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钧一点点说着大明的税收政策。
“咱看它不是很好吗?”
朱元璋思来想去,觉得这税赋很好,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疑惑的问道。
“当然不好!多看看历史,吸取教训。就会发现,历朝开国初年,还能理清田地人口,把税收上来。”
“按理说这人和地只会越来越多,税也会更多。可到了皇朝后期,反而收的少了。”
朱钧摇了摇头,再度提到历史。
朱元璋皱眉不解,他怎么没有吸取教训,他特意完善了前宋时期的鱼鳞册,将天下土地尽数查清,登记造册。
有了两册记录,后世子孙,还能连税都收不上来?
但还未来得及反驳,却听到了下一句话。
“大明,更是胡来,竟然给规矩开了个口子,赐给宗室、勋贵土地,免税不交,甚至官员都有这样的特权。”
“老吴,这规矩没有漏洞,他们都要钻出个窟窿来。”
“这明文规定,能够免税。”
朱钧说到这里,语气阴测测的继续说道:“还不得借着这个窟窿把规矩撕成碎片?吞了天下土地,一分一毫都不给朝廷交!”
“他们敢!”
朱元璋怒喝道。
他听到这话,立刻想到刚刚朱钧描绘的士绅,欺上瞒下,肆意妄为的场景。
当这个场景联系到税赋上面,立刻变得更加真实。
仿佛看到后世天子,国库空荡荡,粮仓连老鼠都没有,徒然耗费心力,也挽救不了天下败坏。
不由的气急败坏,按捺不住情绪,恨不得现在就去把那些蛀虫杀个精光。
“哎呀老吴,你又来,有什么好激动的,这还不算什么呢。”
朱钧摇摇头说道。
“这还不算什么?”
朱元璋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朱钧觉得老吴接受能力有点差,瞥了一眼他儿子,不就安安静静的听着。
结果只见朱标面色苍白,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
这一眼,反到是把朱钧吓到了。
“吴兄,没事吧,是不是太热了中暑了?”
朱钧急忙仔细打量着他的脸色。
“学生没事,让先生担忧了。”
朱标神色黯然,回答道。
他身为众望所归的太子,虽然一直跟随父皇学习,但也深受儒家教育。
在这之前,对于宗室、勋贵可以免税的事情,只觉得这是应该的事情。
否则,他们辛辛苦苦拼搏,连这么点富贵都不能得享,又是为了什么。
而对于官员和读书人有不交税的行为,那也是体谅有加。
不然,难道要为了那么点赋税,就侵犯到读书人身上去?
那还怎么一心读书?
岂不是斯文扫地!
朱标身为谦谦君子,仁义道德人人夸赞,同样都是读书人,自然能够体谅他们。
但如今先生的话,却像一道闪电刺破了他的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