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先感慨,也是个好演员,表情比谁都真。
感慨过后,重点就是那个‘但’字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不能因为太后娘娘悲运凄苦,而罔顾律法道义吧。如果人人如此,那缘于娘娘所为而家破人亡的臣子,身受兵祸影响的百姓们......他们的苦楚又向谁人凭说?他们受到的伤害,又由谁人弥补?!”
最后这几问,简清声音渐渐拔高。
她占据天理民心,几句话下来将众人从笙笙的魅惑中唤醒,被暂时蒙蔽的心念纷纷清明起来。
第一七五章 妖后的末路
简侯说得有理啊。
可不是?
你夏太后身世凄苦,命运多舛......但你做下的事害得咱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更有许多家庭因你家破人亡。
这笔账,又该算到谁的头上?
因此。
夏漓虽然被幽凤力证其清白,依旧是人而非邪祟,却仍旧被简清抓住漏洞,携民意而逼迫之。
——尼玛的简清!
这一刻,笙笙就很气了。
眼看着都快萌混过关,被那女人一番义正辞严的说道又给硬生生踢回道德深渊。
之前郦柔做的那些残忍恶毒之事......唆使秦王滥杀无辜、残害忠良、懒政荒废国务等等便算啦。她最大的恶行其实不在于此,而在于......
——行炮烙虿盆之刑,立舞雩台劳民伤财!
前者可谓开辟了背离人道的残忍刑罚,可谓为祸后世。
后者令天下乱象渐生。
老百姓吃不好穿不暖,日子越过越苦,退无可退忍无可忍自然生出反心。只要有一部分人反了,兵乱一出,秩序崩塌。
必定会影响一整片地域其他百姓的正常生活。
简清讲完大道理后又落井下石,细数笙笙入宫后十六年的罪状,一条一条款款陈述,别说是想为笙笙反驳的秦英了。
就连幽凤也不知道如何帮忙,她凝着着娥眉,盯着简清心里对这女子十分不喜。
“......固然种下累累恶果,但诚如太后娘娘所述,此行此为非她意愿。”
节奏大师简清,带了一波笙笙的节奏,让三军将士感同身受心中愤懑生出后。
突得话锋一转,又为笙笙说起好话来。
大抵就是笙笙刚刚自己说的那样,她一个柔弱女子遇到这种事其实也很无辜。所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假,但法理之外无非人情......
太后娘娘并非罪无可恕之辈。
故。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今日种种,乃秦王耽于美色而误国,此美色即为太后娘娘矣......”
简清又说。
天下乱象,既然因夏后以韶华侍奉君王而起,使百姓深受兵乱重税的荼毒。所以,伤害了天下人就该补偿天下人。
“......吾曾阅览古史,秦十三祖宠幸美妃令朝纲混乱。之后改过自新,将那名妃子发配西域琴馆......常言道以史为鉴,古人如此今人何不效仿先贤?”
琴馆。
乃秦二祖所建,为翠冷王朝宫廷礼乐机构。
专门在庆典或迎接贵宾时演奏乐曲的。它有众多乐师和历代相传的乐器,蔚为大观。
只不过历来许多家族被抄家后,家里女眷若年轻美貌者,便会被发配琴馆。
这些人多是大臣女儿侄女啊,将军妻子妾室啊等等有身份有背景,同时受过良好的教育,通诗书擅礼乐的佳人......
渐渐的。
琴馆也就没有开始那样矜贵了,不止是行典乐之职,也有了点其他意思。
——侍奉!
当然啦,是很正规的那种。
以笙笙的理解就是看个人演唱会吧,今天是谁表演明天是谁表演。反正这边娱乐活动贫乏至极,翠冷王朝的上上下下也多是专注于修行。
这样的‘演唱会’还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得到......
就拿翠冷京的许多琴馆而言,一向面对显赫官员、名士以及强大修行者。
来往宾客有身份有地位。
大多数都是发乎于情止于礼,仅仅抱着赏花听曲看美人跳舞的心思而来。
不过。
也不排除极个别的特例,想要更进一步得寸进尺,这时候通常是琴馆的女子吃亏......因为彼时的她们,已无从前尊贵的身份。
没有背景没有实力,还容貌娇美的女人。
仿佛一叶浮萍任由雨打风吹、东西飘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所以咯。
这也是笙笙一直以来追求力量的根本原因。
话说回那琴馆,翠冷京的各处琴馆其实还算遵循礼仪规矩,毕竟在王城脚下,不能过于放肆......
而此刻简清所言的乃是——‘西域琴馆’。
那里。
可就乱了!
因为天高国君远的缘故,南西北三域的琴馆都有自己的一套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