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荣进闪耀轻轻揉捏着下巴,理解似的点了点头:“因为大家虽然要参加比赛,但是并非所有人的赛段选择上都是一样的,不仅如此,包括跑法也有区别,所以在针对上的安排与指导上,可能会做一些细节上的调整,所以借用这些东西能够更直观的让学员理解教练上的安排,没错吧?”
荣进闪耀的确很聪明,并且一语便道破了其中的玄妙。
尽管她现在只是Welkin的挂名成员,但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都能跟上和臣的步调。
“嗯,没错。”
和臣较为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从一旁的手提袋中又拿出来了一些各种角标以及标有号码的小棋子。
“就像荣进闪耀说的那样,飞鹰,美妙姿势还有大进,你们所参加的比赛赛种,赛段都不相同,所以拥有赛场模型可以更直观的表达出来。”
和臣说着将小棋子布置了上去,“这个,就可以代表我们的选手,之后的讲解中,就可以拿这个来做示例。”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你们三位的战术布置到时候都不会一样。飞鹰是参加泥地赛事,而美妙姿势与大进虽然是参加的草地赛并且是一哩赛,但是对于你们两个,我给你们现在定的要跑的赛段也是并不相同,而且从跑法来说。飞鹰是确定下来使用大逃或者出逃,大进确定为是后追,美妙姿势你的话,我还需要考虑下,暂定为先行。”
“这样一来,你们每个人的比赛的细节上都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而这个就可以借助这两样来更好的进行布置。”
ps:
昨天给自己放了个假休息了下。顺便祝大家端午快乐。
第一百一十章 点星(Point The Star)
和臣之前就在思考一件事。
那就是黑沼所说的那句话的含义。
初等部的学生们在出道战的时候基本只能选择短距离与一哩赛,硬要说的话,所有的区别就只有是选择泥地还是草地赛。
没错——
这样说的确没有错误,但实际上想想就会明白。
比赛并没有这么扣字眼般简单,尤其是拿到赛场的平面图还有模型之后,和臣已经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
这也是他今天选择在训练开始之前先和大家讲解这些的原因。
因为,这个的确能够影响到她们后续的比赛。
和臣拿出一支签字笔当做老师上课用的教棒,在固定好的白板上进行讲解。
“飞鹰,你来回答一下,你要选择跑草地还是泥地赛?”
被和臣点名的时候,飞鹰明显一愣,虽然关于这点她已经跟和臣讲过,但是既然此时见和臣又提了出来,她也是想也不想的回答道:“飞鹰子的话,会选择泥地赛。”
和一个月之前认死脑筋跑草地赛的她不同,如今的她更希望自己能够在泥地上跑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能够坦然面对,并且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飞鹰如今的确也成长了许多。
和臣轻轻点头赞许道:“嗯,那既然如此。那飞鹰你再回答一下,如果在你面前有个同样说自己要跑泥地出道战的选手,你觉得在比赛上会遇到她吗?”
飞鹰先是一愣,但看和臣不像是在开玩笑,她用手点着下巴思索片刻道:“嗯...应该不一定吧?毕竟飞鹰子有可能参加泥地英里赛,也有可能参加短距离赛啊?”
“那我们再缩小下范围,你和她都是参加泥地英里赛,你会怎样认为?”
“嗯....”飞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试探性的摇了摇头,“应该还是不一定吧?毕竟就算是英里赛,赛道的米数也有可能不同。有可能飞鹰子跑的是1400m, 而对方跑的是1600m?”
和臣听到她的回答也是回以笑容,点了点头道:“没错,飞鹰你说的很对。的确就算是赛种相同,赛段米数也有可能有区别。”
“那么,我们再将范围缩小一下。”和臣特意用笔在地图上的泥地1400m处的位置这也“画”了一圈强调道,“那如果你们都是参加的1400m泥地一哩赛呢?”
嗯...
飞鹰想了下,这才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嗯..这下应该就一样了吧?”
啪,话音未落。
和臣就用签字笔轻轻敲了下飞鹰的小脑袋,当然这也是做个样子而已。
他笑着摇了摇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但也不对。”
接着他面色一整,看着大家解释道:“1400m的泥地英里赛,如果不是两人并非是在同样的赛场,比方一名在大阪竞马场,一名在府中竞马场的话,那就完全不一样,因为不同的赛场,赛段的设计,尤其是坂道坡度,直线与弯道赛道都有着不同,1400m的英里赛,虽然名字上一样,但实际上展现出的内容可不完全相同。那假如...规定在同一个赛场,就比方都在府中竞马场的话?”
“一样!”
飞鹰这次反倒是抢答起来,但是话一出口,却又是被和臣轻轻敲了一下。
“错,还是有区别。构成赛场的因素有长度,场地类型,地点,以及方向。”
“就拿方向来说,赛道的弯曲方向就是分别左回与右回,如名词上的含义一样,左回赛道需要马娘们在弯道处左转,同理,反之亦然。在同一比赛场地不用考虑这一点。但是比赛的时间有可能不同, 不同的时间进行比赛,天气,比赛场地这些次要因素也会受到影响。”
“刚下过雨的比赛场地,赛场湿度会很大程度影响选手的奔跑发挥,但是恶劣的天气对待每一位选手都是相同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除此之外,就算是同一个场地比赛,同样的米数赛段,有可能选择的**处也有可能不一样。比方...”
和臣拿着笔在平面图上找寻了下,然后用磁铁吸住以作为标识。
“在这里起跑和在这边起跑...差别可以显而易见吧?看一看旁边的横截面图——”
和臣说着让笔带着大家的注意力移向另一边的横截面示意图。
“倘若在A点出发,那么所要面对的,就是在赛道初盘入弯之前一段极其陡峭的上坡冲刺,在上坡加速之后的平地上立刻入弯。”
“那从B点开始出发,那么在一开始出闸之后,就是一段平整的直线赛道供大家加速冲刺,然后在赛段的最后面,则是有着500m下坡的冲刺最后接100m的终盘冲刺赛道。”
话说到这里,在场的几人已经明白和臣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些赛段的设置,都是在无时无刻的能够影响到选手们的发挥。
先前黑沼问及和臣,在选择报名参加比赛上,在只能选择赛种和赛段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出选手的优势?
这其实就和这个东西有关。
在拿到模型与平面地图之后,和臣再次确信心中所想。
在报名参加比赛上面,赛段的选择上其实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
选择对于选手来说更适合发挥的比赛赛段,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更甚者可以做到借用赛道机制来扬长避短。
对于不擅长弯道超车的选手,选择直线赛道米数更多的赛段,则是一种避短。
又或者说,像大进这样的后追选手,选择赛段更长,终盘直线赛道越长的比赛,则是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出她优秀的爆发与脚力,这便是扬长。
但学员们已经在日常训练中得到提升,需要在赛场上寻求优势的话,就需要训练员在这些地方开始扣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