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刚结束。天策府召开会议。文武群臣聚集。
马周率先发言:“虽然我军打了胜仗,但是大汉王朝气数未尽。我等要早做打算。”
常遇春很不服气:“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李贰咳嗽一句,打断两人的说话,示意:“今日不说战事。”
包拯一张黑脸,看不出表情,出来说话:
“自去年八月,我军渡海到中原,接连大战,我军死亡人数七万多。这些烈士家庭如何抚恤,当有一个章程吧。”
有人惊呼:“死了这么多吗。”
包拯解释:“别看我天策军,兵力二十多万。但一直在补充。其实,已经战死许多呢。前期,攻城战最消耗军力,攻打多城,战死三万。与皇甫嵩一战,也战死三万。其余战役,战死一万多。合计起来,我天策军战死七万多。”
众人了解后,心中起了波澜。确定有点多。
最后商议决定:“承诺给每个烈士家庭,十亩土地与十两银子。”
下一个议题,华安表示:“天策军根基,在朝鲜半岛与倭岛。当大量移民过去。去年新成立的六个折冲府,可接收移民十八万。倭国还未移民过去,可接收更多移民。”
雄阔海提出质疑:“为何移民,中原不好吗。”
“别插嘴,你个大老粗懂什么。听着就是。”
雄阔海撸起袖子,准备教训华安。
一声咳嗽,打断两人掐架。李贰决断:“移民势在必行。首先安排烈士家属吧。可把抚恤与移民,放在一起办理。”
雄阔海嘟囔着:“要是都不愿意移民,怎么弄。”
“这就需要,诸位将军配合了。”
“我等能做什么。”
“有些东西,你免费给,没人愿意要。若是让人觉得不容易得到,人民就会抢着要。尔等回到军中,如此这般说……。”
众将秒懂,齐呼:“主公英明。”
第二日,所有立功的将士,都站到校场最前方。
伍云召高呼:“中原大乱,为是非之地。没有几十年,不能安定。普通老百姓,会是什么日子,你们想想。”
“尔等为天策军立功,天策将军赐下恩典。优先安排你们与你们的家眷,移民到朝鲜半岛或倭岛。”
都伯刘三代表众人发声:“故土难离。可否,不接受移民。”
“不识好歹。以后,年年有战事。要是大汉官军打入青州,你的家人,怎么办。要是你战死,你家人更惨。这是为有功之臣谋福利。你知道吗。”
刘三一时羞愧。心里想着,远离中原,确实安稳很多。
事先安排的托儿李白,出来说话:“将军,虽然我还没立大功,但请将军给个机会,让我的家人,先去朝鲜半岛。至于立军功,下一战,我再补上。”
高宠配合表演,佯装怒骂:“臭小子,你把名额占了。其它的战士,怎么办。”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