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朱允炆和傅友德!(1 / 2)

朱元璋说的非常有道理,万历皇帝便是言行不一的代表。

他不想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又不如嘉靖固执,没有胆量和群臣撕破脸皮,故而在申时行等人的逼迫下,不得不承诺一年之内立常洛为太子。

可却有一个要求,一年之内群臣不得再说立储的任何事情。

十一个月之后,礼部主事言及当初立储时间已到,上奏询问应该用什么礼仪!

可万历皇帝却已违反圣旨一年约定为由再次拖延立储,结果威信大失,群臣再也不相信他的话,国本之争越闹越大。

申时行,王锡爵在内三个大学士接连辞职!

妖书案,挺击案越闹越大,谁都来掺和一下。

最后他只能无奈的躲在皇宫中,和群臣做冷漠的对抗!

作为皇帝,他是权威的代表,可却只能如同鹌鹑一样冷漠对抗群臣!

这便是他的言行不一导致信用大减,早已无法控制群臣的表现!

明实亡,亡与万历也。

朱允炆无法预见这些,故而听得云里雾里,“孙儿知错了。”

“记住一句话,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孙儿受教!”

朱元璋点点头,将一封奏折递给宋和,“发给通政司,快马送到四川去。”

“遵旨!”

宋和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写着无数朱字,“皇上,您这!”

朱批比内容还多呢!

朱允炆惊呆了:“皇爷爷朱批便写了千字之多?”

“四川都指挥使上奏,希望将犯法关押之人充军押送军粮,咱要告诫的事情太多了。”

“咱也学学熥儿,尽可能写的详细些,以免下面那些人曲解你的意思,玩阳奉阴违的把戏!”

“对了,这儿还有一封奏折,你看了估计会很高兴!”

朱允炆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喜笑颜开,“黄先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了?”

“奏折上写着率领一个千户突击战场,英勇杀敌,斩首数人,敌军溃退,还算不错!”

“咱以为黄子澄连战马都未必会骑呢!”

朱允炆夸赞说道:“皇爷爷,孙儿当初便是看出黄先生有军事才能,故而才推荐他去的。”

“好!现在你说什么都对。”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他,这孩子并没有发现奏折是驸马都尉梅殷写的,而不是主管军事的王弼!

这就说明黄子澄是跟随梅殷打了一场。

王弼老实憨厚,梅殷则善于专营。

这封奏报是真是假...

心性还是太差了一些!

朱元璋面色没有丝毫变化,依旧如同和蔼的老爷爷:“今儿进宫找咱干嘛?”

“皇爷爷,我想要在文渊阁中拿一些书!”

“文渊阁?”朱元璋不假思索说道:“宋和,去文渊阁传旨,所有书籍对皇孙朱允炆开放。”

“翰林院配合!”

“多谢皇爷爷!”

朱允炆心中还有些失望,他也想拿到如朕亲临的金牌,可最后没能如愿。

算了,先用地理志将朱允熥挫败,一切就都有了!

一天之后,被贬到银行的老师敲响公房大门,里面传来杨士奇的声音:“进来吧!”

“微臣参见司务大人。”

“大人所说之事微臣细致的考虑了一番,提出几个看法。”

他刚要说却被杨士奇伸手打断,“等我处理完这件事带你去三殿下府上,他要见你!”

三殿下?老师心中忐忑,越深入银行才会越了解在这个机构的可怕!

若是成长起来,他的权利绝不会比户部小!

户部管的是大致方针,而银行不同,涉及百姓的方方面面他都有资格参与!

举个例子,户部绝不会亲自下去收税,但银行就可以!

“将公文交给户部,答曰:户部侍郎要求将银行利润提前划归,银行思忖再三,决定不可。”

“尚书大人早已明确规定,若无尚书大人手令,不可随意权变!”

“走吧!”

老师艳羡的看着杨士奇,再想他什么时候才能这样潇洒呢?

来到朱允熥府,轻轻叩门,“暗号!”

“草原!”

“凌烟!”

暗号?进门还需要暗号?

草原?凌烟?

说的是凌烟阁么?三殿下要在草原上建功立业?

他心思一动便想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