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所谓君子,就是这么一群人,将仁义道德和利益切割,实则只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侵害天下百姓。”
朱钧长叹一声说道。
“先生太过小觑天下君子,虽然有虚伪之辈,但这天下,也是有真正具有道德修养的君子。”
朱标忍不住反驳了一句。
“君子?”
“仁义道德是规矩,用来约束自己,也不过是遵守规矩。对天下人而言,只提供了一人之利益。”
“用来约束别人?这是天子的权力,维护百姓的利益。”
“可就算是百官,得天子授予的权力,他们用仁义道德约束别人,是在维护百姓的利益吗?”
“真的对百姓有什么好处吗?”
“我问你,这些言必谈仁义道德之人,到底为天下百姓,提供了什么利益?才能称得上一句君子。”
朱钧撇撇嘴不屑的问道。
朱标听到直接以利益来分析君子的话,默然无语。
“你说,这天下什么才能算是好人,称得上君子。只是自己有修养,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就足够了吗?”
“这样的君子,也太廉价了吧!”
“能够维护天下百姓应有的利益,给天下百姓提供更多的利益,这才算得上好人,配得上君子这个称呼。”
“所以君子怎么能够不言利,怎么能够不谈利,怎么能够满嘴仁义道德呢?言义必及利,才是真君子。”
朱钧接连感叹,又看了眼朱标的神色,观察着朱标的想法。
“学生明白了,修身养性,不过成就自身修养,非利于天下,妄称君子。”
朱标感慨万分,他不知道这天下,还有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叹息道。
“正是这样,所以我们做事,一定要明明白白的说利益,绝不能不提利益。”
“就算要教化百姓,也要明明白白告诉他们,守规矩,讲仁义,有道德,是对他们自己有好处的。”
“而不是想着愚弄百姓,把仁义道德当做大山压在百姓头上,自己在山上作威作福。”
“这仁义道德败坏,都是这些压迫百姓的伪君子造成的。而仁义道德一旦败坏,这维护天下规矩,就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付出更多成本,就要百姓提供更多成果,征收更多税赋。”
“这些税赋,难道不会被这些道德败坏的伪君子侵吞。”
“如此反复,天下岂能不亡?”
朱钧指着远处的南京城说道。
“多谢先生训诫,此大道也,学生已经明白,当依此道,重新认识天下。”
朱标心灵深深震动,三观反复刷新,终于意识到自己问题在哪里,诚恳的说道。
“不错,大道至简,但也容不得半点虚假,只要抓住本质,一切问题引刃而解。”
“你说说,这些工匠,我们该怎么做呢?”
朱钧点了点头,认可了朱标的理解,又接着之前的话题。
“先生已经说的如此详细,学生已经无可补充。”
朱标无奈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