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朱标的转变(1 / 2)

今天这事情,感觉不对劲啊。

事实上,官吏侵占土地的情况,也一样严重。

文官素来瞧不起武将勋贵,特别是天下安定的时候,恨不得朝廷不要有一个武人能够站在朝会上。

如此,那些被瞧不起的人都能肆意圈地。

而他们勤勤恳恳,为天子朝廷效力,为天下百姓造福,怎么能苦了自己呢。

朝廷俸禄又低,不侵占点土地,怎么过日子,怎么给子孙留点家业。

至于为何不登记上册,还真的不是贪图那么一点微末的税。三十税一,真的不值一提。

实在是不能上,也不敢上!

上了册,除了朝廷的税,还有各种其他税摊派下来,就逃不掉了。

而且也不是什么地方官都愿意勾结的,或者干脆是贪官,吃大户。

所以不上册才是他们的特权,上了册,那不是任人宰割了。

“陛下,何必兴师动众,牵连天下。如今才完成清丈,又要滋扰地方,不利于百姓开荒啊!”

一人出列,却还没多说,就被武将们的声音压了下去。

武将勋贵们又不是傻子,还不知道这些读书人是什么货色。

既然事情都这样了,谁都别想好!

“上位圣明!”

武将大嗓门纷纷喊到,恨不得立刻就去为朱元璋完成这件事情。

然后呢,朱标想了想,没有问,文官落井下石,武将自然反击,政策肯定通过了,就看事情能不能落实下去了。

“怎么样,咱这法子可好。这俸禄能加不能减,咱可不能轻易听了那小子的忽悠。”

朱元璋很是高兴,他不仅没有加俸禄,还把事情顺顺利利的安排下去,这才是权力的手段。

那小子,才是眼高手低,提些不上档次的办法。

想到这里,朱元璋更是高兴的笑了。被那小子的话打击多了,他可是好不容易找到能够更胜一筹的地方。

“父皇英明。”

朱标称赞道。

“哼,那些衣冠禽兽,各个像模像样,咱让人一查,就这京城旁,都敢隐匿土地,简直不把咱放在眼里!”

“满口仁义道德,私底下贪名图利,作风败坏,一点不像话!”

朱元璋忍不住对着朱标吐槽道。

见朱标认真听着,还颇为赞同,心中大惊,这儿子怎么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以前说这话,标儿都要反驳几句,为百官维护,今天怎么一脸认可的模样。

朱元璋心中一动,意识到今天那小子又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刺激到了标儿。

“标儿,今天的事情,你来和咱说说,咱给你捋一捋。”

朱元璋有些好奇,都说了什么话,才这么短短时间里,让标儿有了这么大的改变。

“今日先生与儿臣去工坊途中,曾言收揽人心,与仁义道德的道理。”

朱标诚实交代道。

“仁义道德的道理,这还有啥道理,标儿,你说与咱听听。”

朱元璋颇有兴致的说道。

至于收揽人心?朱元璋没兴趣听,他从微末起兴,什么收揽人心的手段没用过,还能有什么不知道。

“先生曾问而成,这仁义道德,于百姓而言,由权力去看,是什么。”

朱标重述了先生的问话。

“仁义道德,还能是什么,这小子,什么东西到他嘴里,都得大变样。他是不是又说什么奇怪的道理了。”

朱元璋笑着说道。

“儿臣答道,是规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