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蜀王刘焉(1 / 2)

“荆州刘表,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可为楚王,掌荆州之地。”

“益州刘焉,一直想割据一方,可为蜀王,掌益州之地。”

……

皇宫内,曹化淳成为秉笔太监,老老实实伺候着小皇帝。一副忠心太监的样子。

让无依无靠的小皇帝,觉得老曹是好个人。明面上,曹化淳除了杀何进,没做过,对不起皇室的事。

这不,今日,六张封王的诏书,就被曹化淳盖下了玉玺的大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六支传旨的队伍,向六个地方而去。有锦衣卫配合。封王之事,将会传遍天下。

六名传旨太监首领,都是曹化淳的人。

如今,大唐还控制着黄河水道。正好准备撤回大唐。

传旨青州、兖州、冀州的太监,就搭上被了大唐的顺风船。

其中一个太监叫马三,一行人进入兖州,来到州牧府。

此时,刘岱刚回到兖州,就听说宫中来人。

马三来到刘岱的面前,开始哭诉,声嘶力竭地诉说着,董卓的暴行和残忍。

刘岱听到这些话,感到非常震惊,他从未想到董卓的作为,竟然如此丑陋和无耻。

众人情绪不定。

许久后,马三像是回过神来一般,来出圣旨,宣读起来:“陛下有旨。奉天承运皇帝召约: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刘岱护国讨贼有功,是为宗氏楷模。名在当世,功在千秋,今顺应天意,封刘岱王为鲁王,统兖州之民。中兴汉室。”

牧州府的众人,听到封王的圣旨后,震惊得难以置信。这封圣旨意味着什么?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无数个问题,在他们的心中翻腾着,让他们无法平静。

许久之后,别驾王彧,终于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却又怒气冲天,大声骂道:“该死的阉狗,这明显是董卓的阴谋!”

刘岱得知自己被封为鲁王后,高兴极了。

王肱、徐翕和毛晖三位将军反应过来,他们齐声喊道:“末将拜见鲁王!”

然而,王彧却大吼:“住嘴,你等想陷主公不义吗?”

众人一时惊愕,不明白王彧的话,为何如此恶言相向。

徐翕质问:“老王,你什么意思。封王不好吗?”

王彧他不无忧虑地说:“这是坏事。会被群攻的。而且,将会天下大乱。”

毛晖却说:“那又何防,主公不称王。别人称王。岂不是低人一等。”

徐翕也附和着表示支持。

但是王彧却站出来劝说:“当先观看天下局势,再行定夺。另外,当掌控兖州各军才是。不然就算称王,也没人信服。主公要掌握实际的军事力量,并根据天下大势,做出明智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立足。”

众人听完王彧的话后,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马三打断众人深思,大呼:“鲁王,如今天子被限制,您当为天下先,振臂一呼,高举汉旗。收天下有识之士,再创大汉……”

王彧大骂:“阉狗,谁教你说的。”

“呵呵,陛下还有救吗?如今天下,希望在于汉室宗亲……。”

“阉狗。蛊惑人心,来人啊,把这个死太监,给我杀了。”

说罢,进来两个亲卫。

刘岱呵斥道:“哼,别弄得大惊小怪的。不就一个传旨太监吗。”

马三恭敬高呼:“鲁王英明。”

刘岱听着鲁王两个字,心中飘飘然。当然不会对马三动手,而是送百两银子,然后礼送出兖州。

马三走后,王彧说道:“王爵固然重要,但天下百姓才是根基。只有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中兴汉室才能得以继续。”

刘岱默然不语,心中颇有感触。

之后,锦衣卫在兖州境内,传播着刘岱接受了被封鲁王之事。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