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1/14页)
第131章 世族出招 .
谢文彦被停职后,在村里过着悠闲潇洒的生活。
每天给族里读书的孩子们上上课,再带着夫郎去河边游玩,后山打猎,日子好不快活舒坦。
而朝中可就没这般平静了。
一群官员为了争夺利益风起云涌,已经成年的皇子们也是花招百出,相互打压竞争,斗得像乌眼鸡。
其中二皇子最为闹腾,仗着皇帝明摆着不喜欢他,他就索性摆烂,半点都不管他人眼光死活,什么事情都要去插一脚。
说得好听他是在夺嫡,说得不好听,他就是个搅屎棍!
偏偏他又狡猾得很,做事情很有分寸,只在乾元帝底线上蹦跶,没把事情做绝,让乾元帝不好下狠手收拾他。
所以别说一群皇子,就是乾元帝都被这个儿子整得神经衰弱,头痛不已。
连二皇子的幕僚们都有点抹汗。
不过在二皇子看来,他认为自己非常棒。
他觉得。
“反正皇位能不能到我手中,还是个未知数,父皇明摆着厌恶我,我还装什么好人?将来我能上位最好,不能上位,我如今肆意潇洒活着就是赚了。”
“我不好过,那大家都别想好过,左右这江山的主人换得多了,既然我不能当皇帝,我管我死后是谁登基,这江山还姓不姓楚。”
二皇子冷笑,精神状态无比超前。
丝毫不担心皇子们争斗严重,被其余有心人钻空子。
毕竟,父皇虽然不会杀亲子,但当初他母妃被冤枉奸情赐死后,父皇也就没怎么再管过他,他能在皇宫中长大,不知吃了多少苦头。
既然他享受到的皇子尊荣有限,那他对于皇室的感情,自然也没多少。
以他们这群兄弟的关系,一旦他夺位失败,下场就是死,所以还管那么多干什么。
总之。
有二皇子这个疯批当鲶鱼,朝中局势那叫一个火热。
谢文彦得知朝中情况。
仔细思考后,就让卿哥儿对二皇子表达他的“投诚”之意,怂恿二皇子加大打压大皇子的力度,逼大皇子找世族出手。
卿哥儿不知兄长计划,但他从来都相信兄长。
因为从小到大的经验都告诉他,跟着哥哥走有肉吃!
有卿哥儿怂恿,还有谁都没想到谢文彦真正的包天心思,二皇子和其幕僚们对谢文彦的投诚,非常欢迎。
当天晚上。
二皇子就悄悄来到桐树村,与谢文彦商谈确定合作。
还有问出心中疑惑。
“谢大人为何让本殿继续打压大皇兄?大皇兄已经被贬去皇陵,他的左右臂膀也都已经失去,还有其余兄弟虎视眈眈,他此生想回来,恐怕是痴人说梦了。”
“倘若大皇子还有底牌呢?”
“怎么可能?”
二皇子闻言震惊。
他和老大斗了这么多年,双方有什么底牌,不能说全部都知道吧,但基本最大的几张底牌,是绝对瞒不过对方。
“到底有没有,逼一逼不就知道了?大皇子筹谋多年,如今被贬皇陵,他岂会甘心?就算没有底牌,也还有其他手段。”
“打蛇不死反被咬,没有依仗,大皇子不是这般甘心去皇陵的人。”
谢文彦意味深长劝说。
二皇子想想也是,老大向来狡猾,这次如此轻易就接受惩罚,半点挽回手段都没有使,的确不太寻常。
何况只是加重打压一下而已,反正他本来也没想让对方好过。
……
于是。
躲到皇陵的大皇子,就又遭殃了。
平日吃穿用度被克扣就算了,主要是他在朝中的爪牙,不仅没有因他急流勇退保住,还反而被攻击得更厉害。
导致大皇子想远程操纵局势的行动,走得无比艰难。
“老二!”
皇陵中,大皇子气得咬牙切齿。
他真是服了这个混账玩意,老二简直就是他的克星,从小到大都跟他作对。
二皇子这般咄咄相逼,就算是再能忍的人,也忍不住了。
大皇子本来也不是什么好脾气之人,平日的稳重和温文尔雅都是面具,睚眦必报,心狠毒辣才是他的本性。
所以。
大皇子也终于忍不住拿出全部本事,跟二皇子斗了起来。
开始,二皇子确实有所吃亏,但随后有谢文彦在背后支招,大皇子的反击就不行了,甚至还因为谢文彦有前世记忆,让其隐藏势力损失不少。
最后没办法,大皇子不得不去求助世族。
世族早就等着他上门了。
以世族的耳目,又岂会不知朝中风云?没有直接出手帮忙,就是要让大皇子主动低头,他们才能更好掌控这个傀儡。
“谢文彦确实厉害,但终究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而已,想解决他不难,殿下稍等些时日,我等必助殿下达成所愿。”
几位世族族长轻松笑了笑。
说实话,他们承认谢文彦的确很出色,但小小竖子与庞大的世族相比,终究不过螳臂当车,他们从来没有真的放在眼里。
毕竟,曾经像谢文彦这样的人,他们又不是没见过,更弄死了不知道多少个。
“那孤就等各位好消息了。”
大皇子长吐一口气。
尽管他也不待见世族,讨厌世族对皇权的掣肘,但对世族的能力,他还是知道的。
有世族出马,这次谢文彦绝对跑不了!
就是害苦了他,此后他恐怕很难摆脱世族的控制了。
……
百年世族的势力,可不是随便夸出来的。
他们一出手,朝中风起云涌的局势就被控制了下来,大皇子遭受的危机也瞬间解除,朝中大半官员,或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所有人的目光从夺嫡争斗中暂时抽出,聚集到了国库债务上。
经过几天君臣拉扯。
在所有人都推辞【国库收债】这个烫手山芋的形势下,逼得乾元帝不得不将视线看向已经停职的谢文彦身上。
世族安插在皇帝阵营的官员小心翼翼劝说。
“陛下,国库债务牵涉甚广,朝中几乎大半官员都有参与,我等就算有胆子去要债,但也实在没能力。”
“这件事恐怕只有谢大人最合适,一来他家族弱小,族亲都还在土里刨食,就算被报复,受到的力度也有限,陛下可以轻易相护。”
“二来,谢大人一直巧思良多,他出手,就算不能把所有债务都收回,起码也能让那些人吐一半出来,不如让谢大人先试试,有问题咱们再想法子解决也不迟。”
“请陛下恕罪,是臣等无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2/14页)
就算不是世族的钉子,也没有人愿意去接这样的烫手差事。
得罪满朝文武,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哦,区别还是有的,就是早死和晚死。
乾元帝没办法,他实在眼馋这笔巨额债务,犹豫过后,还是选择了去找谢文彦。
反正谢文彦都已经帮他得罪世族和权贵了,那再得罪一下,好像也不打紧吧?
失败了,他还是能保对方一条命。
成功了,那可就是大收获。
不过。
乾元帝也知道此事有些强人所难,因此,他是亲自跑到桐树村来请人的。
这也就是谢文彦是他“亲儿子”,他才有所愧疚,否则换成普通寒门子弟,那就是皇令不可为,臣为君死是忠君,是荣耀。
这个结果是谢文彦预料和期待的。
但他肯定不能直接欢喜应下,否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他有猫腻么?
所以。
谢文彦听到乾元帝的要求时,表情很难看,看向乾元帝的目光就像在看一个负心汉,双眼满是控诉。
一副陛下我拿你当兄弟,你竟然想送我去死的眼神!
看得乾元帝心虚不已,摸着胡子尴尬咳嗽承诺。
“谢爱卿啊,朕知道你肯定有办法,你放心,此事成功后,朕肯定不亏待你。”
“亏不亏待的,臣到时候都死了,还知道什么?”
谢文彦满是怨念回了一句。
乾元帝:……
臭小子,真是给点颜色就开染房。
乾元帝没好气,“那你怎样?”
“俗话说欠钱的是大爷,收债的是孙子,为避免到时候有人跟臣充大爷,请陛下赐臣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谢文彦说罢,手中砍刀重重落在木材上,劈成两半。
然后才看向乾元帝,笑得意气风发,“既然恶名臣都背了,陛下不喜欢的人,臣也顺手都给您解决了,如何?”
“好小子……”
乾元帝怔了怔,才发出浑厚的笑声。
这份魄力,这份果决,不愧是他儿子!
第132章 谢文彦收债(1) .
世族把国库收债这个烫手山芋推给谢文彦,目的是想让他得罪满朝官员。
如此阳谋换成别的人,或许还要头疼担忧。
可对谢文彦来说,这却是他排除异己,收拢权贵,掌控朝堂的大好时机!
这辈子有太多想做的事情,他不想在皇位之事上耗费太多时间。
何况他的底蕴有限,与其耗费心血和人勾心斗角,他觉得还是直接把那些挡路之人弄死更好。
乾元帝亲自上门,谢文彦没有矫情,简单抱怨闹了点小脾气,在对方答应给他先斩后奏的特许之权后,第二天就换上新官服回朝堂了。
没错,新官服。
谢文彦此次返回朝堂,是以正三品督察院副御史之位复官的。
从正六品到正三品,一跃三大级,不可谓不风光。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回来是干嘛的,这回没有官员嫉妒他,对于他的升官保持安静。
毕竟不管收债成不成功,谢文彦的仕途都算是走到头了。
现在的升官荣耀,不过是烟花一瞬而已。
所以,谢文彦重新回到官场后,并未再像之前般被众人热情对待,大部分人对他都是避之不及的态度。
只有少部分与他真相相交,性格正直,又或者想在他身上赌一把的人,才依旧保持原本的友好。
谢文彦对此没什么反应。
对他露笑脸的,他以笑脸回报,对他避之不及的人,他也不会主动凑上去。
不管众人什么态度,他都淡然处之,每天忙着翻看户部送来的债务账本,跟户部了解朝廷官员们的欠债情况,才没心情在乎别人的眼光。
倒是户部这边。
户部的官员们,对谢文彦却是热情喜欢得很,积极配合他工作。
没办法,谁让户部掌管的就是财政,若是这一笔债务能够讨要回来,除了乾元帝,最高兴的就是他们了。
户部尚书亲自抱着账本跟谢文彦交接,笑得那叫一个谄媚。
“来来来,谢大人,这些就是历年来众官员向国库借债的账本记录,咱们早就整理得清清楚楚了,您只需要拿着账本上门收债就行!”
事实上不止乾元帝,户部的官员们也早就想把这笔债务收回来了。
只可惜大家有心无力,实在没有把满朝文武都得罪的胆子,平日里只能暗搓搓整理账本记录,心痛国库借出去的银子哀叹。
“户部的同僚们有心了……”
谢文彦笑了笑,也没有为难户部尚书,直接拿起账本观看起来。
他上辈子在官场也呆了不少年,哪能不知道六部之中,最为难做的就是户部官员了,一天天都在为银子发愁。
户部的账本做得很详细,看起来并不费力。
谢文彦记忆力好,很快就把朝廷官员们的欠债,了解得七七八八。
看完之后怎么说呢。
比谢文彦想象中还要严重,国库这笔借出去的债务,零零总总加起来竟然有一千多万两的银子!
大部分债务,集中在上任先帝晚期。
不过乾元帝在位期间也不少,加起来也有几百万两。
谢文彦看得心中简直滴血。
这江山未来可是他的,这些人吸地是国库的血吗?
不,是他的!
谢文彦压住心中滴血询问。
“尚书大人,我记得当初先帝颁布仁政,允许官员在家中困难时,向国库借银子周转,似乎是有利息规定的,你们这些账本上,为何只有本金,没有核算利息?”
户部尚书:……
这还需要问吗?
他们连本金都收不回来,还想收利息,做什么白日梦呢。
但这种话不能直接说。
户部尚书只能委婉尴尬笑,“这些年各位同僚们日子不好过,我们请示陛下,陛下体谅百官,允许大家先还本金,利息日后再说。”
可惜别说利息,本金的还款都遥遥无期。
一说还钱,一群官员权贵们就齐心协力装穷,正所谓法不责众,乾元帝再强势也没办法。
“哦,大家都很穷?那到底是怎么个穷法,尚书大人可否详细告知?”
“虽说陛下让本官监督这笔债务,可法理之外也讲人情,倘若生活真困难的官员,本官也好把他们安排在后面,都是同僚,本官还是很心善的。”
谢文彦一边继续翻看欠债官员权贵的资料,一边悲天悯人感叹。
户部尚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3/14页)
他是在阴阳怪气吧?是吧?是吧?
但只要谢文彦有本事把欠债要回来,他们户部才不管那么多。
户部尚书很是积极诉苦,把朝中那些欠债的官员权贵们,每次五花八门躲债的所作所为,全都给说了一遍。
什么故意穿着补丁衣服出门晃悠;
什么装穷没银子吃饭,在下职的半路晕倒;
什么赌咒发誓说自家没钱;
什么干脆摆烂,表示别人都没还债,凭什么自己先还。
还有指责大家借钱是响应先帝仁政,乾元帝想要收债,是不是反驳先帝政策,想当不孝子的强词夺理。
总之。
主打就是明知故犯,法不责众。
“本官知道了,从明日开始,本官就去各同僚府上拜访劝说,还请尚书大人携户部官员们,把这些的利息账目,也尽快核算出来。”
谢文彦听完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只叮嘱道。
“好好好,谢大人您去忙,账目的事情包给咱们户部。”
户部尚书拱手应下。
虽不知道谢文彦能不能劝说成功,但他们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完,收债失败的责任,就怪不到他们身上。
……
了解完官员权贵们的欠债情况后。
接下来,谢文彦就开始每天穿着官服,带着衙差大张旗鼓去众人府邸拜访。
路上碰见百姓好奇观望,他还很和善亲民地停下来,跟百姓们聊天解释。
“诶,婶子莫怕,本官不是出来巡查的,本官是督察院副御史,受陛下皇令,例行提醒各位官员和勋爵,归还国库欠债的。”
“你说官员勋爵们都是富贵人家,竟然还欠着国库银子啊?这当然了,毕竟咱们官员俸禄也是有限的,家里那么多奴仆妻妾要养,其实没大家想那么宽裕……”
“这不,先帝和咱陛下,看大家不容易,就颁布了仁政,允许官员勋爵们在手头困难时,向户部借点银子周转一二……”
谢文彦三下二除五,就把官员勋爵们欠国库银子的事情,宣扬了出去。
只不过具体欠多少暂时没说。
百姓开始对此还没什么反应,毕竟官员勋爵们欠债,跟他们有何关系?
但很快,就有人给大家解释。
“这跟咱们怎么没关系?关系大了去!国库银子就是咱百姓的,灾年赈灾,河堤修筑,边境士兵的粮饷……等等,用的都是国库银子。”
“国库银子不够,灾年哪里来的赈灾银,洪涝干旱怎么防?边境士兵吃不饱怎么跟敌国打仗?”
总之百姓们听完后,其他道理不懂,但国库银子就是大家的银子听懂了。
这些官员勋爵们欠国库的钱,就是欠他们钱!
一瞬间,事不关己的百姓们就紧张了起来,开始积极关注国库债务之事。
谢文彦也特别“亲民”。
了解到广大百姓们的诉求后,就干脆把欠债官员的名单,给贴到告示处。
还专门安排衙差,给大家讲解名单上的官员勋爵,到底是哪个,什么官职,什么府邸,就差把画像也给贴上了。
百姓们很欣慰。
名单上的官员勋爵们却是差点没气死。
谢文彦这个王八蛋,知道的是他在催债,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抓罪犯呢。
原本就不打算还钱的众人,被他搞得这么丢脸后,反骨上来就更不想还了。
还是那句话,法不责众。
欠债的官员勋爵那么多,只要大家都不还,那大家都是安全的。
谢文彦和陛下再怎么硬气,总不能把他们都杀了吧?
众人这般想。
谢文彦面对如此情况,也没急着逼他们,而是继续每天雷打不动上门拜访。
进了众人府邸后,他也不说什么。
不是一声不吭坐着喝茶看书,就是让管家带着他去花园溜达赏景。
半点都不像上门要债,反而像上门做客。
搞得一群官员勋爵心中莫名其妙的同时,又总有股不好的预感。
“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谢文彦这厮肯定没憋好屁!”
众人虽然不明所以,但一致认为谢文彦肯定在憋大招,私下里聚集商议应对之法。
因为自从谢文彦进入朝堂后,战绩可都是摆着的。
他现在想扮猪吃老虎,大家也不相信他是猪了。
众人心中忧虑,可银子还是不想还。
毕竟他们欠债最少的,都有十几万两了,多的可是上百万两啊!
这么多银子,谁也舍不得吐出来。
第133章 谢文彦收债(2) .捉虫
谢文彦每天去那些官员勋爵府中拜访,自然不是真的想劝说还债。
毕竟,他可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爱好。
上门拜访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转移众人的注意力而已。
他真正的手段,在另一边,乔玉景带着乾元帝给的人手,悄悄调查这些官员权贵。
把他们府中多久宴请一次,每次宴请的花费,送礼数量价值,家中小妾子女,每日吃喝用度等等日常开销记录下来。
到底是不是真穷,嘴上说的不算,证据才是打脸关键。
于是。
就这样忙活了大半个月,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谢文彦这次是真的没办法了,害怕得罪满朝文武,想摆烂应付皇帝给的烫手山芋时。
谢文彦终于行动了!
他让禁卫军把他选好几个官员权贵府邸,直接给包围了起来。
众人完全没料到谢文彦竟然如此大胆,二话不说就贴脸开大,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顿时慌张气愤叫嚣。
“谢文彦,你干什么!我等到底犯了何等天大之罪,竟让你一句交代的话都没有,就直接把府邸给围了,你这是滥用私权,想屈打成招,排除异己吗?!”
“屈打成招?许大人这话真是好笑,您欠了国库整整五十万两,臣奉陛下旨意三番四次上门,劝说你还清债务……”
“结果许大人倒好,自家吃香喝辣,绫罗绸缎,贵家少爷更是在青楼一夜豪掷千金,只博美人一笑,却向陛下喊穷赖账,不愿归还国库债务。”
“如此欺君之罪,我便是围了你的府邸又怎样?”
谢文彦冷笑说罢,便向身后的禁卫军示意,“都愣着做什么?给本官抓人入狱!”
“不许动!我乃是太后侄女婿,你们敢动我许家,就不怕太后怪罪吗?”
第一个遭殃的许大人是个硬脾气,背后关系网不小,还和太后沾亲带故,行事向来嚣张,就算对着皇帝都有底气得很,才不会惧怕谢文彦。
对方怒目而视,搬出太后做挡箭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4/14页)
倒是一时吓住了跑上来的禁卫军。
因为众所周知,乾元帝是个孝子,对太后十分孝顺,倘若太后开口,他们底下这些人下手太重,难免落得里外不是人。
可谢文彦会怕吗?
他这次就是铁了心要趁机排除异己,把那些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会威胁他上位的敌人通通解决掉才罢休。
否则以他目前的势力,勾心斗角太耗费精力,上位之路夜长梦多。
不如打个措手不及,直接弄死最方便。
所以。
谢文彦只是再次冷笑一声,直接抢过身边侍卫的长刀,二话不说就把叫嚣的许大人脑袋给砍了下来。
“啊——”
旁边反应过来的许家众人吓得惊叫后退。
谢文彦不理他们,直接看向周围禁卫军冷冷道。
“陛下怪罪自有本官承担,欺君之罪足以诛九族,便是太后来了,许家这罪也得判,现在给本官抓人,违令者,斩!”
话落。
周围的禁卫军们只是稍稍停顿,便咬牙上去抓人。
毕竟就谢大人这个态度,他们抓了人,事后可能会被太后责怪,但现在不动手,谢大人就可能宰了他们啊。
在谢文彦强硬的态度下,禁卫军们很是听话。
不消片刻就把众人给绑起来,将府中的金银珠宝,一箱箱给收刮出来。
论抄家,他们是专业的!
当然。
谢文彦直接动手杀人,自然也不会白白背上罪名。
所以押送众人和金银珠宝时,他还是安排几个侍卫,给府邸外围观的百姓讲解情况,励志就算灭了别人满门,他也要站在道德制高点。
侍卫是他专门安排的人,嘴皮子都利索得很,还有暗中挑拨。
很快百姓们就从惶恐害怕,变成了指责大骂。
“抓得好!这些个油满肠肥官员,自己吃香喝辣,一掷千金,竟然还敢欠债国库的银子不还,跟陛下哭穷,真真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胧的坏东西。”
“天呐,家里这么多金银珠宝,还跟国库借银子,难怪每次赈灾银子都不够……”
“呜呜,黑心肝的贪官啊,当初我爹娘就是逃难没领到朝廷救济饿死的……”
百姓们义愤填膺。
无论这些官员勋爵怎么狡辩装穷,他们油光水滑的外表,家里抬出的金银珠宝,就是反驳他们欠债不还的最佳证据。
除了许家。
其余被禁卫军包围的府邸也差不多,敢叫嚣的人全部一刀砍掉脑袋,不配合的也通通直接送上黄泉路。
如此铁血手段,被抓的官员勋爵直接吓破胆,一时间不敢再反抗,只能老老实实先进牢狱呆着,回头再想办法辩解脱罪。
他们还有家族,还有靠山,外面总有捞他们的人。
……
事实也的确如此。
被谢文彦拉出来立典型的几个官员勋爵,全家进牢狱后,他们身后的关系网和靠山就坐不住了,立马连夜写奏折。
第二天在金銮殿上,言辞犀利参奏攻击谢文彦。
“陛下,谢大人简直视律法为无物!就算许大人等有罪,也应该由刑部审理调查,人证物证齐全,再由大理寺卿复审,陛下过目,最终才能送上刑场。”
“谢大人二话不说直接将人杀了,实在有违律法规矩,臣等不得不怀疑,谢大人此举就是公报私仇,排除异己!”
以杨首辅带头,其余官员附和。
众人愤愤指责。
谢文彦却是并不慌乱,淡定拱手反驳。
“杨首辅等大人此言,臣不认!臣受陛下所托,追回国库债务,三番四次到各位大人府邸拜访劝说,是所有人百姓都看见的。”
“但许大人等却拒不还债,还口口声声向陛下上奏喊穷,可据臣调查他们府邸中,每月光是日常吃用,后院妾室子女的首饰花费,至少就有足足万两之多。”
“如此收支出入,许大人等说没钱还债,实属欺君之罪!”
“臣上门抓人有何错?犯人拘捕臣动手又有何罪?”
“陛下特赐臣先斩后奏之权,他们违抗圣令拘捕,臣只是斩下闹事首罪以示皇权威慑,杨首辅等不满,看来心中是视皇权为无物,否则岂会说出如此话?”
谢文彦说罢,还顺手扣了个不敬皇权的帽子。
杨首辅气急,“谢文彦,竖子欺人太甚!我等就事论事,你休要转移重点,就算你有先斩后奏之权,也不该接连杀掉数位官员。”
“其中朱大人都已经下跪求饶,你却还将其杀害,分明就是趁机排除异己。”
谢文彦闻言不在意道,“哦,是吗?朱大人什么时候下跪求饶了,本官怎么没瞧见?”
“当时在场之人都看见了,人证俱在,谢厮尔敢无赖!”
“什么人证,朱家人,还是禁卫军?本官行的端做得正,绝不屈于众口铄金,只有人证,没有物证,就说本官有罪,真是荒谬,杨首辅可莫要血口喷人。”
谢文彦义正严词反驳。
杨首辅差点气吐血,“竖子狡辩!你……”
但不等他再继续攻击,谢文彦的反驳却是来了。
谢文彦对着龙椅上的乾元帝拱手。
“陛下,杨首辅等人控诉臣之言有待商榷,但臣却有人证物证,证明杨首辅等与许大人等,乃是一丘之貉,欺君之罪!”
“根据户部账目,杨首辅、刘大人、张大人……等分别拖欠国库,至少百万白银,杨首辅等却常年说府中贫困,还不起债务,还传播流言,隐指陛下苛待朝臣,让朝臣竟然要常年借银生活。”
“可是据臣所知,杨首辅府中妾室一共13名,嫡庶子女加起来24位,每年光是后院家眷在京城首饰铺子和布庄的花费,就高达10万两……”
“去年杨首辅的三位庶女出嫁,一个人的陪嫁银子,就是5万两……”
“前些日子,杨首辅在临川郡城白鹿书院读书的庶六子,上青楼与人竞价花魁,更是就花了整整10万两……如此数目花费,杨首辅竟说没钱还国库债务,简直可笑至极!”
谢文彦一边说,一边呈上各种证据。
杨首辅脸色大变慌乱辩驳,“不是的陛下,这其中必有误会,谢厮他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证据清清楚楚,你自己看!”
乾元帝当然是配合谢文彦,把证据甩到对方脸上怒骂。
但杨首辅哪能轻易认罪。
他有钱却不还债的罪名,若是坐实传出去,他在民间经营的名声可就没了,而且还会被皇帝趁机打压。
于是。
他赶忙给自己身后的官员们使眼色,让众人跟他一起嘴硬死扛。
杨首辅理直气壮辩驳,“臣廉洁之名众所周知,谢大人与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5/14页)
不对付,这些证据是他私下找来的可以作假,臣绝不认!”
“若是陛下怀疑,臣愿闭门自禁,任由刑部和大理寺彻查。”
里面多的是他们自己人手,最后调查结果如何,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其余官员也跪地磕头,硬气齐声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等愿由刑部和大理寺彻查。”
一副他们是什么忠义之士的模样。
“尔等死不认罪,还敢逼迫陛下,苍天在上,我谢文彦便是背上千古骂名,也不叫尔等奸猾之辈,祸害我大楚江山。”
谢文彦闻言露出气愤之色。
就在众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直接又抢过旁边侍卫腰间的长刀,刷刷几下过去,把杨首辅及其身后几个官员,脑袋给砍了下来。
同时还“不小心”误伤了旁边几个不起眼,暗中为世族办事的倒霉官员。
温热的鲜血喷溅到周围幸存的官员脸上,直接把大家给吓傻了。
没办法,大家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敢在金銮殿上直接动手,这么不按常理出牌,这么嚣张不顾后果的!
谢文彦这厮,这次难不成真的不打算活了,要以死尽忠为陛下效力?
自古朝臣争锋动嘴不动手。
这小子,他竟然有刀,是真上啊!
第134章 回击世族 .
金銮殿上寂静一片。
所有人都呆滞盯着满身是血的谢文彦半天反应不过来。
而谢文彦却是神态镇定,没有丝毫变化。
仿佛他刚才杀的不是人,只是几只鸡鸭般,平静得可怕。
而事实上。
谢文彦心情也确实很平静,因为他又不是真的弱冠之龄年轻人,他灵魂真实年纪比乾元帝还要大,经历的起起伏伏不知凡几。
前世更是在战场中浴血多年,说实话,杀人这件事在他心中,其实真的和杀鸡杀鸭没多大区别了。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他擅长阴谋诡计,可多活了一辈子,他更深知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武力面前都是白费,一旦有机会,就必须痛下杀手。
他想要将来上位后迅速稳固权利,就必须把不能掌控的因素,能解决的都提前解决才行,否则后患无穷。
当然,谢文彦敢这么干,也是因为皇帝能配合,不然以他现在的身份,他也没有把握在金銮殿上大开杀戒,还全身而退。
谢文彦不卑不亢跪下道。
“陛下,臣自知刚才之举有所不妥,但杨首辅等大人实在巧舌如簧,胆大包天,犯了欺君之罪还如此嚣张,对陛下咄咄相逼,简直大逆不道。”
“我等是陛下的臣子,当以陛下为尊,陛下说对就是对,陛下说错就是错!”
“为朝廷效力是臣等分内职责,谁敢依仗功劳自持甚高,谁敢倚老卖老,那就是倒反天罡,罪不容恕。”
“有言道: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要在全意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朝中出了杨首辅等人这般奸佞之臣,臣便是背上骂名,也不能叫他们祸害大楚江山。”
“陛下,臣有错,但虽死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