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一个消息在青州各郡县传开:有功之士的家人,才有资格移民。
齐国广县。
伍长张全蛋,回家劝说:“老爹,别舍不得家里的三亩地了。去朝鲜半岛,可以选一处好田,咱这军功有三十亩地,都是咱家的。要是我战死,还有十亩地。你和娘,张二蛋,足够过上滋润的日子。”
张老爹听说战死两字,破口大骂:“你个傻小子,哪有说自己死的。”
“爹说得对。咱继续移民吧。天策府,种地十税二。”
“果真……”
相比大汉的农业税,这是非常低的。老农最关心什么,自己有粮吃呗。
张全蛋傻笑着:“我这就回军中报名。”
北海国下密县。
都伯王铁蛋,回到家中,对当村长的老爹说:“别说祖宗基业的事了,要是天策军败了,我们家,都会被抄家,还基业个屁。”
王老爹这才清醒过来,自己儿子可是跟着造反的,要是胜了还好说,败了的话全家都完。
“没想到,我儿到了天策军,人都灵性了。”
……
突然灵性是不可能,都是马周、吕蒙正、包拯、海瑞四人在军中当‘政委’,为这些个大老粗说政策,不然,哪有傻小子,突然能说会道的。
半个月时间,五千名立过功的士卒,说服了自己的家属,接受移民。士卒与家属合计三万人,平均一个士卒家属五人。
为什么士卒也去。因为这是第一次移民,不是安置流民。必须开个好头。一切都得考虑好。
第一批三万人移民后,青州移民的事也传开了。许多人心思活络起来了,准备加入移民大军中。尤其青州有了传言:“中原要乱战数十年,未来中原要与秦末一样了,唯一的乐土在朝鲜半岛、倭岛。”
就在百姓议论移民之事时,青州各处张贴了告示,上面写着:“天策将军感谢青州将士勇猛作战,对于战死将士家庭予以抚恤,每户可得田十亩,银十量。另外,第二批移民,优先安排烈士家属。”
一下子,青州所有人沸腾了。
七万人战死,平均每户五人,就是三十五万人啊,都讨论着要不要离开中原。
济南历城牛家村的牛老汉,有点发愁:“到底要不要离开中原呢。”
想着自己的大儿子战死的画面,老泪纵横。再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心一狠,下了决心:“中原这么乱,有什么舍不得。”
隔壁的王寡妇,知道了牛老汉要离开中原了,找上门来:“老牛啊,你看我家丫头翠花,怎么样。”
牛老汉知道翠花水灵,王寡妇准备把闺女,嫁给地主老爷当小妾的。有点不爽:“难道,你要把闺女,嫁给我儿子吗。”
“只要你能答应,带着我娘俩,离开中原。这亲事我同意了。”
牛老汉恍然大悟,又色眯眯地看着王寡妇,心中感叹:“这娘们也不错。要不,来个双喜临门。”
……
移民工作很是顺利,大多数移民赶上了农时。总移民数有三十万,其中北朝鲜的六个新折冲府安置了十八万,倭岛八府安置了十二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