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赞完二牛,景明帝这才瞧了瞧太子,淡淡来了一句:“太子也不错。 ”</p>
太子险些大哭。</p>
他得到的表扬居然还没二牛多!</p>
等众人退下,屋内没了外人,景明帝深深看了太子一眼。</p>
太子被看得心惊肉跳,干笑道:“父皇——”</p>
“太子此行有何感受?”景明帝淡淡问。</p>
太子愣了愣,忙道:“受灾的百姓太可怜了,儿子瞧着好生不忍……”</p>
知道怜惜百姓,还算不错。</p>
景明帝暗暗点头,面不动声色道:“这些受灾的百姓都是大周子民,他们受难与咱们受难是一样的。你可记住了?”</p>
太子连连点头:“儿子记住了。”</p>
景明帝话锋一转:“但你还要记住,无规矩不成方圆,受灾百姓固然可怜,但受灾后如何安置、抚恤银给多少,这些都有定例,切不可凭一时意气随意增减,不然会生出不必要的麻烦……”</p>
太子一听气坏了,嘀咕道:“赵侍郎那个老匹夫,竟然告状!”</p>
“你说什么?”太子闷在喉咙里抱怨,景明帝一时没听清。</p>
“有一事,儿子不知当说不当说——”</p>
景明帝本对太子此行没那么满意,闻言没好气道:“有话说,别学那些小家子气的臭毛病!”</p>
太子窒了窒,心头委屈不已。</p>
父皇果然不待见他,他说什么都是错。</p>
心虽郁闷,却不敢再迟疑,太子一脸严肃道:“父皇,赵侍郎欺君!”</p>
景明帝眼皮一跳,目光沉沉盯着太子。</p>
太子愤愤道:“根本没有什么神人给老七托梦示警,提前预知到锦鲤镇会发生地动的是老七养的那只狗。只不过大家担心锦鲤镇的百姓不相信,这才假托有神人给老七入梦示警……”</p>
冷眼看着太子滔滔不绝说,景明帝心头怒火越升越高。</p>
“父皇,赵侍郎明知真相,却对监察御史用神人给老七托梦示警的托词,这分明是欺君——”</p>
“够了!”景明帝重重一拍桌案。</p>
太子声音一滞,诧异看向景明帝。</p>
景明帝已是怒容满面,指着太子骂道:“混账,你出行一趟,没有把臣子的辛苦、功劳放在心,却学会背后告状了,你还有没有一点储君的肚量?你如此做,一旦传扬出去,岂不令武百官寒心?”</p>
若令武百官寒了心,最终受累的又是谁?</p>
太子出门这点苦劳在景明帝心里登时烟消云散,只剩下了失望。</p>
想一想那三本厚厚的奏报里对郁谨的称赞推崇,再看看关起门来告状的太子,景明帝心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复立太子,是不是错了?</p>
这个念头立刻被他死死压了下去。</p>
太子已经复立,无论如何不能再折腾了,甚至于——老七表现如此亮眼,还把神人入梦示警揽在身,莫非毫无目的?</p>
帝王之心总是充满着猜疑,景明帝亦不例外。</p>
事实,也是郁谨此行表现太亮眼,远远超出他的意料,亦超出武百官乃至天下人的意料,由不得他不多心。</p>
把太子狠狠训斥一顿,景明帝缓了口气,摆手道:“回你的东宫去,给朕好好反省一下!”</p>
太子灰头土脸离开了御书房,心把赵侍郎骂个半死:老匹夫,等将来自有算账的那一日!</p>
御书房里一时没了声音,良久,景明帝睁开眼,对潘海道:“把你的徒弟叫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