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1 / 2)

明末的格里芬指挥官 6698 字 11个月前

齐柱子请了假,作为一个十年老人,齐柱子在码头上还是很能说得上话的,加上两个学徒也能胜任这份活,所以他的假很快就被批了,他匆匆赶回家,无视了老妻诧异的眼神,冲进书房里,将藏在书架背后暗阁里的一本账册拿了出来。

接下来的事,就是将这本账册里的内容,全部散播出去了。

院子里的狗莫名叫了起来,门外传来老妻的惊叫,齐柱子心中有些烦躁,自己在思考如此重要的大事的时候,怎么能这么喧闹,他明明告诉过家里人自己在书房的时候所有人不得喧哗的!

齐柱子气急打开大门,想呵斥一番,却未曾想,大门一开,门外,站着三个陌生的身影。

“锦衣卫办事,我等怀疑你与朝廷钦犯温仁一案有关,跟我们走一趟吧”

京城

昨日又下了一场大雪,白雪皑皑,将大地都染成了一片白色,红色的宫墙与白色的大雪,构成一幅别样的图画。

屋内烧着几个火盆,将整个屋子变得暖烘烘的,角落里飘出淡淡焚香,一只手指拈起一粒棋子,缓缓落在棋盘。

“我听说,那盐商,好像出事了?”

“嗯,押送的路上,半路被人截杀,官差被人打晕,没有大碍,那温仁被火铳穿头,一击毙命。

持白子的棋手一边看着棋盘思索,一边回复黑子棋手的话。

“知道是谁干的吗?”

“尚不清楚,听那些官差所说,那天拦住他们的人,只有三个”

白子缓缓落子。

“可有其他线索?”

“没了,脚印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现场并未找到火铳弹丸,连火药都没搜到,那伙人,很谨慎”

“嗯....火铳可不是什么随处可见的物件,想拿出来不容易,如此心急,想必不是我们的人,那就只能是对手了”

“可大人,谁会做这种事呢?”

“呵呵,那可就多了,利欲迷人眼呐,这么大的生意,不知道还好,若是知道了,谁人不想掺上一脚?之前那盐商被抓的消息传到京城,为了压下来,可是花了不少力气,做多错多,自然被那些人抓住了些许蛛丝马迹。”

黑子再次落下。

“那...那大人,之后该怎么办?”

“呵呵呵,不必担心,早在下凋令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那盐商手里捏着东西想要鱼死网破,也要看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对手,不动他,不过是让他安心办事的手段罢了,若是真以为靠着那东西便可拿捏我们,可就想错了。”

温仁的鱼死网破计划,几乎尚未开始执行,就已经被破坏了,早在那一纸调令下发的时候,一道密令便已经传向各大锦衣卫卫所,温仁在漕运两岸埋下的暗子以极快的速度被连根拔起,齐柱子,因为地处江南,反而是相对比较滞后的那一批了。

“大人果然神机妙算,卑职佩服”

“你也别给我戴高帽,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家没了钱挣,都很不开心,想想办法,把这条路子给重新连上去”

“是”

“这次,可别找这种不听话的狗了”

“是”

“话说,那个王家的小子,你怎么看?”

话题突然一转,让白子棋手有些措手不及,他缓缓思索片刻,开口说道

“一腔血勇,书生意气,阅历不深,能力尚可,但定力稍逊,若是放任,可能对我们的计划造成危害”

像这样的愣头青,还是尽快除掉的好。

“哈哈哈哈,年轻人嘛,有冲劲,是好事,此事,也怪不得他,这样吧,你安排一下,就说,我要请王大人,家中小酌一番,都是同窗,有什么事,不能说开呢?”

“是,卑职遵命”

第一卷 : 第110章一百零七章:炉灶

“我要的东西打好了吗?”

姜寒在铁匠工作区,询问着这些匠人们。

“已经好了东家,还请您过目”

匠人们很快就引导姜寒来到自己做出的成品附近,这些匠人都是姜寒在城中发布招工板招来的,这年头,找活不容易,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更是可遇不可求更何况在姜寒手下工作,福利待遇那更是一等一的好。

姜寒:都是同行衬托。

召集了这些匠人之后,姜寒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打出一个铁炉,和一个小模具来。

图纸这玩意简单无比,只需要在一些细节上面和人形确认一下,就能搞出来,姜寒从小在奶奶家长大,这种小蜂窝煤炉也是摆弄过许多次了,对他的结构早已烂熟于心,拿来指导个普通铁匠更是手拿把抓。

一个合格的炉子,是由耐火管,绝热层,顶盖,风道,风门,风门盖,,和外壳组成,用铁皮制成外壳,里面再做一层,用黄泥糊起来晾干,就算是绝热层了,条件简陋,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再去找耐火材料,不过像这种黄泥糊炉子的方法,姜寒家中以前感觉好像还挺普遍的,也就是近些年才开始用材料替代,这门手艺也渐渐消失了,炉子下方开个风门,风道内上面固定一个炉排,加个出烟的烟口,这就算是成了。

这样的一个炉子,配上蜂窝煤,能够非常稳定持续的给室内提供热量,而且还安全干净,燃烧产生的烟尘与一氧化碳毒气全都被烟囱排走了,这样人们就能安心的将屋门关闭,在盖一层厚厚的门帘,将热量牢牢锁在屋子里,让整个屋内都暖洋洋的,不必再寒风里围着火炉冻得哆哆嗦嗦,像是煎锅上的鱼一样不断翻身。

“东家,您看,我们根据东家您给出来的图纸,做了好几种不同的样式,交给东家您来选择,不得不说,东家实在是学究天人,这样的火炉,实在是,实在是......”

铁匠们想要找个什么词来夸,但是没有文化的害处展现的淋漓尽致,话到嘴边了愣是说不出个形容词来。

“哈哈哈,不必不必,你们能把东西做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嘉奖了,我不过是出了个想法,真的动手还是得你们来。”

姜寒摆了摆手,定睛看向了铁匠们打出来的煤炉。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匠人们相当有匠心,由于这是新东家的第一个任务,这么好的待遇,之前因为铁匠工作间没有盖好一直没办法开工,白拿工资一直心里有愧,眼下好不容易能干活,可以说个个铆足了劲,一定要把活干的漂漂亮亮,才能不辜负东家这番优待。

朴实的人们心中抱着的还是,有恩必偿,干活需要努力勤奋才能报答主家的想法,不像后世,能摆则摆,拿了钱满脑子钻营如何偷懒。

在一众铁匠们的用心之下,打出来的炉子可谓实用性与美观齐聚,外壁上带着浮雕花纹,炉边上更是用各种纹饰点缀,端的美观非常。

“好,很好,非常好!”

姜寒点了点头:“各位手艺果然非凡,这个炉子我很满意,美观程度上应该是没问题了,不知实用性如何?”

“东家请看”

铁匠们早有准备,为了能够给东家完美展示他们的成果,这些匠人们也是相当的拼,他们早就打造好了一个炉子,糊上黄泥,晾晒了两天,将黄泥完全晒干,现在,里头正放着几块煤块,在里面烧的通红。

“这烧了多久了?”

“回东家,我等已经连续烧了一天,中间间断停火测试,未见变形裂口,经我等一致判断,可堪大用”

“好!”

哎呀,姜寒这个乐啊,这么久了,终于是在这大过年之前,把这煤炉给整出来了,再也不用在屋子里一边烤火一边被穿堂风吹的跟三孙子一样,进了家门只想钻炕上窝着什么都不想干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