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失败是成功之母(1 / 2)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4220 字 18小时前

第909章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另一时空,内燃发动机的发明是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成果,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在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就曾尝试利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

他设想通过火药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来推动机械装置运动,然而,火药燃烧的剧烈性和难以控制性,使得这一尝试最终未能成功。

尽管如此,惠更斯的这一大胆设想为后来的动力技术发展埋下了种子,也为内燃机的诞生提供了最初的灵感。

1801年,法国化学家菲利普·勒本在动力技术的探索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通过煤干馏气体与氢气的混合,首次制成了点燃后产生膨胀力推动活塞的发动机。

这一发明虽然在技术上还不够完善,但已经初步展现了内燃机的雏形,为后续的改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833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做功。

这一设计理念极大地简化了动力传递的过程,使得内燃机的效率和实用性有了显著提升的可能性,为内燃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至于世界上的第一台实用内燃机,其诞生于1860年,是由法国人勒努瓦发明的。

他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台实用的煤气内燃机,这一发明标志着内燃机技术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转折点,为后续的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回到本时空,早在1797年的时候,就在法兰西的工程师们欢庆伟大蒸汽时代的到来之际,先知先觉的安德鲁院士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蒸汽动力虽然强大,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仍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

于是,他秘密召集了以化学家勒本为首的百余名精兵强将,秘密研发一种更轻便、效率更高的动力源——内燃机。

“懂王”安德鲁尽管不会亲自制造内燃机,对内燃机的技术细节也只是一知半解,但他凭借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技术发展的敏锐嗅觉,通晓内燃机的发展历史。

在他的指导下,法国科学院内部开始重现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当年的实验。不过,这一次有所不同。

在安德鲁院士的精心安排下,惠更斯原本使用不可控的火药爆炸方式被一种有着不错安全性的煤油燃烧所替代。

这一改进不仅解决了火药燃烧难以控制的问题,还使得实验过程更加安全可靠,为内燃机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毫无疑问,安德鲁当然清楚柴油和汽油的燃烧值更好,那是柴油的热值大约在43兆焦耳/干克,而汽油的热值也有42兆焦耳/干克,相比之下,煤油的热值稍低,但也有37兆焦耳/干克左右。

然而,以当下的粗糙技术条件,提炼石油的工艺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煤油属于最容易得到的燃料。

为此,前世有着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字面意思),还绞尽脑汁、刮肠搜肚,凭借着对现代发动机的模糊记忆,绘制了一张草图。

他向菲利普·勒本领导的研发内燃机团队,描述了一个其热效率可以接近40%的内燃发动机,这几乎是当下蒸汽机效率的8倍。要知道,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的热效率也不到5%,而安德鲁描述的发动机效率之高,让工程师们惊叹不已。

然而,安德鲁手绘的草图显得太过于超前。那属于两百年后的6缸发动机,其复杂的结构和精密的设计,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技术水平。

于是不可避免的,整个研发团队在苦苦研究了三个月后,负责项目的总工程师菲利普·勒本,忍无可忍地找到了执政官,告之这玩意根本造不出来。

勒本拿着那张草图,无奈地说道:“安德鲁执政官,您给的这个任务,实在是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这6缸发动机的设计,我们连图纸都看不懂,更别说制造出来了。”

“好吧,你们先造一个单缸‘火鸟’吧!”

从谏如流的安德鲁立刻降低了标准,他意识到自己的要求确实有些过高了,于是决定先从最简单的单缸发动机开始。

他解释道:“先从基础做起,一步步来,总有一天我们会造出更先进的发动机。”

“事实上,燃烧气缸的材料也有不小的问题。”跟随总工而来的,还有一名叫标致的青年工程师,他再度提出一个棘手的难题。

这位标致工程师说道:“在承受高温高压之后30分钟,很容易导致气缸破裂。我们现有的材料根本无法满足要求。”他手里拿着一块已经破裂的气缸残片,那是他们在实验中失败的产物。

安德鲁忍不住看了标致工程师一眼,这位年轻的工程师虽然资历尚浅,但眼神中透露出的认真和执着,让安德鲁对他刮目相看。

安德鲁随即说道:“你去侍从室领取一份特别通行证,然后就可以前往卢森堡钢铁联合体,在那里寻找一种适合制造气缸的特殊钢材。我相信他们那里有我们需要的材料,只要找到合适的钢材,气缸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