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1/14页)

第101章 又一颗棋子 .捉虫

谢文彦刚入朝就升官,还被特赐进中书房学习的殊荣。

消息传出,别说满朝文武,就是那些皇子们都羡慕嫉妒地眼睛红了。

他们何事见过乾元帝如此偏心谁?

作为一个帝王,难道不应该遵循平衡之道么?

虽然谢文彦确实有些能耐,但也没必要如此偏心扶持吧!

陛下把这么一个人捧起来,到底想做什么?

众臣心中又酸又凝重,都是千年的狐狸,他们可不会觉得乾元帝真就是单纯看重谢文彦的能力,陛下把人扶起来,定然有什么深意……

一群人回家后开始头脑风暴。

而赵洪章、封祁瑞、霍明朗、周云庆几人也聚在一起谈论此事。

赵洪章激动又有些担心道。

“这段时间礼部的动静,不出意外应该都是谢兄搞出来的,可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礼部之事,竟然没一个人怀疑他?”

“若非我们从谢兄那里提前得了口风,恐怕礼部的官员变动,我们也要以为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做的,毕竟此事他们是最大得利者。”

“还有《立庙筹银章程》这事,谢兄最后摘了桃子,让主事的其余官员全部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可真是不怕得罪人!”

实在不能怪赵洪章如此激动亢奋。

他虽然觉得自己也很优秀,但到底寒门出身,内心少不得还是有一点自卑。

看到与自己相同出身的谢文彦,竟然把一群上官耍得团团转,他突然觉得自己曾经以为的那些权贵高山,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霍明朗也长长吐口气。

“得罪了人又如何?谢兄若要给陛下当一把刀,烈火烹油是根本避免不了的,与其畏畏缩缩,自然是迎难而上大展拳脚。”

“谢兄处境虽危险,但得到的利益也足够大!陛下需要的,就是他这一份敢挑战满朝文武的骨气和手段,他越强势,陛下才越满意,才越会扶他上去。”

“如今他被特赐进入中书房学习,刚入朝就摸到了核心权力,如此好处,换我我也冲上去……”

封祁瑞敲着桌子道,“此次礼部官员变动,看似大皇子和二皇子是最大赢家,但谢兄把赵兄给安排进了礼部,无一人察觉他的动作,长远来看,此事于咱们才是最有利的。”

“从今以后,大皇子和二皇子在礼部的人,都是赵兄挡箭牌,赵兄完全可以在后面悄悄积攒实力,待关键时刻一鸣惊人。”

“杀鸡儆猴得赏识,声东击西瞒百官,浑水摸鱼待惊人……谢兄此次当真是一箭三雕,不,或许是四雕。”

“谢兄把所有官员目光都给吸引走了,让我们几人悄悄进入各部积蓄实力,等将来百官们反应过来之时,我们五人皆成气候,寒党势力将再无人可动摇。”

封祁瑞说着舔舔后槽牙,笑容充满了兴奋。

“或许,谢兄之前所言,还真并非不可实现的妄想和狂妄……”

“封兄此言有理!”

赵洪章和霍明朗重重点头,脸上也是藏不住的兴奋激动之色。

毕竟,作为一直被欺压的寒门商户出身,谁心里还没点反抗,把那些欺压垄断寒门商户子晋升途径的强横世族,给踩在脚下的宏远心思呢?

尤其是他们这些年轻气盛的青年人,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现在陛下给了对付世族的机会,若不参与大干一场,实在可惜得很!

周云庆看着他们野心勃勃的表情,嘴微微张了张,眼中闪过复杂神色,最终还是叹气口气,举杯道。

“愿与诸君共勉。”

四人碰杯做下决定。

然后第二天,就给谢文彦送了见面消息,表示投诚。

而投诚的诚意,自然是联姻。

谢文彦终于露出真诚笑容,“既然三位兄台决定了,那我便回家与叔伯商议亲事,谢某几位堂姐堂妹虽不是千金小姐,但也都是知礼温婉的女子,还望几位仁兄日后能够好好待她们。”

“这是自然,谢兄放心。”

赵洪章三人点头笑。

他们都是见过谢家几位姑娘哥儿的,感官都还不错。

所以迎娶谢家的姑娘哥儿,他们并不排斥,将来成亲后多么夫妻情深不好说,但相亲如宾肯定是能做到的。

最后剩下的周云庆就不好办了。

毕竟对方已经三十多岁,早已成亲生子,虽如今妻子去世,但都有好几个孩子了,谢文彦不可能让堂兄堂姐去做继母。

他盯着对方沉吟道。

“听闻周兄与已过世的嫂子伉俪情深,谢某家中也无与周兄年龄合适的兄弟姐妹,现在姻亲之事恐只能作罢了。”

“不过,听闻周兄长子已经12岁了,待过几年周兄长子长成,我们周谢两家再说结亲,倒也不算迟,周兄觉得呢?”

“好,都听谢兄的。”

周云庆马首是瞻点头,拱手笑。

几人又聊了会儿朝堂局势,以及未来打算,这才笑着前后离开。

走之前,谢文彦若有所思看了周云庆背影一眼。

……

等回到家,再无外人时。

谢文彦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眸色晦暗看向身边的乔玉景道。

“夫郎,再仔细查查周云庆……”

乔玉景脸色微变,“他有问题?”

“嗯,上辈子我与赵洪章他们虽不熟,但也打过几次交道,他们的底细和性格,我清清楚楚。”

“只有周云庆我未曾亲自接触过,只听过传闻事迹,所以,我一直不算太信任他,我提议联姻和他们结盟,也算是一种试探。”

“倘若周云庆真的有心与我合作,今日联姻不成,他应当主动提议其它办法与我绑定,毕竟他还急着报仇,不尽快与我绑定,我又怎会在他们几人中,先推他上去?”

“可今日他竟然顺着我的话说,一点都不担心我因为和赵兄他们关系更亲近,先帮赵兄他们爬上去,让他落后迟迟不能报打压之仇,这不是很矛盾吗?”

谢文彦沉吟分析。

乔玉景道,“那也可能是他想表现出,对夫君你的信任和听话呢?”

“那就更有问题了,周云庆前世可是嫉恶如仇,为了尽快报复打压他的那些权贵,可是连命都不要了,今生机会就摆在面前,他又怎能忍耐得住?”

谢文彦冷笑,“观察他这么久,我发现他在礼仪规矩上,有种普通寒门子弟没有的独特韵味。”

“夫君的意思是……”

“如果我没猜错,他很可能是世族专门培养出来的棋子。前世新帝上位后,我虽流放边疆,但也没少关注京城的消息。”

“新帝虽然不做人,但坐了皇帝,他又岂能不忌惮世族?对方和乾元帝一样,也生出了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2/14页)

除世族的心思,毕竟当时堂兄展现出来的能力,比我如今表现还恐怖,同样是一把好用的刀。”

“但这个计划最后失败了,堂兄反而还遭到了新帝的忌惮,最后被新帝打压弄死,当时我就怀疑这个结局,是世族操纵出来的。”

“因为,堂兄和新帝你死我活,获利最大的就是世族,而且堂兄的火枪制造方法,最后也落到了世族手中……”

“很明显,世族在堂兄身边安插了一颗暗棋,但我一直没想通这颗暗棋到底是谁,如今周云庆的表现,倒是提醒了我。”

乔玉景想到什么,神色凝重吐出一个名字,“李瑜。”

前世堂兄从低谷到巅峰都不离不弃的至交好友。

“没错,就是他……”

“李瑜同样出身寒门,同样在入仕之前处于困境,堂兄欣赏他的才华,主动结交相识,后来为了寒门崛起,天下大同的宏愿一起努力。”

“事后失败,谢氏九族全部葬送,可李家却不过是流放清算,这实在不公平,要知道李瑜当时的所作所为,得罪的权贵不比堂兄少,他凭什么活下来?必是有人在背后给他周旋保护。”

谢文彦眸光晦暗道,“数百年皇权更迭,世族凭什么屹立不倒?真的仅仅是因为底蕴积累吗?我不相信。”

“如果……世族为了防备历代帝王的对付,从很早开始就广撒网,一直在民间安插着属于他们的寒门棋子。”

“每次皇帝扶持起来的寒门势力,其实根本就是他们的人,那数百年来都没有皇帝能够收拾他们,这就说得通了。”

因为世族垄断的资源太多了,培养人很容易,而真正清白的寒门要出一个人才,却难上加上。

乔玉景神色凝重,“如果当真如此,那像周云庆、李瑜……这种不起眼的寒门棋子绝对还有不少,我们岂非怎么蹦跳,都在世族的掌握之中,前世堂兄结局,就是我们未来下场?”

“不,我和堂兄的处境不一样……”

“既然他们搭建了如此大一个戏台,喜欢看别人唱戏,那我就唱给他们看,让他们也成为我直上青云的助力。”

“毕竟,我本来也没打算在上位之前就除掉世族,他们是我上位之后的目标,咱们有底牌,何必跟他们玩心眼,直接釜底抽薪便是……周云庆这颗棋子,他们能用,我也能。”

谢文彦拂袖挥笔,在宣纸上写下从堂兄那里看来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谢文彦握住爱人的手,笑容温润如玉,语气冷漠,“对付这些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

与此同时。

京郊某个庄子中,三位老者也在品茶下棋。

其中一人摸着胡子沉吟道,“下面有颗棋子动了。”

“又来?这些个皇室吃了那么多教训,竟然还不肯放弃。”

另一老者摇头叹息。

“他们想跳那就跳吧,左右结局不过前例,扶上去的寒门子大半都是咱们的人,时不时看场戏,倒也是个趣事。”

“可听说皇室这次选中之人,是个厉害的年轻人,竟豪言拿我等公卿白骨,成为他载入史册之名的垫脚石。”

“哦,这么有骨气?那就让下面的人努努力,早点满足他的青云梦……登高跌重这场戏,每次看都是那么绚丽。”

三位老者对视,笑得兴致盎然。

这么多年历代皇室都没能把他们搬倒,一个泥腿出身的农家子也敢有如此野心,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第102章 联姻亲事(1) .

察觉出周云庆有问题后,谢文彦暂时没打算做什么,还是继续往常般来往。

反正最重要的底牌和秘密,他都是放在暗中进行,表面上交往的同僚,想瞒也瞒不住,相互知道也无妨。

当然,既然怀疑周云庆是棋子,那么有些计划还是需要改动的。

还有手中其余人,也都要再仔细调查斟酌使用,否则一不小心着了道,那就是满盘皆输。

谢文彦绝不允许这种结果。

暗暗在心中警醒自己,万不能因有着前世记忆,以及顺风顺水,就骄傲自满,得意忘形,须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聪明不是他自傲的资本,谨慎和耐心才是他走到最后的根本!

如此做好心理建设后。

谢文彦本就沉稳的心更沉静了几分,开始着手家里兄弟姐妹的亲事。

……

把家里人都聚集到一起。

谢文彦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自己对亲事的打算说了出来。

“大堂哥二堂哥三堂哥的亲事,中间还有些问题,我等下再说,现在先说五堂姐六堂姐和七堂妹。”

“二伯二伯母,阿爷阿奶,我打算把三位堂姐堂妹,许配给与我相交的那三位好友,人你们也认识,就是当初与我结保科考的赵兄、封兄、霍兄。”

“他们虽不是高门大户,但胜在年轻英俊,才华出色,人品我观察过也都是好的,将来对堂姐堂妹有多么好我不敢保证,但绝不会做出宠妾灭妻之类的荒唐事。”

“就算来日人心易变,但堂姐堂妹你们记住,只要弟弟我不倒,你们在夫家的地位就不会动摇……”

“赵兄出自寒门,家中情况和我们家以前差不多,他家里兄弟姐妹少,只有一个大哥和小弟,大哥已经成亲,夫妻俩都是老实人,小弟是个哥儿……”

“封兄乃是小官庶子,不过他父亲如今中风退仕,母亲去外地别庄养病……霍兄出身商户,家中关系稍微复杂点,但霍兄父母是极为明理的……”

谢文彦把几人的性格、家庭等情况,都仔仔细细给家里人说了一遍。

优势和劣势也都全部阐明。

最后,谢文彦也明确道。

“二伯二伯母,让堂姐堂妹嫁给赵兄他们,我的确有联姻拉拢之意,但他们确实都是我挑选出来,性格比较合适的。”

“以我们家目前的情况,不可能样样俱全,人才和家世,只能选择其一。”

“你们是如何想的?如果愿意这亲事就定下,如果不愿意,有自己的想法,我也不阻止,但你们自己挑选的人,我日后对他们帮助肯定会有限。”

“毕竟,我一个人在官场处境也不容易,姐夫妹夫对我没有帮助,我自然不可回报太多……”

谢文彦不希望家里的堂兄弟姐妹,日后因为亲事不同起龃龉。

所以有些不好听的话,他不介意提前说出来。

很现实的话。

但谢家众人都能理解,毕竟他们都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谢文彦把道理和利益关系,掰开了说,反而让他们心中更踏实。

二伯当即露出憨厚笑容,高兴地连连摆手。

“我没意见,我没意见,五郎你选的人很好,二伯都满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3/14页)

“看大丫二丫三丫,我,我也没意见……”

二伯母满脸也是无措的喜悦。

她娘家重男轻女,虽然不至于虐待她,但她从小也没少挨打骂,因此导致性格懦弱,再加上成亲后生的全是女儿,心里有些自卑,是个没啥主见的老实妇人。

她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但她知道,不管现在说什么亲事,肯定都比嫁回村里当泥腿子强。

三位堂姐堂妹就更不用说了。

她们又不是不知民间疾苦的千金小姐,深知穷苦生活是多么可怕,比起自己找个真心相爱的丈夫,她们还是更喜欢当官夫人。

所以,三位堂姐堂妹毫不犹豫表示。

“堂弟,我们听你的!”

“好,那堂姐堂妹的亲事,就这么决定了。”

谢文彦当即拍板。

谢爷爷谢奶奶也没意见,俩老对他这个小孙子的滤镜有十米厚,他说啥俩老都觉得好。

剩下是大房的堂哥们。

谢文彦严肃道,“大堂哥他们的亲事,很有可能会被陛下赐婚。”

“陛下赐婚?”

谢家众人闻言一惊。

不知该高兴,还是该发愁,陛下赐婚是荣耀,可若赐婚对象不好,那小两口成亲后的生活,可就有得折腾了。

比起高兴,大家还是担忧更多。

谢文彦点头解释,“陛下很是赏识我,他准备重用我,可我出身过于低微,陛下只能赐婚,用高门姻亲帮我们家抬身份。”

“真的?陛下真的如此看重你?可大郎他们都是白身,那些高门小姐公子嫌弃怎么办啊……”

谢奶奶很是激动又担心。

虽然她是个乡下老太太,但她一直觉得孙子能出息,所以平日没少跑去了解大户人家的事,也知道儿孙高娶高嫁,能让家中门楣更为光耀。

不过同时也知道,人家千金小姐公子也都不傻,谁也不愿意扶贫。

谢文彦解释道。

“刚才我说了,以咱们家的情况,人才和家世只能选择其一,几位堂哥的亲事家世好,人才方面肯定就会有瑕疵。”

“我悄悄打听过了,陛下看中的赐婚人选是……”

他简单把将军孙女、工部侍郎哥儿,吏部侍郎嫡子的情况说了一遍。

谢文彦分析道。

“李姑娘虽是无子被和离,但那是她前夫的问题,她本身是个很优秀的女子,贤良淑德,长相漂亮,身体也没问题,我们与人家算高攀。”

“大堂哥有一身蛮力,若他娶了李姑娘,可以去边疆参军,有李家照拂提携,定能在军营中闯出名堂,脱离白身,前程大好。”

大堂哥没有读书天分,想出头就只能走武将路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大堂哥闻言眼睛都亮了,眼看着堂弟出息,他只能在家吃白食,说实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如今有机会出头,他很是激动。

何况……

大堂哥有些扭捏,耳朵发红道,“阿奶,我见过李家小姐,她,她很好。”

前些日子他闲的无聊,就想找一座山打猎,结果半路遇见李家小姐遭遇恶徒,他就挺身而出英雄救了个美。

尽管只有一面之缘,但两人相互印象都很好。

“行吧,既然大郎自己愿意,我这个老婆子也没话,反正以后都是他自己过日子。”

谢奶奶想得很开,只要不拖心爱的小孙子后腿,她都无所谓。

何况若是赐婚,谢家也没有拒绝的余地啊!

接下来是二堂哥和三堂哥。

谢文彦继续道,“二堂哥的赐婚对象,很可能是裴侍郎家那位被退婚的哥儿,裴家哥儿除了性格有点娇气,其余也都是很好的。”

“二堂哥性格好,你们两人若成亲,算是性格互补,日子不会差。”

二堂哥闻言也跟着耳朵红了。

他满是期待询问,“堂弟说的裴家哥儿,可是名唤安然?”

“是的,二堂哥认识?”

谢文彦笑着明知故问。

谢家众人也好奇。

二堂哥涨红脸道,“我前些日子出门,碰见一个小公子荷包被抢,是我帮他追回来的……”

中间还发了什么没说出来,但大家都能猜到,两人必定因此相谈甚欢。

毕竟那裴家哥儿连自己名字都告诉二堂哥了。

谢文彦笑着点头,“至于三堂哥,你的赐婚对象多半是吏部侍郎的嫡子,他虽然病弱,但我有一个药方,能够帮他调理身体,三堂哥不必担心夫君体弱。”

“我知道了,谢谢堂弟……”

三堂兄云哥儿害羞低下头,显然对这门亲事也不排斥。

因为他也缘分巧合与吏部侍郎家的病弱嫡子见过,那位少爷相貌俊美,跟他说话温和有礼,嫁给对方他觉得很好。

有乔玉景在暗中牵线搭桥,几位堂兄对亲事都没排斥。

“好,既然几位堂兄没意见,那我就不多插手了,此事大家先不要外传,我们等着赐婚消息就好。”

谢文彦露出满意之色叮嘱。

谢家众人连连点头答应,他们又不傻,陛下赐婚这等大事,还没确定就宣扬出去,若是出了意外,多丢人。

……

几门亲事谢家这边都没问题。

而乾元帝那边,在王成安的努力下,也终于生出给谢文彦这个“儿子”拉拢势力,助他在朝中站稳脚跟的赐婚心思。

当然,赐婚也不是说赐就赐的。

毕竟李家、裴家、刘家都是有一定势力的臣子,还是要先过问一下别人的意见,才能颁布圣旨,否则赐婚赐出仇怨,那就不好了。

三家都是心疼姑娘哥儿的人,刚开始听到赐婚,其实是不太情愿的。

因为皇帝赐婚肯定是利益牵扯,他们都想给儿女找一个能完全拿捏的亲事,免得儿女成亲后受了欺负不好出头。

但当听说是谢家后,三家就迟疑了。

一来,陛下摆明要扶持谢文彦,只要谢文彦稳得住,日后谢家前程就不会差。

二来,谢家情况大家都调查过,谢家的家庭关系,是难得的和谐,谢家除了三房过于聪明,其余两房都是老实人。

三来,谢大郎和谢二郎虽是白身,可不代表两人就是废物,两人也是有优点的,只要找对路子发展,也并非不得建树。

李将军和工部侍郎还有些犹豫。

吏部侍郎却是稍微考虑后,就欢欢喜喜答应了!

没办法,谁让他儿子身体病弱,整个京城门当户对的不愿意嫁,攀上来的小官品行不好,他们家又看不上。

谢家哥儿品行相貌都不错,娘家还有个前程远大的亲堂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4/14页)

,倒挺合适。

第103章 联姻亲事(2) 1更

得到乾元帝想要赐婚的暗示后,李将军、裴侍郎、刘侍郎当天回家后,就喜忧掺半将事情跟家里人说了。

其中最快做决定的,当然就是刘家。

刘夫人听后不由露出惊喜确认,“相公,陛下说的谢家哥儿,是不是谢家二房那个已经十九岁的云哥儿?”

“没错,就是他,夫人认识?”

刘侍郎见状好奇。

刘夫人闻言高兴拍腿道,“不认识,但听过!这可不就巧了么,前些日子我去庙里给佑儿烧香,一时兴起求了个签,签文上说想咱们佑儿日后平安顺遂,就得娶一个八字旺他的妻子夫郎。”

“回来我找媒婆打听到几个合适的人,其中就有谢家这个云哥儿,他八字不仅旺咱们儿子,还是个多子多福的……”

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这些不过都是乔玉景安排的。

目的当然是想让刘家真心实意接受赐婚,成亲后好好对云哥儿,否则就算有娘家撑腰,公婆丈夫不喜欢,云哥儿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给云哥儿打造一个刘家需要的旺夫多子人设,成亲后才能过得舒服。

反正有穿越堂兄的空间灵泉在,治好刘少爷的病不是问题,夫夫俩身体健康孩子自然很快就会有,人设不会翻车。

果不其然,听到旺夫和多子多福,一直担心嫡子早逝还可能无儿无女的刘侍郎,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尽管命理之事虚无缥缈,但大夫不管用,可不就得把希望寄托到玄学上么!

刘夫人还笑道,“前几天,我特意带着佑儿去巧遇谢家哥儿,那小哥儿虽不如高门公子有才情,可说话条理清晰,性格沉稳,也会管家理事,是个端庄正派的。”

“咱儿子对那小哥儿印象也不错,夫夫俩成亲后,日子定能过得风生水起。”

“佑儿喜欢就好,如此倒是皆大欢喜……”

刘侍郎听罢高兴点头。

妻儿都满意这个赐婚对象,他也就不用发愁拒绝陛下为难了。

刘家没问题。

李将军和裴侍郎却是担心自家姑娘哥儿的想法,毕竟皇帝赐婚,婚后有个什么矛盾日后又不能和离,只能忍气吞声,否则就是对皇帝不敬之罪。

李将军对女儿道。

“谢家这门亲事,父亲目前还是满意的,因为谢家除了三房有些精明外,大房二房确实都很好拿捏,谢大郎也有一番拳脚功夫。”

“等成亲后,就让谢大郎去边疆参军,有你爷爷和叔伯堂哥们照顾提携,他少说也能在军中混个千户职位。”

“到时候,你们小两口住在边疆,与婆家相隔千里之外,他就算是入赘了!”

李将军理直气壮,丝毫不觉得自己想法有什么问题。

因为经历过女儿前夫那一堆极品,他现在是什么都不想期待,只考虑新女婿能不能被拿捏,会不会再让自己女儿受委屈。

李将军是真的疼自己女儿,“这是父亲的想法,秀娥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喜欢谢家大郎,父亲就想法子将婚事拒了。”

可到时候必定会被陛下厌恶。

李秀娥不愿意让父亲为难。

何况她见过谢大郎,那是个性格憨厚的男人,且浓眉大眼并不丑,也有几分英俊气概,比她那个被酒色掏空身子,还自负自大的前夫好多了。

她笑得轻松道。

“父亲,我觉得谢家大郎挺好的,家世身份低有家世身份低的好处,总之在谢家超过咱们家之前,他都得好好待我。”

“就像父亲你说的,成亲后让他去军营建功立业,我们夫妻住在边疆,上面没有公婆压着,他就是变相入赘,这可比在京城生活舒坦多了。”

有过一次失败的亲事,李秀娥很清楚成亲这件事,感情是其次,生活方面能不能好才是关键。

她和离之事家里不介意,可到底还是有不少风言风语,能去边疆生活她还挺期望,反正她小时候也在边疆长大,对那边熟。

“好,女儿你想得通,父亲就放心了……”

李将军很是欣慰,他就担心女儿在感情上犯糊涂,错过适合过日子的好丈夫。

裴家。

裴侍郎就操心多了。

因为他家小哥儿是个单纯又固执的。

当初选中软饭硬吃的退婚那家,就是因为裴安然自己喜欢,否则裴家夫妻心疼孩子,定亲之前怎么可能没调查出亲家品行有瑕疵。

只不过当时觉得,那家虽有攀附之嫌,但只要看在裴家的权势上,好好哄着他们家哥儿也行。

毕竟他们家哥儿,人是真单纯,性格也是真娇气。

门当户对恐怕少有能够忍受他们家哥儿脾气的,只能找个门户低、脾气好的夫君,日子才能过好。

谁知道对方不识好歹,竟想软饭硬吃!

好在他们家哥儿虽然傻,但脾气虎,受了委屈没想着忍,而是君既无情我便休,一边哭哭啼啼,一边把人给踹了。

并且还发誓,一定要找个更好的夫君打对方脸。

结果没想到,如今陛下竟然要赐婚。

裴安然顿时就急哭了,“父亲,我不要赐婚,我要嫁就嫁自己喜欢的,就像父亲和娘这样,两人相爱,白头一人!”

很显然,裴家哥儿能养成这般性子,是因为他真的在蜜罐子里长大。

他不仅是父母唯一的孩子,父母还感情恩爱,他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期望将来成亲是这样的幸福生活。

而裴侍郎夫妻疼爱他,也是尽全力给他筹谋这样的未来。

看着害怕着急的儿子。

裴夫人心疼不已,不由帮着劝说,“相公,陛下若真想联姻,不如咱们从旁支过继一个孩子吧,安然这性子,联姻说不好就是结仇。”

“这个办法也行……”

其实裴侍郎回家之前也这么想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皇帝赐婚十对有九对都是怨侣,他可受不得儿子受苦。

不过。

裴侍郎摸着胡子叹道,“但话说回来,谢家这门亲事其实真不错,我调查过,谢家虽然出身低,一家子人品确实挺好。”

“谢家三房是精明了些,可也并非没底线,谢二郎性格和善,是个会包容人的,咱们安哥儿嫁过去,不需要承担掌家压力,可以一直吃吃喝喝被宠着。”

仔细想想挺合适。

可惜安哥儿不喜欢,诶。

裴侍郎心中叹气。

结果下一刻,正在哭的裴安然突然停止眼泪,一秒变脸惊喜问。

“父亲,你说的谢家二郎,是不是叫谢文义?”

“嗯……好像是这个名字,怎么了?”

裴侍郎疑惑点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5/14页)

然后夫妻俩就看见他们儿子笑得像朵花,脸红红着急反水。

“父亲,我嫁我嫁,我喜欢谢二郎,您快去让陛下赐婚吧。”

裴侍郎:……

裴夫人:……

之后经过一番盘问,夫妻俩才知道自家哥儿和谢二郎已经见过面,安哥儿还因为人家英雄帮忙抓小偷的英武身姿,对人家一见倾心了!

裴侍郎心塞,“儿啊,你不是喜欢那种面如冠玉,还会作诗写文的书生郎吗?说那样的夫君,日后才能陪你风花雪月,诗情画意。”

“可我现在不喜欢那样的了!老话说得对,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之前就是被花言巧语骗惨了。”

“那些文弱的读书人,除了一张嘴还有什么用?二郎虽然不会作诗写文,但他身手好啊,能保护我,我那天心情不好冲他发脾气,他都不生我气,还慢慢跟我讲道理。”

“他对一个陌生人都这么有耐心,我和他成亲,他肯定能包容我的坏脾气……”

“最重要的是谢二郎长得俊!”

裴安然红着脸,羞羞答答强调。

裴侍郎:……

行吧,谢家人其它不好说,小辈们一个个脸是真的好。

第104章 聘礼和嫁妆 2更~捉虫

别看谢家出身低,但谢家的基因是真不错。

谢爷爷年轻时候能干,赚银子多,所以请媒婆说的谢奶奶,无论长相还是勤快,都是村里出挑的姑娘。

谢奶奶也是个精明的,娶儿媳妇时,除了勤快能干也考虑到了长相问题。

想着将来孙女孙哥儿长得漂亮,更能高嫁贴补娘家。

因此给儿子们说亲时,便咬牙出大血,娶的都是模样好的儿媳。

尤其是给最喜欢的三儿子,找的更是十里八乡最漂亮的谢母!

所以。

谢家一群小辈的相貌,底子都是真的好,再喝过穿越堂兄的灵泉水美颜,一个个说如花似玉,英俊非凡真的不为过。

在这个盲婚哑嫁的时代,颜值还是很起作用的。

整个谢家,除了谢文彦这个超常发挥的存在,几个男嗣中就属二郎谢文义的相貌最英俊了。

上辈子,谢文义就是因为长得好,最后还娶到了个郡主!

只不过那郡主的脾气,完全不是裴家哥儿这种单纯娇气可比的,对方纯粹就是嚣张霸道,蛮不讲理,后来把谢家众人折腾得很是头痛。

所以这辈子,谢文彦毫不犹豫选择把亲事换了,哪怕那郡主带来的利益更大。

被赐婚的双方都没有意见。

李将军、裴侍郎、刘侍郎表明态度后,乾元帝就高兴地下旨了。

赐婚消息一出。

震惊了整个京城的官员权贵。

如果之前大家只是正视谢文彦,如今乾元帝明晃晃地给对方拉拢势力,上赶着帮对方结党,大家就是傻了。

尤其是那些皇子们,简直酸气冲天。

“父皇是不是疯了,就算再怎么看重谢文彦,想扶持寒门势力,也没必要这么上赶着吧!”

不能怪一群皇子酸成这样,实在是他们作为天潢贵胄,皇帝的亲儿子,入朝后都没这么好的待遇。

如果不是大家知道乾元帝不好男风,也没表现出什么暧昧举动,大家都要以为谢文彦是不是不知廉耻,做了狐媚佞臣之举。

不然怎么能让陛下跟昏头了一样对他?

所有人都想不通乾元帝为何如此看重谢文彦,尽管他们承认谢文彦确实很有才华,可这也还是太偏心了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