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兴建巴士底广场
不仅是在法国,安德鲁支持或默许欧洲其他国家,无论是波兰、西班牙、德意志及意大利各诸侯的君主制国家,还是荷兰和瑞士这般的共和国,以法律形式来限制法国大革-命激进思想的传播。
甚至在一段时期内,法国还禁止输入国外雅各宾派创办的左派报纸,不让法国民众去回忆那场,已被第一执政宣布终结的革-命。
为此,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都会严格审核发行所有提到革-命著名事件的游览指南,以及地理方面的著作。
当然也有顶风作案,或许是弄巧成拙的案例。
半年前,随着《法俄但泽和约》的签署,意味着整个欧洲大陆结束了长达7年的战争,即将进入未来10年的和平时代。
那是《但泽和约》的有效期规定是10年,而且等和约到期后,一旦法俄两国对此无异议,那么《但泽和约》将会自动延期10年,前后为20年,甚至是更久。
1799年元旦,也就是安德鲁从柯尼斯堡前线返回法国之前,有一个叫鲍维尔德的巴黎文人,写了一本书《哲学家和共和派的事迹》,借此来讨好即将凯旋而归的第一执政。
在这本书中,鲍维尔德使用了相当粗鲁,甚至是恶毒的词句,深恶痛绝的辱骂了祸国殃民的雅各宾派,还有现如今立法议会的少数“山顶派”,也就是雅各宾派衣钵的继承者。
更为重要的,是鲍维尔德在他的新书中,很是虔敬的把“欧洲征服者”,安德鲁热烈的催捧了一番,词里行间可谓是肉麻至极。
然而,这个巴黎文人的算盘打错了,等到安德鲁回到巴黎之后,这本《哲学家和共和派的事迹》的书就被警务部宣布禁止发行。而新闻审查部门给出的官方理由,是“它会引起痛苦的回忆”。
从安德鲁正式统治法兰西开始,巴黎出版的新闻报刊与公众杂志,依然保留了二十五、六种,但真正有影响力的不过四个,他们分别是《费加罗报》、《共和国报》、《巴黎日报》和《科学》杂志。
上述这四种报纸与期刊,来自海峡对岸的英国同行(舰队街的报社编辑),把这些法国报纸叫做“擤鼻涕的手帕”。
《费加罗报》是在安德鲁将军的特殊关照下,创立于1794年热月政变之后,其报名源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主人公费加罗。
该报的座右铭“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同样是取自博马舍的这一剧作。当然,真正的事实并不一定重要,重要是看起来像是事实就行了。
毕竟,安德鲁执政官不仅是《费加罗报》的发起者,也是最大股东,其股份比例达到了51%。如果再算上其他的盟友的份额,则超过70%。
为了让博马舍出让《费加罗报》的冠名权,安德鲁出面为这位作家作保,将其从逃亡的贵族名单中剔除。
等到一年之后,也就是安德鲁成为第一执政官的时候,法国政-府正是归还了大革-命时期,强行没收的原本属于博马舍家族的部分土地房产,其余的则以现金补偿。
从1795年初开始,已成为共和国宣传喉舌的《费加罗报》,正式成为一张每日发行的日报。一年之后,安德鲁在新闻界的老朋友,记者克拉克被任命为《费加罗报》的主编。
依照第一执政的最高指示,克拉克重新奠定了该报的基调,即根植于巴黎文化土壤之中,目标读者群是巴黎乃全法国的知识阶层。
克拉克雇佣了大量优秀的编辑人员,并开展了彻底的改革,包括创建常设专栏,重新培养忠实读者;报道简明新闻、增设讣告栏目和读者来信栏目。
此外,克拉克创立了著名专栏《回声》,该专栏为《费加罗报》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回声》热衷文字游戏,介绍奇闻轶事,有时甚至以披露秘闻为乐。
需要特别说明的,所谓披露秘闻,通常都是第一执政或是他的“大秘”贡斯当,借用笔名“管杀不管填”亲自下场爆料。
毫无疑问的,这些积极的改革,及有趣的栏目,都给读者留下了《费加罗报》以为公众服务为己任、值得信赖的印象。
不过区区三五年的时间,凭借火车、轮船、电报,还有印刷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费加罗报》在法国各地,乃至欧洲各国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了60万份,其订户的总数也能达到20万之众。
如今的《费加罗报》不仅仅是法国,而且还是全欧洲,也许还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订户量最多的新闻类综合报纸。
在今年5月的时候,也就是博马舍脑中风的弥留之际,安德鲁借用伦巴第国王(路易斯)的名义,赐予了这位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其最钟爱的意大利私生子萨卡,一个尊贵的伯爵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