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误会 误会(1 / 2)

提供的《科举之福运炮灰》66.误会误会

廖知府忙问:“猫在哪里?人在哪里?”

“带进来。”柳铁摆了摆手。

一只笼子被提了进来,柳铁亲自打开蒙着的黑布,里面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白猫。

廖知府凑近了看,但属实瞧不出异样来:“你怎么知道是这只?”

柳铁解释道:“这猫鬼鬼祟祟,屡次在府衙出没,今日是在书房附近被逮住的。”

“喵”

白猫无辜的叫了一声,见外面的两脚兽没上供,很是不耐烦的抓挠铁笼子。

“大人您瞧,此猫还试着开锁。”柳铁振振有词。

廖知府叹了口气:“就算是在书房里被逮住的,也不能证明就是当晚那一只。”

毕竟猫这东西,但凡长着白毛的都差不多,分不出区别来。

“大人,属下还是觉得这猫十分可疑,不如试探着放着,若真的是它,咱们顺藤摸瓜,便能找到背后之人。”

廖知府摆了摆手:“你想折腾就去折腾吧。”

心底却觉得能训练猫来送信的人,不会这般疏忽大意。

倒是顾佳年也养了一只猫,虽是橘猫,身上却也有白毛。

廖知府脑中闪过几个念头,随即自己摇了摇头。

顾佳年那只橘猫太肥了,走路都能得到,吃起来没个够,一看就不灵活。

不过话说回来,每次遇到顾佳年,他总能逢凶化吉。

那小子命中带福,看来是旺他的,廖知府心底这么想。

希望那孩子机灵一些,也不枉他一番好意提醒。

今日他说得直白,谢家确实是一艘大船,可寻常人上去了,再想要下来就难了。

尤其是这艘大船的敌人多,还被圣上忌惮,廖大人这次虽与谢家达成一致,却不希望顾佳年上贼船。

另一头。

谢宜年眉头紧拧,死死的盯着路道远:“你不是说顾佳年与廖知府不熟,今日瞧着,他们可不是一般关系。”

路道远也有些迷糊:“我,我打听出来是不熟啊。”

“之前府试那一回,顾佳年也是案首,知府大人并未对他另眼相看。”

谢宜年叹了口气:“廖知府若有心隐瞒,你自然打听不到。”

“若不是我们今日突然上门,也不会发现廖大人与一位秀才私底下来往。”

路道远奇怪道:“表哥,知府大人赏识佳年,与你想招揽他也并无冲突吧?”

谢宜年瞥了他一眼:“若是廖大人的人,谢家就不好再接触了。”

毕竟廖知府那么看重顾佳年,还特意去看他,指不定是当做心腹在培养。

谢家与廖知府刚刚达成合作,没必要因为一个顾佳年反倒是把人得罪了。

路道远犹犹豫豫的问了句:“那我还能找他玩儿吗,表哥,我与佳年真的投缘。”

谢宜年淡淡道:“你们年纪相仿,私下往来倒也无妨。”

路道远一听,立刻又高兴起来。

“那就好,我还以为往后就不能找他玩儿了。”

谢宜年心底叹气,倒是忍不住有些羡慕这位表弟的天真浪漫。

……

临川县县衙。

顾延年待了两年,如今已经混成了衙役里面的小头头。

秋收之后,正是县衙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得下乡收公粮,这是一年之中最为紧要的活儿。

办好了,县太爷自然有奖赏。

办差了,上上下下都要吃挂落。

顾延年压着一车车的粮食回到县衙,拎着水桶就开始灌水。

“顾老大,今日可还顺利?”典吏笑盈盈的问。

顾延年朗声道:“今年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好过,我们的差事也好办。”

最怕的是粮食歉收,到时候百姓们饿肚子,他们也是里外不是人。

典吏笑道:“那就好。顾老大亲自出马,向来都是顺利的。”

临了又说起一个消息:“顾老大,你弟弟是不是去参加院试了。”

“是啊,走了快一个月了,我也挂着心呢。”

顾延年恨不得跟着去,可谁让他现在得当差,秋天最忙,走不开。

“顾童生才八岁,真是年轻才俊,知县大人都夸过好多次。”

典礼夸了两句,又说:“可巧了,方才老夫瞧见府城的官差来了,想必是送秀才名单过来了。”

秀才与童生不同,拥有免税免徭役的资格,所以每年院试结束,府城都会将名单下发到各个县镇,以免有人冒名顶替,亦或者胆大蒙骗。

显然典吏看见之后,便想着来顾延年这边卖个好。

顾延年一听,忙道:“真的,叔,多谢提醒,改日再请你喝酒。”

说完便匆匆忙忙的往衙门里头跑。

他不敢直接闯入知县大人的屋子,只在外头等得抓耳挠腮。

好一会儿,才见里头出来个官差,跟着小厮去休息了。

“大哥,您是来送秀才名单的吧,上头可有顾佳年的名字?”

官差瞧了他一眼:“你是什么人?”

大约见他穿着衙役的衣裳,说话倒是也和气。

“小的顾延年,是顾佳年的亲大哥。”顾延年忙道。

官差听了倒是有些诧异,上下一番打量,才拱手道:“那就恭喜了,顾秀才正是此次案首。”

“真的,我弟弟还是案首?”

顾延年忍不住高兴的叫起来。

“外头是何人?”孙知县的声音传出来。

顾延年忙掩住喜色:“是小人办差回来。”

孙知县一看是他,倒是露出几分笑意:“回来的正好,青城府刚来的公文,你弟弟不负众望,连中三元,是此次的院案首。”

顾延年从他这边得到准信,心底更是高兴:“是大人教化有功,若不是大人当年的资助,我弟弟只怕还在家里头种地呢。”

孙知县一听这话果然更加高兴,他在临川县多年,此地文风一直不兴,远不如隔壁清源县。

可如今却出了一个小三元,很给他长面子。

顾佳年又与他有几分渊源,孙知县一高兴,便道:“算算日子,他们也该回来了,听说你好日子将近,本官索性放你七日长假,回家好好陪陪他们。”

“多谢大人!”顾延年喜滋滋的离开了。

顾延年走路生风,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

“顾老大,看来你弟弟高中了?”典吏瞧他脸色,连忙道喜。

顾延年哈哈一笑:“借你吉言,我弟弟又是案首,拿下了小三元。”

典吏也很惊讶:“竟是小三元,这可是大喜事儿。”

“等他回来,到时候再请大家吃席喝酒。”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举之福运炮灰》66.误会误会

他现在急着回家报信呢。

瞧着顾延年离开,有人惊讶道:“顾衙役五大三粗的,一看就是个不通文墨的,家里竟然有个读书人弟弟?”

“你是新来的不知道,他弟弟可不得了,五岁那年被县太爷看中,六岁就中了童生,今年才将将八岁,却已经是秀才了。”

“那可真是了不得。”

家里头牛车被开走了,顾延年也不用车,光靠着两条腿一口气跑回家。

“娘,二妹,程伯,你们快出来。”

蒋氏正做饭呢,瞧他这幅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忙问:“这是怎么了,先坐下来歇口气。”

顾延年顺了口气,喊道:“宝儿中了,小三元!”

“从今往后,咱家就是书香门第了!”

蒋氏惊叫一声:“真的,人还没回来你咋知道的?”

“爹和宝儿还没回来,可青城府的官差已经送信过来了,孙大人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蒋氏一阵阿弥陀佛:“佛主保佑,我得给菩萨上一炷香去。”

程老头倒是问:“小三元,这么说宝儿又是案首。”

“可不是,咱家宝儿一出马,每次都是第一名。”顾延年笑起来。

顾喜年也跟着笑:“那可真是大好事儿,也不知道他们啥时候能到家。”

“算着时间也就这几天了。”

说着,顾延年又想起一件事:“我去赵家一趟,让晴晴也高兴高兴。”

等蒋氏烧了香回来,一看儿子人没了。

“你大哥呢,怎么又不见人影了?”

顾喜年笑道:“给晴晴姐报信去了。”

蒋氏哭笑不得,摇头道:“没开窍的时候气死人,开了窍就知道惦记媳妇,以后怕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顾喜年笑嘻嘻的说:“娘,反正你还有一个儿子。”

蒋氏听了自己也跟着笑:“得亏还有一个,老大这算是白养了。”

顾家父子回到临川县,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情,他们坐牛车走得慢,比官差晚了不少。

“总算到了。”顾老爹看到熟悉的路口,松了口气。

顾佳年也笑着说:“咱们赶紧回家。”

哪知道车子刚进村子就被人拦了下来。

“老顾,你们回来了。”

“秀才公回来喽!”

“老顾,你家儿子考中秀才了?”

“不只是秀才,是什么小三元,比秀才还厉害!”

“可得让我们沾沾喜气。”

有那不讲究的,伸手就要摸顾佳年的头发。

“让开让开让开,别堵着我弟弟。”

幸亏顾延年听见消息,冲进来救下了弟弟。

“大家伙儿先让一让,让我家宝儿先回家歇口气,喝口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