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几个年纪大,眼睛毒的老臣,仔细把谢文彦上上下下推敲一遍后,有些震惊地发现了一件事。
那就是……谢文彦好像跟陛下年轻时候,长得有点像啊!
几人私下聚在一起讨论。
其中一位老臣道,“你们觉不觉得,那谢文彦和陛下年轻时候的模样有点像?”
“之前没注意,如今回忆陛下年轻时,两人当真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长相还是有些区别,不过那神态,那举止,那眉眼气质……说他俩没点关系,老夫都不信!”
“听闻十几年前,陛下宠幸过一个宫女,那宫女被后宫娘娘们陷害逃出宫时,是怀着孩子的……”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现在才反应过来。
毕竟几十年的时间,谁对谁年轻时候的模样,还能完全都记清楚?
五官早已模糊,就剩下一个轮廓而已。
众人之所以觉得像,是两人身形相似,举止神态给人的感觉,眼睛欺骗了记忆。
还有如今情况影响了主观判断。
“如果谢文彦是当年那个宫女的孩子,那陛下对他这么好,就说得通了……”
众人交流后得出猜测结论。
因为除了这个理由,根本没办法解释乾元帝的态度。
哪个皇帝重视人才,能重视到主动帮对方拉拢势力的程度?
很明显,乾元帝是想在给自己儿子,增加保护自己的筹码,毕竟一个没有家族底蕴的寒门子弟,单靠圣宠,想在朝中立足还是有些危险困难的。
“你们说……还有其他人发现此事吗?”
有个老臣询问。
另一个老臣道,“可能还有,但应该不多,朝中见过陛下年轻时候模样的老臣,都基本离开得差不多了。”
“但就算知道了真相又如何?陛下此举很明显没打算让人认祖归宗,如今的扶持偏心,不过是对亲儿子的弥补,以及慈父之心。”
“出身在宫外,注定血脉存疑,谢文彦影响的是我们朝臣,并不影响那些皇子的局势……”
只要还有一个正统皇子好好的,哪怕对方是个三岁幼儿,皇位也不可能落到一个血脉存疑的皇子身上。
但有这层身份,谢文彦将来位高权重却是肯定的。
因为皇帝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亲儿子屈居人下,除了父子感情,也是面子问题。
“既如此,让下面的小辈们能交好,就交好吧。谢文彦本来就有能力,倘若真是这样的身份,只要陛下在,他就不可能出事。”
“而陛下行武出身……怕是少说还有个十几二十年。”
这么久的时间,与谢文彦交好利大于弊。
至于中途有成年皇子忍不住逼宫咋办?
呵呵,当年乾元帝是怎么上位的,他们这些老东西可最清楚。
看看先帝二十几个儿子,如今宗室却只有寥寥几个亲王郡王,就知道了。
……
赐婚圣旨一出,外面会有怎样的风风雨雨。
谢文彦都能料到几分,甚至有人会怀疑他和乾元帝之间的关系,也都能猜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6/14页)
但他并不担心。
就像那几个老臣说的,除非乾元帝的正统皇子全部出事,否则皇位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落到他一个血脉存疑的人身上。
所以他和乾元帝的父子关系,在他入朝之前暴露,可能会危险。
但如今他已经走进大众视线了,就不会引起太大的忌惮,反而众皇子还会想办法拉拢交好他。
当然,也可能有心胸狭窄和脑子犯抽的,比如原太子。
可谢文彦不怕。
如果他连现在的阴谋诡计都应付不了,整天这也怕,那也怕,那么将来即便他幸运坐上那个位置,也迟早被赶下去。
就像前世的太子,成功上位了又如何?
能力不够,还不是成了亡国之君。
他谢文彦从不怕算计,他只怕自己技不如人!
比起担心京城众人怎么想。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想法子筹办好几门亲事,好好笼络住这些姻亲关系。
而想办好亲事,就少不了银子。
如今谢家家底太薄了,一下子定下这么多亲事,聘礼和嫁妆是个大问题。
“夫君,家里的花销不少,点心铺和酒庄才经营不久,如今账面上的银子,也不过七八千两之数。”
这些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自然是已经很多。
而谢家一穷二白起势,短短时间内能有这么多,也绝对算是乔玉景持家有道,以及穿越堂兄经商有方了。
可几千两银子想筹办亲事,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按照京城官员权贵的行情,姑娘哥儿嫁妆,男子的聘礼,至少也不能低于一千两,否则就要被嘲笑。
谢家一共七个人,按照最低标准,都是七千两!
这还不包括摆酒席、布置新房等等花费。
乔玉景拨弄算盘发愁道。
“虽说四堂兄和白哥儿已经在村里定过亲了,但咱们也不能因白哥儿是村里的,就厚此薄彼,还是要把东西银子给他补齐。”
“且不说这么多银子花出去,点心铺和酒庄周转怎么办,而是全花完也不够……”
他们私下搞来的银子又不能拿出来。
所以再次说一句,真不能怪那些千金小姐公子,宁愿给高门做妾,也不愿意嫁给寒门进士。
因为寒门进士嫁一个,就是拖一窝。
举家全之力供出来的金凤凰,自然就要回报全家所有人,这是根本没办法避免的事实问题。
乔玉景抱住谢文彦胳膊撒娇,“夫君,你快想想办法,家里银子不够用。”
之前爽快拿出二十万两支持夫君让封夫人她们去养兵,是他对未来的投资。
但要让他拿出嫁妆贴补公中,他才不会干这种傻事。
对夫君付出,要付出到点子上,予以予求最后只会不被人当回事。
而谢文彦也没那种占用夫郎嫁妆的厚脸皮。
“此事我已有对策,辛苦夫郎了。”
谢文彦有些心疼安抚。
夫郎说不能厚此薄彼白哥儿,可当初他与夫郎成亲,却也只给了200两聘金而已,尽管那已经是谢家当时最大的能力了。
可夫郎嫁给他,终究是委屈了。
来日有机会,他一定要给夫郎补个盛大的典礼。
【作者有话说】-
乔玉景:心疼男人倒霉一辈子!
谢文彦:心疼夫郎……干活越来越多。
………………………………………………………………
跟大家分享一下,作者也是即将有猫的人了哈哈哈,还是一只5岁,靠流浪都能把自己养到10斤的大胖猫,宠物医院护士姐姐告诉我,它在医院驱虫隔离期间,一天要干三大碗猫粮~
第105章 定亲和再次献计 .
古代成亲讲究三书六礼,流程非常繁琐。
谢文彦现在虽然发愁家中兄弟姐妹们亲事的银子,但也还有一段时间准备。
在此之前,他决定先把封祁瑞几人,在过年之前统统送入六部之中任职。
赵洪章已经进入礼部,暂时不需要管。
霍明朗,因为对方是商人之子,对银钱数字极为敏感,谢文彦给了对方一份《现代记账法》,让其进入户部。
封祁瑞逻辑缜密,手段狠辣,谢文彦给了对方一本《现代刑侦手册》,让其进入刑部。
周云庆表面刚直不阿,嫉恶如仇,谢文彦给他的是官员把柄,让其进入御史台……
有这些干货帮助,几人都不傻,具体怎操作就看他们自己了。
谢文彦没必要事事都插手,剩下等结果就是。
几人收到东西后,看完都很是欣喜。
尽管他们靠自己也能有一番成就,可谢文彦给的东西,完全能够帮他们节约更多时间,并且受益匪浅。
之前光听谢文彦嘴叭叭,形容他们合作未来如何美好,大家虽然心动,但终究还是有一份不踏实。
但现在好处落到实处,他们心里终于对谢文彦彻底认同。
谢文彦是没有家族势力,可他脑子真的好用啊,他给出的提点,丝毫都不比那些家族势力的帮助差。
所以归根结底,感情都是虚的,利益才是根本!
而封祁瑞几人也不是那种拖拖拉拉,三心二意的,既然决定跟着谢文彦干了,自然也是积极行动,动作迅速请媒婆到谢家商议婚事。
谢文彦见此满意。
琐事有乔玉景和谢父谢母等人帮忙处理,和封祁瑞他们交代完进入六部任职的事宜后,他就跑去私下求见乾元帝了。
目的很简单,他要献策拿赏赐!
这是他现在最为正大光明,也是速度最快的来钱之道。
否则短短时间内,不用歪门邪道的手段,他上哪里正正经经搞几万两银子出来?
御书房。
乾元帝对谢文彦主动求见,很是有些意外新奇。
因为谢文彦觉得远香近臭,也不想给外人留下过于谄媚的形象,平时乾元帝不召见他,他基本都不会主动凑上去,只会拐弯抹角刷存在感。
如今主动求见,可不就显得新奇么。
“你小子惯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今日主动来见朕,是不是惹什么烂摊子了?”
乾元帝打趣笑道。
谢文彦闻言也爽朗笑,“陛下,您才是惯会打趣微臣!微臣聪明绝顶,智计无双,谁给您惹烂摊子,都不会是微臣我啊。”
“夸你两句你还真上天了?行了,说吧,到底所为何事?”
乾元帝笑着敲了下他的头,尽显亲近之意。
谢文彦也似乎习惯了这般亲近,当即不再寒暄,说出自己的来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7/14页)
“陛下,今日微臣前来,倒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向您讨些赏赐。”
“微臣家中不富裕,如今兄弟姐们一起定下亲事,聘礼嫁妆置办,少说也得上万两银子,这么多钱财,微臣哪里拿得出来?可不就得来求陛下您么。”
他可怜巴巴叹气。
乾元帝听完恍然大悟。
他一个皇帝整天忙的是国家大事,皇子皇女的婚事,自有后妃和内务府操办,赐婚时倒真忘记了这点。
毕竟以往他赐婚的对象,都是朝廷重臣权贵,大家都在考虑官场利益,谁家也不会为这点银子发愁。
谢家农户出身,倘若当初不是他赏赐了宅院和黄金千两,谢家家底怕是连几百两银子都凑不出来!
想到这里。
乾元帝就觉得心酸。
他这个儿子真的太苦了,明明应该是尊贵无比的皇子殿下,如今却需要为了这点银子讨巧卖乖。
不就是几万两银子么,他最近在南方水患工程筹银上,从那些大臣、富商身上薅了不少羊毛,阔绰得很,贴补得起!
心中这般豪爽想着。
表面上乾元帝还是保持帝王威严点,感兴趣配合追问,“哦,你想怎么向朕讨要赏赐?”
“微臣前几日翻看朝廷往年的日志,发现我朝与草原部落接壤的郡县,几乎每年冬日都会受到草原部落劫掠骚扰,轻重程度视草原部落当年的气候而定。”
“虽然陛下已经派遣军队极力守护,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一旦草原当年气候恶劣,那些草原部落为了生存,攻击便会不管伤亡惨重……”
乾元帝点头叹气,“确实如此,咱们与草原接壤的边境,多年来始终无法平和,且不说草原部落的侵略野心,他们那边的生存环境,就注定了他们不消停。”
“朕和先帝都有过收服草原之心,可他们擅长骑兵,出兵胜率实在堪忧。”
“即便一时打赢让其臣服,但草原地界辽阔,生活习性又差距甚大,那边资源还及其匮乏,一旦疏于管理,他们就能脱离朝廷管控,重新独立自在。”
草原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在古代的确是历代帝王头疼的存在。
不过,草原的资源可并不匮乏。
那边的畜牧业,和地底下的矿产资源可丰富的很呢,只是古代以农业为主,草原那边就成了荒芜的蛮夷之地。
若不是看过穿越堂兄空间中的后世书籍,谢文彦也不知道草原竟然是个宝地。
谢文彦拱手笑道,“陛下,若微臣有一兵不血刃收服草原的计策,微臣可能得陛下的丰厚赏赐?”
“爱卿若有上策,莫说赏赐,便是再升你官职,也使得!”
乾元帝闻言双眼一亮。
虽然连续给一个新入朝的官员升迁不符合规矩,但若有实打实的的功绩,帝王强硬起来,也能堵住其它官员的嘴。
谢文彦说话从不来虚的,每次献计都是绝杀,他很期待。
而谢文彦也不会让他失望,整理一番措辞后,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这个办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后世人常用的【贸易战】。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草原部落之所以凶悍,劫掠我朝边境百姓的粮食,主要还是他们那边生存环境恶劣逼的。”
“草原部落的野心,只是他们的大汗,底层部落百姓,并非真的就想掀起战争,冒着生命危险侵略我朝边境,他们自己也是怕死的。”
“如果有一条安稳生活的道路可走,微臣想,大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
乾元帝追问,“你说的安稳之道,何解?”
“陛下可以在边境和草原接壤的地方,开通一个经商互市,大量收购草原部落的牛羊皮毛,然后售卖粮食给他们,帮他们度过艰难的冬日。”
“收购回来的牛羊皮毛,我们可以让工匠技人研究,制作成各种相关的物品,再卖去那些气候严寒的地方赚钱。”
“一旦这个经商链形成,草原部落的百姓们为了赚钱,定会一年年的增加牛羊养殖的数量……”
“而牛羊养得多了,马匹养殖的数量就会减少,马匹减少,草原部落的骑兵力量,自然也就削弱了……届时我朝再想对草原动手,还困难吗?”
只要养殖牛羊的利益,大过养殖马匹的利益,不管草原可汗怎么下令阻止,都抑制不了部落百姓赚钱心思和动力的。
这就是贸易战的厉害之处,利用的是人心。
而贸易战,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有了,比如说战国著名的【齐纨鲁缟】【买鹿制楚】等等故事就是案例,并不是后世人才有的专属。
乾元帝沉吟,“你说的这法子是好,但问题是,想要工匠技人在短时间,研制出更好的牛羊毛皮揉制办法,恐怕并不容易。”
古代技术和生产有限,想要大量制造牛羊毛相关的产品还是有难度。
说到底,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陛下,微臣几位堂兄原是猎户,常年与山中野物打交道,多年来对野物皮毛利用颇有心得,已研制出好几种毛线的新揉制方法。”
“揉制出来的毛线十分软和舒适,并且可以大规模量产……”
“牛羊毛线制品或许不如布帛丝绸华美,难以受所有权贵喜欢,但于百姓而言却是极好的保暖之物,受众并不会少。”
“届时国库赚了钱,草原骑兵削弱,百姓过冬也能轻松几分,岂不三全齐美?”
若真有软和舒适,还能够大规模量产的毛线制品,那此策确实可用。
乾元帝很是高兴,“怕不止三全齐美,而是四全其美吧,你几位堂兄研制出如此好物,朕若不奖赏他们,可实在说不过去。”
“陛下英明。”
谢文彦赶紧拱手,然后满是期待等赏。
为了点银子眼巴巴的模样,真是让人好笑又心酸!
而乾元帝一心疼儿子就手松,稍微思索后,就大手一挥道。
“尔等此策功劳甚大,即日起,谢爱卿官升半级,谢家大郎、二郎、三郎、四郎特赐男爵之位,再各赏白银千两,珠宝两箱……”
楚国的爵位只有身份特权,和些许俸禄,并没有封地。
男爵是最低等的爵位,除了名头好听,其余特权少之又少,但能够脱离白身,对谢家几个郎来说,却已经非常不错了。
至少京城各家举行宴会,谢家其余两房人,以后都有资格参加了。
那些特定的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他们也有资格穿戴出门了。
这是谢家融入上层,真正改换门第的机会。
是黄金千两万两,也比不上的赏赐。
“多谢陛下。”
谢文彦拱手道谢,眼眸尽是笑意。
几位堂兄有资格进入官员权贵们的圈子交际,那他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毕竟无论他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8/14页)
外面笼络再多助力。
真正能够全心全意站在他背后,不会背叛帮助他的,只有与他彻底绑定的谢家人。
第106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捉虫
谢文彦去一趟御书房,就给家里的兄弟们各捞了个男爵之位。
这消息传出,京城的官员权贵们又是震惊和嫉妒!
没办法,虽然男爵是最低等的爵位,可到底也是爵位啊,代表着阶层问题。
要知道那些显赫高门的子弟看似风光,但如果自己读书考不上功名,父母死后又被分家的话,只有白身的他们就会瞬间跌入底层,任人欺负。
那些高门的庶子,为什么很多受尽委屈,也不愿分家离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如今谢家儿郎全部受封男爵,怎能不叫人心惊妒忌?
“真是没看出来,谢文彦这个小混蛋年纪轻轻,做事情如此老奸巨猾,他到底给陛下喝了什么迷汤,竟让陛下如此奖赏他?!”
一群朝臣羡慕嫉妒恨,在家踱步后不约而同赶紧打听。
而乾元帝想在边境与草原接壤之地开通互市的事情,也是瞒不住的,毕竟还要挑选过去坐镇办差的臣子,因此就把消息透露了出去。
众人知道真相后,对谢家的羡慕嫉妒心思顿时消失,换成了兴奋激动。
废话,边境与草原开通互市,其中的油水利益有多大,但凡是个有点政治嗅觉的人都知道!
更大的利益摆在面前,他们哪里还有心思管一个小小谢家。
所以,谢家此次虽然又得了不少好处,但也并没有引起太大风波。
只有少数眼睛毒的人,心惊谢家起势之快,对谢文彦的手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这个强势闯进朝堂的年轻人,恐怕比他们想象更不简单。
可惜,谢文彦年轻的外表实在太具有欺骗性了。
他们少数人再怎么重视,但大部分人依旧不把谢文彦当回事,对方的崛起就难以控制,众人十分忧愁。
但不管外面如何风雨,谢家得到圣旨是高兴坏了。
即将与谢家联姻的几家人,也是喜气洋洋,证明人类的悲喜确实并不相通。
当然。
此次事情谢家倒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
乔玉景就有些忧虑。
—
晚上夫夫俩躺在床上,乔玉景忧心忡忡道。
“夫君,你向陛下进献的计策好是好,但如果没有一个适合的臣子来执行,边境与草原开通互市,恐怕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他虽然不是世族出身,但永昌伯府背后也是个不小的家族,因此深知在很多权贵官员心中,家族利益是高于国家利益的。
为了壮大自己的家族,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因为只要家族够强大,改朝换代,百姓困苦,都不影响他们吃香喝辣。
那些世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旦开通互市,坐镇的官员手段不够强横,心性不够正直,互市就将成为这些利益熏心之人走私倒卖赚钱的温床。
谢文彦闻言,怎会不知夫郎心中所想?
他缓缓抚摸着爱人柔顺的头发,嘴角翘起弧度道,“夫郎,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
“什么?”
乔玉景抬头不解。
“夫郎莫不是忘记为夫想做什么了?不给那些人创造倒卖盐铁的机会,我怎么给封夫人那一只军队配备兵器?又如何研发制造火枪?”
铁矿等能够制造兵器的东西,向来是各国最为重视监督的存在。
百姓连打造一口铁锅都需要报备,养兵没有足够的铁矿来源,配备兵器怎么办?
利用草原部落的身份,和边境豪族进行走私倒卖交易,才最安全隐蔽。
“我在朝中目前势力有限,有周云庆这种世族暗棋存在,我的野心就更加要隐蔽起来了,有草原部落做挡箭牌,咱们就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待过几年大局定下我上位,有边境豪族与‘草原部落’的走私罪证,他们就是我杀鸡儆猴,初步稳固权利的威慑。”
“同时,也是我向草原出兵开战最好的借口,草原部落野心勃勃,不狠狠将他们打一顿,打得他们几十年内都不敢动,他们必将成为我吞并其余几国的绊脚石……”
谢文彦细细将自己的打算说来。
他的目光,从来就没有只放在楚国的皇位上,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极致。
别忘了,他的仇人可不仅仅只有太子。
谢文彦目光看向窗外夜空,神色平静幽幽道。
“虽说我上辈子的下场,有我自作自受的原因,但那些与我作对之人也不无辜,当初他们是怎么弄我死的,今生我必定也要礼尚往来,原样奉还才公平。”
“夫君……”
乔玉景想起爱人前世结局,不由心疼落泪。
千刀万剐之刑,夫君得多疼啊。
上辈子那种局势,又岂是真的夫君一个奸臣就能导致的,夫君是弄权,但真正压榨导致底层百姓活不下去乱起来的,归根究底还是那些豪强而已。
只不过乱世需要一个人来背罪名,而夫君就是最为合适之人。
谢文彦看着爱人落泪,温柔替他擦干净。
“哭什么,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世间之事本就难断对错,不过成王败寇而已,当初我输是我技不如人,今生被我得了先机,那就是他们倒霉。”
“可我就是心疼夫君……前世那样,夫君定是疼极了。”
乔玉景抽抽噎噎。
谢文彦捏捏他脸蛋毫不在意,爽朗一笑,“是很疼,不过如今能得夫郎为我疼惜,倒也值当。”
“油嘴滑舌。”
乔玉景被哄得破涕为笑。
夫君总是这般乐观,让人与他在一起好似什么烦恼都能轻松消散。
此生能与夫君成亲,真好。
……
谢文彦没打算插手与草原开通互市之事。
拿了陛下的赏赐,他就将其抛到脑后,任由朝臣们为了利益去争抢互市掌控权。
然后趁着这空隙,继续每天看似老老实实上职,实则不着痕迹见缝插针操控局势,顺便观察能为自己所用的不起眼官员。
时间,就在这忙碌中一晃而过。
很快来到年关。
家里几门亲事都已经定下,等所有三书六礼走完,正好来年春暖花开的好时节成亲,时间不早不晚。
当初大伯母是被休回娘家的,大房几位堂兄给对方守孝一年,就差不多了。
年节将到。
除了官员们更加忙碌,需要把该处理的公务都及时处理完,以免因年节放假多日耽搁,后宅的主君主母们,也是忙得飞起。
毕竟官员之间,年节送礼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00-110(第9/14页)
最好维护人脉关系的时机,大家都不敢马虎,否则送礼不当得罪人,后果不可小觑。
谢家今年是第一次与各官员正式交际,年礼选择非常重要。
送薄了,人家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会嫌弃寒酸不高兴;
送贵了,谢家寒门出身众所周知,钱财来源不好解释;
所以,饶是乔玉景再如何聪明圆滑,擅长管家理事,也不得不发愁头疼。
好在有谢文齐这个穿越堂兄!
听说乔玉景发愁送年礼,顿时就跳出来邀功了。
谢文齐得意洋洋道,“五弟夫郎,这个我有法子!”
“当初堂弟高中状元的时候,我和白哥儿就在咱们村子后山,寻到了一块位置特好的山谷之地,把那里改造成了个温室种植地,种上了不少蔬菜。”
“原本是打算冬日做新鲜菜蔬的生意赚钱,如今正好适合送年礼……”
古代冬日新鲜菜蔬是非常昂贵的。
虽然有温泉种植的办法,可又不是所有官员权贵家里都有温泉庄子,所以每到冬日,就算是达官权贵,很多也吃得不如意。
谢文彦是后世穿越的,还知道那么多技术,所以怎会放过温室种植赚钱的路子?
更别说他空间还有土地,种那么多新鲜瓜果自家根本吃不完,不偷渡出来趁机赚银子多可惜,毕竟谢家家底是真的薄,缺钱啊。
乔玉景听完眼睛也亮了。
“年礼中加上新鲜蔬果倒是可行,新颖又不费银子,我们谢家是农户出身,在种田上有些别样本领,也不算突兀奇怪。”
“到时候再加两盒铺子的点心,一套价值中等的文房四宝或者瓷具,以咱们家的情况,就不算失礼,也不算太过贵重。”
“堂兄真厉害,有先见之明!”
乔玉景毫不吝啬称口夸赞。
夫君说了,堂兄最是喜欢听这些,越捧对方,对方脑袋越灵光。
这不。
谢文齐果然被夸得飘飘然,立马就来灵感又道。
“除了官员的年礼,陛下那边咱们也不能少,甭管别人是不是觉得咱们献媚,上司的马匹该拍就得拍。”
“我有个叫做《西游记》的话本,弟夫郎你找一个戏班子排练出来,让堂弟当做年礼献给陛下表演。”
“到时候陛下高兴赏赐是其次,我们可以趁此东风开一个戏楼,肯定大赚特赚,宣传就说,咱们戏楼里的戏,陛下看了都说好!”
乔玉景闻言高兴,当即拍板。
“好,那此事就交给堂兄了,你明天写个具体章程出来,没问题就抓紧时间办,辛苦堂兄了。”
正在滔滔不绝的谢文齐笑容瞬间僵硬:……
等等,什么辛苦。
难道这活要让他来干?
他可是要咸鱼躺赢的!
第107章 穿越堂兄的奋起 1更
穿越堂兄从后世带来的好东西不少,但不符合现实的地方也有很多。
谢文彦针对堂兄的问题,早就跟乔玉景提前打过招呼,避免堂兄不小心把后世过于开放的思想,在不经意间暴露出来惹祸。
所以,乔玉景虽很爽快答应了谢文齐的年礼建议,可还是会再慎重检查考虑。
比如说《西游记》这个话本子。
上辈子堂兄其实就拿出来过,并且让大家十分喜欢,但乔玉景当时已经变成鬼魂,只耳闻过只言片语,并不知道全部故事。
因此想到夫君的提醒,说堂兄很容易犯思想错误,乔玉景还是留了个心眼子。
准备让堂兄把戏本全写出来,仔细审查过再决定排不排戏。
而结果证明,他小心确实是值得的!
乔玉景看完堂兄写好的《西游记》剧本,差点魂都要吓掉了,当天晚上就拉着谢文彦后怕道。
“夫君,如今我总算是明白你为什么让我盯着点五堂兄,还大大鼓励他去经商,不让他也读书科举了,就他这思想觉悟,真是难怪前世谢家被诛九族了!”
其实谢文齐也不是真的傻到直接在古代明目张胆嚷嚷什么反语。
像‘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经典台词,他肯定是不可能写出来的,那不是存心找死么。
所以谢文齐给出来的表演剧本,也是经过改编,把那些不当言辞去除了的。
但问题是!
谢文齐是个后世人,他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让他有些思想,是根本藏不住的,在他自己都没意识的情况下,就流露了出来。
谢文彦听到乔玉景的小报告,丝毫没有意外笑道。
“堂兄与常人不同,你和他相处久了就明白,有些刻进骨子里的东西,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掩饰改掉的,咱们也没必要逼着他改。”
“毕竟,这个世上能够容忍他的上位者,恐怕也只有我了,他这个毛病改不掉也好,有这个把柄在,日后他才会一心一意,竭尽全力帮我做事。”
“不过在此之前,得尽量盯着他,以免坏事……回头我找他聊聊。”
说干就干。
第二天。
谢文彦就单独找到谢文齐谈话,把对方的危险思想点了出来。
“这……这话本子我都改编过了,这些剧情台词很正常啊,怎,怎么会如此?”
谢文齐听完脸色当场也吓白了。
他又不傻,怎么会不知道在古代是有忌讳的,可他怎么看自己改编后的剧本,都觉得很正常啊,他真的完全没意识到有何问题。
谢文彦叹气道,“堂兄,这很正常,你来自后世,很多生活中你觉得是常识,觉得很正常的事情,但对我们这里的人来说,就是不得了之事。”
“就拿陛下的名讳来说,从陛下登基的那一天开始,陛下名讳中的字,我们在使用时,下意识就会忌讳避让,而你却不会有这种意识,明白吗?”
所以不是穿越堂兄太不小心,而是潜意识的东西根本不受人控制。
谢文齐张张嘴,好半天才丧丧道。
“堂弟,我知道了,可是……我真的很想把我家乡的美好,都分享给大家,不过就是一首歌,一个话本子,一场戏曲,何至于此呢?”
此时此刻,他终于体会到了封建时代的束缚和残酷。
他只是想家了,想让这个陌生的世界,多一些自己熟悉的东西,结果连这点小小的愿望,都难以轻松实现。
“我明白堂兄心中所想,对于堂兄的家乡,我也很是向往,可现实就是现实,人和命运之间,总是要有一方屈服。”
“如果不想认命,就想办法去改变,哪怕可能失败,但只有站在最高处的强者,才有资格制定规则。”
“我从来都相信,时势造英雄,英雄亦能造时势,并且一直都在为之努力。”
谢文彦轻笑反问,“堂兄觉得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