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2 / 2)

说到底只是个很偏僻的福利院,院子里都是些很老很老的人。

姜去寒可以买下那块地皮,却买不下时光。老人们相继去世,像是枯萎的草,当最后一位居住者闭上眼睛时,破败的院子便成了一座巨大的墓碑,只有那棵老梧桐树矗立,叶生叶落,像是石碑的刻痕。

或许是邻居的孩子?姜去寒想。

如果是那样,倒是可以聊一聊过去——以长辈的身份。

姜去寒当然知道去福利院该坐哪辆公交。

父子俩在站台前等了一会儿,姜去寒站的笔直,像支肃穆的军旗,姜沐则懒散地靠着一边的路灯,像个抱树的树懒。

车辆在他们面前陆陆续续经过,碾过地上的水洼,倒影像是海中的鱼;倒影里有公交车穿行,像是巨大的鲸,车辆停在站台前,像是抹香鲸浮上来换气,喷出高耸的水柱。

两人坐的是三路的公交,可能是目的地比较偏,车上人并不多,第三排有两个空荡荡的座位,姜沐拉着姜去寒很果断地占住。

然后路上就有位老太太贴了过来。

然后姜沐把位置让给了这位老太太。

再然后老太太就开始给姜沐介绍起自己右手边黑长直,身材很好,看样子也像是高中生的孙女……

姜去寒:噗。

姜沐:“……”

回来了,都回来了。

之前那七天都快让姜沐忘了这种“邂逅”的感觉了。

大概路过两站,老太太下车,姜沐重新坐回去。

姜去寒打趣:“怎么这么不主动?”

“……爸,我已经是有女朋友的人了。”

姜沐说,“还是俩。”

“两个怎么了。”

姜去寒觉得自己儿子的观念很不对,“喜欢就要去追啊!咱们家又不是养不起。”

姜沐觉得他爹的观念更不对。

“对了,我倒是有件事想问问。”

姜去寒像是想起了什么,“我记得,和你现在定下关系的,一个是艾拉,一个是老姬的女儿。”

“是这样。”

“那位姓吕的,很能吃的女生呢?”

姜去寒疑惑,“我记得你们关系挺好的,一直是同桌……现在关系到了哪步?”

姜沐很认真地思索了半秒。

“饲主和宠物。”

姜去寒:“?”

公交车在父子的闲谈中停下,排气声响起,车门折叠着打开。

“到了。”

姜去寒说。

走下车,是一条很破败的小巷。

在《喧嚣哑剧》中,这条小巷虽然古旧,但姑且还有几所人家,带着些许生气;但此时那些人家都已不见,像是化作灵魂飘开了。

姜沐停在一面泥墙前,端详着墙面。

墙面上刻着两个名字,具体字形已经看太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董”和“林”两个姓氏,中间还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心形。

白天刚下了雨,歪歪扭扭的心上弥留着被雨水冲刷的痕迹。

“大概是旁边的小孩子刻上去的。”

姜去寒笑了笑,“以前这边有几户人家,或许是这几家里有男孩和女孩成了吧。”

姜沐扭头:“爸,你和我妈刻过吗?”

姜去寒叼着烟,目不斜视。

“我从不干这种幼稚的事。”

“所以是我妈强迫你刻的?”

“……啧。”

姜去寒发现儿子太聪明也不是好事。

姜沐那种“我要看”的眼神实在太明亮,中年男人只能把儿子往前带了几步,指指墙面。

“喏。”

姜沐凑过去,果然看到一行刻字。

或许是因为选的位置好,哪怕过去这么久,上面的字也依旧清晰。

【日月经天,恒星照地,天地悠悠,岁月荏苒,一生所爱,天地共鉴。】

正下方是两个名字。

名字当然是杨梅和姜去寒。

姜去寒的名字有力且端正,一看就是练过的;杨梅的字就实在不敢恭维了,歪歪扭扭得跟蚯蚓打滚一样。

姜去寒指指上面那行字:“这句话是结婚的誓词,原文是篇几百字的文言文,极其拗口……是的,你以后结婚也要背,娶几个背几次。”

“这是规矩。”

男人颇有些幸灾乐祸。

姜沐却不在意:“五分钟的事。”

“……”

姜去寒实在很难说自己此时的心情到底是骄傲还是不平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