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节(2 / 2)

明末的格里芬指挥官 6871 字 11个月前

其实他这副模样也没法议事,只是隔两天就召见一次大臣们,让人知道他还活着,让大家都别折腾,老老实实回盛京。

洪承畴依依不舍走出御帐,在营门前来回踱步,分析着大清内部的形势。

这时,营门口来了一个腰悬佩剑的清将,他阔步走来,冲着守营人道:“我要见王爷!”

说话之人是阿尔津,是皇太极的心腹大将,掌管满洲镶蓝旗。

正当守营的甲士准备放行之时,洪承畴忽然道:“王爷身体不适,休息了。”

阿尔津正眼也不瞧洪承畴,冷笑一声道:“我见王爷,还需要经过你同意吗?”

洪承畴守在帐外,淡淡道:“本官是内院大学士,兵部尚书,皇上亲口下旨佐理机务,任何人不得掣肘,你想抗旨吗?”

阿尔津右手搭在佩剑上,冷声道:“我偏要是进去呢!”

“那你试试?”

洪承畴轻轻一笑,一挥手,御营旁立时闪出两队扛着火铳的汉军旗丁,为首将领正是他的老部下,左光先。

多尔衮驴车漂移逮虾户时,皇太极的巴牙喇营被团灭,连护卫御营的巴牙喇纛章京巴哈纳都挂掉了,及时救驾的洪承畴自然成了多尔衮信任之人,哪怕现在逐步掌权,多尔衮也对洪承畴颇为器重。

面对一排黑洞洞的枪口,阿尔津哼了一声,盯着洪承道:“姓洪的,你给爷等着,等爷见到王爷,就看你的造化了!”

说完,他倒也爽快,转身而去。

洪承畴盯着他的背后,眼中冷光直冒。

当初洪承畴去西平堡征集粮草,顺道把庄妃安排在后方,一路上没少和庄妃眉来眼去,做些不可说的事情,随行的阿尔津意外发现了这个情况。

他本想上报皇太极,只是一回来就遇到主子没了,唯一能主事的王爷还驴车漂移受了重伤,一直没机会单独汇报。

毕竟这种事,要是当众汇报,主子的脸面往哪搁?人都没了,还被扣个绿帽子,那也太难受了!

阿尔津走后,左光先把洪承畴拉到一边,焦急道:“洪公,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洪承畴淡然道:“不要慌,稳住。”

左光先压低了声音道:“发生这么大事情,我怎么稳住啊?洪公你糊涂啊,庄妃你也敢碰?”

洪承畴摆手道:“你不懂”

“懂什么”左光先有些不解。

洪承畴微闭着双眼:“你知道喜欢别人老婆有多难受吗?她现在成了寡妇,反而是我的最好机会!”

“......”

第二日,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铺洒在地平线上,九连城外呼喝震天,城内清军一片慌乱。

就听蹄声震耳欲聋,一大股大炎龙骑在城外来回狂奔,扬起漫天尘土。

听到城外的大炎军的呼喝声,城中清军御营中一片混乱,这些天以来,清军早就被大炎军队打破了胆,那些精锐部队早早就被橄榄了,现在能活下来的,不是一些个娃娃兵,就是后来刚刚征兵上来,还没怎么训练过得新军,能打的军队别说十不存一了,二十都不存一!

多尔衮着急上火,加上重伤未愈,连连咳血,他立即对洪承畴道:“大学士,事不宜迟,快去准备马上准备銮架车仗,马上渡江回盛京!”对他而言,现在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先活着回去,主持大局!

洪承畴道:“臣已经安排妥当了,只是......”

多尔衮皱眉道:“只是什么?不必遮遮掩掩,有话就说!”

洪承畴道:“若是所有人都撤了,那大炎军必然追杀而来,臣的意思是留下一部人马断后......”

多尔衮点点头,道:“说的有理,金自点,带着你那两旗朝鲜兵,去断后!”

金自点吓了一哆嗦,抬头看着多尔衮,一脸的不情愿,跑了一路眼瞅着要到家门口了,结果来这么一出?我天都亮了,结果一模炕湿了。

此时的金自点外惧内怒,若不是当初自己里应外合干掉了朝鲜国王,你这王爷能轻易拿下朝鲜吗?现在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

洪承畴看了金自点一眼,对多尔衮道:“皇上,臣觉得那两旗高丽旗丁畏战居多,不堪大用,面对大炎的骑兵,只怕他们会不战而溃,甚至情急之下会冲击浮桥,造成混乱。”

金自点能做到朝鲜的权相,政治觉悟自然不弱,洪承畴表面看似瞧不起朝鲜兵,实则是想帮他,为自己争取盟友,毕竟,他可是想娶先皇老婆的男人。

先皇的老婆,你新皇总不能直接接盘吧?那只要我立下大功,位高权重,稍加暗示,岂不是就能让多尔衮赐婚与我?

金自点心中松了口气,暗暗冲洪承畴感激的点了点头,以示友好。

多尔衮重重咳嗽了几声,觉得也有道理,这帮高丽兵太菜了,万一不知好歹冲击銮驾,把自己整掉江里当王八怎么办?自己好不容易才操作好,现在一定要稳!

“吴三桂呢?他们在哪?”

洪承畴这么有才,不能把他卖掉,他手下的洪兵自然也不能留下断后,多尔衮也舍不得留下仅存的老八旗,只得将目光转移到吴三桂的关宁军身上。

洪承畴道:“听说吴三桂跑往赫图阿拉了.....”

“这狗东西这么能跑?!”多尔衮恨声道。

洪承畴心中对吴三桂的重视再度拔高一层,他看似蠢,实则比谁都精,带着关宁军往赫图阿拉跑,既能保存实力,日后也有理由为自己辩解。

正当多尔衮纠结之时,洪承畴轻声提议道:“皇上,固山额真阿尔津手中还有一支战力强劲的老八旗,不如让他们留下盾后吧......”

“镶蓝旗......”

多尔衮迟疑了,有些不舍,阿尔津手中的满洲镶蓝旗,可是一支相当有战力的满洲兵,虽然他对皇太极忠心耿耿,但只要自己操作得当,未必不能争取过来,若是再折了,大清损失就大了。

洪承畴知道,自己想在大清获得高官实权,必须借助力量,而且还要除掉那些握有实权的满人,不然即便自己再优秀,也终究是满人的一条狗......

论起朝堂内斗,洪承畴怕是能甩在座的满洲大爷们十八条街,他早在山海关大战后就对满清皇室的智商产生了新的认知,都是一帮小唐人,也是从那时他便开始布局。

锦州大战前,洪承畴提议让满洲兵近战硬憾,就是为了大规模的消耗八旗满洲的实力,同时也消耗大炎军的精锐,只不过人生总有意外,满洲八旗的消耗了,这大炎军好像消的不是很耗.....

城外明军的喊杀声越来越急,多尔衮惊的连连咳嗽,匆忙道:“就让阿尔津领镶红旗盾后,御营速速渡江.....”

老八旗固然重要,但现在自己要是现在不跑,还有将来吗?

洪承畴扶着他道:“王爷,现在就动身,您的身体能行吗?”

多尔衮摆了摆手,道:“孤并无大碍,就这么定了,洪大学士,你立刻去安排。”

在一群二鞑子的掩护下,多尔衮简易的銮驾出了九连城,赶赴鸭绿江。

九连城一下子空了许多,大街小巷上已没了做生意的百姓,只余下一些清兵的身影,很多人已经察觉到战争即将在这里爆发。

阿尔津在城中一家最豪华的酒楼中狂喝滥饮,他对皇太极非常的失望,被人带了绿帽子还听之任之,可笑至极!自己还被安排断后,想想都知道是那个狗黄毛的主意!麻麻地!牛头人!你该死啊!

本着奴才的忠诚,阿尔津只得奉命行事,希望能吃饱了战死沙场。

镶蓝旗的几个甲喇章京也在找地方狂饮猛灌,一醉方休,谁都知道一座小小的九连城,根本无法挡得住大炎的进攻,谁都无心整军备战,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被不知道哪来的东西炸上天,只想临死之前尽情享乐。

九连城中无人拘束的镶蓝旗满洲兵,开始肆无忌惮的闯入城中大小店铺随意抢掠打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