。
制宪会议曾做出决定,授予攻打巴士底狱的人民们“巴士底狱征服者”称号,和一枚以巴士底狱为图案的勋章。
等到1795年,安德鲁成为执政官的时候,整个巴士底城堡几乎被夷为平地,逐渐沦为一座外省流浪汉们聚集的废墟之城。
今年6月,巴黎总督德马雷倡议将巴士底城堡废墟改造成为巴士底广场,并在广场的中央树立一根铜柱,用来纪念法兰西共和国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