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1 / 2)

明末的格里芬指挥官 7024 字 11个月前

说到底,双方的生存环境差异实在是太大了,辽东地区可以说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鬼都快种不出来了,但大名还有江南和整片南方作为粮食产地做后备,此消彼长之下,一旦被大明缓过劲来,就靠着坚城死守,他们是要被活活拖死的。

哪怕是在历史上也是,清军被辽东三座雄关卡的死死地无法寸进,在之后李自成拿下北京,吴三桂投降清军才得以正儿八经的正式入关。

所以皇太极很急,必须得让大明持续性的乱下去,他们才有机会。

内阁首辅薛国观大声道:“陛下,杨嗣昌媾和奴贼,罪不可恕,臣请杀之!”

薛国观一直与杨嗣昌不对付,现在可让他逮到机会了,这我不整死你,都对不起你这波给的机会。

崇祯也知道二人之间的争斗,自然不会顺着薛国观的意思来,他面露愠色道:“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说说如何应对建奴吧!”

此言一出,殿内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几位重臣都不约而同的偷偷瞄向崇祯。

“怎么都哑巴了?说话啊!”

崇祯一拍桌子,怒喝一声,大臣们被吓得一个哆嗦,终于有人上前说道:“启禀君父,如今....如今我等手中只有总督洪承畴的兵马尚可调用,当务之急,是赶紧派他进京勤王才是.....”

“可,洪爱卿刚刚南下剿匪,此刻又叫回来....”

崇祯有些犹豫。

“陛下,匪患只是疥癣之疾,建奴才是我大明心头大患,如今北直隶已经支持不起建奴再次肆虐了陛下!”

薛国观立刻道:“臣请陛下召洪承畴入京,并下令天下兵马入卫勤王,共击奴贼!”

内阁大臣孔贞运道:“臣附议!”

刑部尚书冯英也道:“臣附议!”

“臣附议!”几位重臣皆道,表示支持薛国观。

崇祯看了一眼薛国观,看对方神色坚定,又看了看杨嗣昌,对方刚刚办砸了事,此刻正在缩着头装乌龟,肯定是指望不上了,道:“宣旨,召蓟辽总督洪承畴,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姜襄,山西总兵虎大威,山东总兵刘泽清......诸镇兵马入卫京师,赐洪承畴尚方宝剑,令他星夜来京,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

自从卢象升被围剿致死之后,大明上下靠的住的武将只剩下洪承畴一人,而卢象升虽死,但他多年在宣大当总督,将此地经营的非常不错。

在他的努力下,被清军糟蹋的一塌糊涂的宣大形势渐渐好转,崇祯为此发布指示,要九边各地都学习宣府、大同,向卢象升学习。

此次入关,清军知道宣大不像以前那么好啃了,于是改道密云的墙子岭和青山口入关。

六月四日,多尔衮率左翼大军于青山关毁边墙而入,清军两路大军在京师郊区的通州会师,横扫京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并屯兵于牛栏山,修建石墙城寨,北直隶人人惊恐万分。

看着手中的圣旨,洪承畴人都麻了,这皇帝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啊?

第一卷 : 第293章第二百八十六章:起名字好麻烦就这样吧

“让我看看,这个是贺锦,这个是刘西尧....”

一片废墟上,稻草人站在尸堆里正在分辨着几具尸体的身份,经过长途追击和多方轰炸,身边只剩下几千人的流寇首领,最终没能逃掉覆灭的命运,只能说,他们走的很不安详。

“不对,怎么少了一个,马守应呢?”

稻草人起身环视四周,开始搜索自己KDA大业的最后一块拼图,没过多久,她找到了。。。。一块拼图。

很不巧,这位马回回的运气有点差,在逃跑的时候,选择了人数相对较少的SOP所在的区域。

“....阿巴阿巴阿巴阿巴,真不错呢”

Sop正抓着马回回的脑壳在玩。

“算了,也没必要全部汇报,指挥官?听得到吗?”

“啊啊啊,听得到听得到”

那边传来了姜寒有点匆忙的声音,他现在很忙,因为各方面的人形进度都有些太快了,导致原本的宿舍建设计划进度有点跟不上了,好在目前几个核心区域已经都挖好了,就等姜寒进行安置和装配就行了,所以这两天他正在加班加点地弄宿舍的事。

“.....怎么听起来怪怪的,是这样的,指挥官我是来向您汇报任务进度的”

“啊,任务进度啊,哈....哈...你口头报告就行了,千万别再让我验证脑瓜子了,我真的会谢,你又砍了谁啊?”

“指挥官你还好吗,你这会在喘粗气啊?”

“啊....我今天突然想要运动一下,就跑步来着,对,跑步....”

“我听到你那边好像有音乐声?”

“啊....那个”

姜寒连忙将正在调试的音响关掉:“那个是我觉得只跑步有些单调,所以打算听着歌边听边跑,对”

“......你,在屋子里跑步?”

“啊对,你看,这么大的太阳,出去的话,晒都晒死了,所以我在屋子里跑,这样又能锻炼身体,又不会被太阳晒,是不是很天才?”

“........有一说一,挺蠢的”

稻草人的情商这一块,始终都拿捏的很死,发挥一直都很稳定。

“啊哈哈哈哈哈,我猜到你会这么说了,其实我也觉得挺蠢的,那什么,你这次是进度到哪了?”

姜寒连忙转移话题,他这快编不下去了。

“目前,革左五营马守应,贺锦,刘西尧三人已经全部被剿灭,加上之前的蔺养成和贺一龙,革左五营全体已经覆灭,目前只剩下一些战后收尾工作,这次任务就可以结束了”

“啥玩楞?”

姜寒愣了一下,你这任务进度是不是太快了,之前还2/5呢,怎么一扭头三个一起完成了?你就不能一个一个来嘛?我这装了个修的功夫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指挥官你提到的那些明朝官军们帮了不少忙,他们付出了一定代价帮我大幅度的削减了这些流寇的数量,最终让我能够相对快速地完成这次的目标内容”

曹变蛟:“干!我成打工的了!”

“...原来是这样啊”

姜寒默默为尚不知道是谁的明军官兵默哀一手,如今的冷兵器战斗死伤率可是相当夸张的,基本一场打下来,伤亡数字就小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让人吧主要功劳的匪首给悄悄偷了,说真的,设身处地的想想,姜寒都替那些明军官兵感到血压上升。

不过,这也不管自己什么事捏~

此刻的曹变蛟,对于自己苦苦追寻了近半月的匪首被人捷足先登这件事情尚不知情,不过就算他知道了也没有心思去管了,现在他正在为了洪承畴的全心命令而惊诧不已。

“北上勤王?在这个节骨眼上?可,咱们剿匪之业才刚刚卓有成效,眼看就要将匪首伏诛了,这个时候去勤王,岂不是白白给流寇发展的机会吗?这样下去,这流寇几时能剿灭?而且,大军刚刚南下,又要再次北上?”

这大军行动又不是什么全家秋游,说走就走的,而且在这个年月,水中有巨鳄,山间有猛兽,环境恶劣,路况艰难,出远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艰难地旅途,所以古代诗人们对于送别友人总是情感惆怅,因为这一走,对方是真的有可能嘎在半路的。

游子外出尚且如此,大军开拔,考虑的事情又要增多,这么多人人吃马嚼如何安置,刚刚南下又要北上,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要怎么做?如何才能让其不影响士气?如何管理士兵,让尽量少侵扰民众,这都是主将要思考的大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