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我感觉准备的还差点,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来统筹,杨士奇你来出面!”
殿下亲自统筹?
杨士奇心中咯噔一声,这必然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导致殿下都没有把握!
一向稳妥的殿下居然会露出那种表情,杨士奇心中凛然,更不敢放松。
“微臣遵命!”
茹嫦急忙问道:“殿下,那我呢?”
“emmm...”
“赵勉的府邸被皇爷爷收回了,对面监视他的酒楼也就没必要了,挂牌出售吧。”
“你来办!”
“啊~~”死胖子茹嫦的老脸登时耷拉下去,这....有点大材小用吧。
朱允熥对着茹嫦叮嘱几声,茹嫦还是一脸不愿意。
“挑什么肥瘦,现在我们要将所有的钱集中起来,来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最后一出戏,一定要唱好!”
“是~”
“杨士奇,你回去之后如此如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牌子挂出去!”
嘎达。
听到朱允熥的话,杨士奇目光呆滞,刚刚举起的茶杯也因为惊愕而掉在地上。
他感觉如履薄冰,在炎炎初夏竟有些瑟瑟发抖。
“殿下....你...你要...这么干么?”
“马上去办!”
可很快杨士奇便想通了,他憧憬眼前触手可及的未来,面色不自觉潮红,目光炽热!
户部如今是朝廷第二衙门,可殿下所做的分明是要将元朝赐给商人的权利重新夺回然后分配给户部!
这样户部定然能超越吏部成为天下第一!
而大明朝廷也将受益无穷!
杨士奇躬身下跪,郑重叩首:“殿下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真乃天赐之主也。”
他为当时能在人海中被朱允熥看中而感到庆幸。
就凭这个大手笔来看,现在还拘泥于礼制的朱允炆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殿下,微臣告辞!”
应天,皇宫。
朱元璋耕了一亩地,看看之前朱允熥留下五条陇畅快一笑,咱这位孙儿,什么都好,就是太稳了!
就连浇地都弄得这么全面。
他穿着简朴的布衣走在皇宫中,时不时打开朱允熥新给的九龙怀表得意一笑。
之前他将怀表给了宋和,可和朱允熥吵过一架之后他发觉自己离不开这个孙子。
将怀表摔坏后心痛的很,最近是不打算放手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去做自己的事吧。”
郭宁妃知道朱元璋现在的心情,夸赞说道:“这个怀表真是符合皇上的气质呢!”
“这是咱孙儿特意给咱做的。”
“能给臣妾也要一个么?”
“咱孙儿手里也没太多,咱将之前摔坏了的修好后给你啊。”
“多谢陛下!”
朱元璋大阔步离开,来到文渊阁,几个皇子天天在这里读书。
他驻足门外,找了个平坦的地方吹了一口气坐下,喜气洋洋看着里面。
他想到,当年李善长教书之时,他也是坐在门槛上看的。
夫子提问:“谁能讲讲汉初刘邦为何会分封藩王呢?”
肃王朱楧起身说道:“夫子,我以为汉高祖是从秦末天下分崩离析中得到的答案。”
“周天子分封诸国,并以宗法制为根本控制天下。可春秋战国战乱纷纷,生灵涂炭,四方扰攘。之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他吸取了战国的成败后将所有诸侯废掉,统一改为郡县。”
“可郡县制也有问题,那就是权利集中在朝廷,一旦地方有变无法及时做出反应。”
“秦法严苛,再加赵高乱政促使天下狼烟四起,朝廷也无法及时反应派兵平定,秦朝灭亡。”
“刘邦吸取两者的教训,提出郡国并行制。”
“既有汉天子直接掌控的郡县,又有各地藩王坐镇控制边远,而后以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如此,才有后来的光武中兴,四百年强汉天下!”
安王朱楹暗中给了个不屑一顾的眼神。
就看不惯他小人得志的模样。
“好啊,楧儿说得好!”
朱元璋从门外走入,夫子和所有皇子齐齐下跪。
无论朱楹朱楧在外人面前多么跋扈,在朱元璋面前统统都是孙子。
“父皇!”
“都起来吧。你这夫子,咱觉得怎么比李善长水平还高呢!”
夫子急忙跪地,“不敢,臣的水平怎能和李善长相比!”
“客气啥啊。刚刚楧儿说得好,所有人都要以楧儿为榜样!日后和棣儿一样保境安民,给咱分忧!”
“谨遵父皇圣旨。”
“哟哟,一个个都长这么大了?楧儿,你和咱来。”
朱楧走在朱元璋身侧,看到老爷子高兴后急忙说道:“父皇,孩儿有些请求。”
“说来听听。”
“之前大侄儿所说关于宝钞之事,孩儿觉得纯属耸人听闻。孩儿不是马上就要就藩了么?”
“父皇能不能多赐一些钱钞,孩儿去了肃州也能够生活的...”
最后的话并没有说出来,朱楧和朱元璋相视一笑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有意思!”
谁知朱元璋所有笑容骤然消失,冷声问道:“这话谁教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