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2 / 2)

说罢。

谢文彦便重重磕头伏地,以示坚持尊敬。

直接让旁边的大臣们神色莫名。

不是,这小子是不是脸皮太厚了点?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砍了这么多人还一副自己清正廉明的?

整个朝堂最奸诈无耻的就是对方了,竟然还好意思说别人是奸佞之臣?

众臣们心中暗骂不已。

但看着满地的鲜血和人头,一个个又半个字都不敢再说出来,浑身忍不住颤抖发凉,有些胆子小的更是直接尿了裤子。

没办法。

谢文彦这厮,他有人是真砍啊。

反正都已经杀掉这么多人了,他们合理相信,但凡他们再跳出来,谢文彦绝对不介意再多背上一条人命。

何况,今日到底是谢文彦太嚣张,还是皇帝授意排除异己……

大家都不是傻子。

端看谢文彦砍人的时候,周围侍卫没有一个上来阻拦,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谢文彦不过是背锅之人。

陛下才是真正的主导。

这两日被杀死的官员,基本都是平日喜欢跟皇帝作对的。

果不其然。

乾元帝只是淡淡看了眼杨首辅等人尸体,便轻飘飘吩咐道。

“杨首辅等官员欺君罔上,大逆不道,死不足惜,人证物证齐全,即日起三族家眷抄家流放,后世子弟三代内不得科考回京。”

“督察副御史谢文彦胆大妄为,竟敢在金銮殿上放肆,此罪难免,但念及为国尽忠,为朝廷追回巨额白银债款,便功过相抵。”

“望谢爱卿谨记规矩,下次切不可再犯,继续督促国库债款追回之时,若有差池,罪名双倍惩戒。”

话落。

众臣不可思议看向乾元帝。

原因无它。

因为刚才大家都觉得,谢文彦就是乾元帝推出来的一把刀,一个背锅侠,把皇帝的心腹大患臣子解决完,就应该履行替罪羊的职责被赐死。

结果呢,陛下竟然把人保了下来?

陛下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鬼话,谢文彦他何德何能,让您如此维护!

大臣心中不平,但暂时不敢说话。

可那些皇子们就忍不住了,他们都没受过父皇如此照顾,谢文彦凭什么得到父皇如此信重?

当即脾气急躁的五皇子站出来,语气很是酸道。

“父皇,虽说谢大人是为国尽忠,但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谢大人有功该赏,但谢大人竟敢在金銮殿上杀人,此乃大逆不道,岂能轻易功过相抵,又怎能轻易饶恕?”

刚才死的官员里面,可有与他交好的呢!

乾元帝看了眼这个不慎聪明的儿子,有种想不通自己怎么会生出如此蠢货。

谢文彦杀掉的那些官员,可是在稳固他们皇室的权利,这蠢儿子竟然跳出来唱反调,帮着外人找茬,真是愚蠢之极。

乾元帝懒得跟对方废话,直接冷冷道。

“皇儿如此明理,那接下国库的债务,你来追?”

五皇子:……

五皇子立马就怂了,“父皇,是儿臣年少欠考虑,谢大人乃是朝廷肱股之臣,这等朝廷大事,还是交给谢大人吧,是儿臣无能!”

说罢,就非快缩进队伍中,深深把脑袋埋进胸口。

仿佛刚才说话的不是他。

众人:怂货!

不过大家也算看出来了,谢文彦这把刀太好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6/14页)

了,在对方彻底失去价值之前,陛下是说什么都不会放弃对方的。

而谢文彦自己也很清楚这点。

所以。

谢文彦再次磕头,掷地有声道,“请陛下放心,臣便是粉身碎骨,也会将差事办好,绝不叫人贪墨国库一个铜板。”

说完,还一边擦脸上的血,一边环视众臣,仿佛在想下一个拿谁开刀。

众臣:……

不就是还钱么,咱还还不行么!

……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在谢文彦和乾元帝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不玩阴谋诡计,直接上刀砍的情况下,大臣们再怎么狡猾,此刻不敢直接对上。

无论心中情不情愿,都决定先把国库银子还了,后面再找机会算账。

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嘛。

日子还长,他们走着瞧!

于是接下来数日,谢文彦的收债工作就轻松了,每天坐在衙门协助户部官员数银子就行了,不用再苦哈哈的往外跑。

乐得户部尚书简直把他当活祖宗,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

与此同时,民间也多了不少谢文彦残暴嗜杀的流言,说他滥用私权,说排除异己,说他谄媚奉上,怎么难听怎么来。

谢文彦知道,这是朝中大臣和世族给他的报复。

大家现在拿皇帝没办法,自然就只能把气往他身上撒,只要他这把刀毁了,皇帝和朝臣之间的关系,就又能回到往日的平衡局面。

可谢文彦会任由他们攻击吗?

所以。

就在这些流言传出的第二天,谢文彦又干了一件大事。

他向朝廷献上了两大纺织利器!

“手摇纺织机和新代织布机,是臣二堂兄和四堂兄合力研究出来的,两者纺纱和织布效率,比之寻常纺纱织布的工具,提高了数倍……”

“有这两件更先进的纺织工具,陛下可成立一个贸易部,差遣官员和民间品行良好的商户进行合作,开办纺织厂,织布厂……”

“如此,我大楚不仅可以对外售卖布匹,大量赚取他国金银填充国库,以解户部财物之忧,更可以给百姓提供大量工作机会,增加百姓生计收入,天下民心尽归陛下之身……”

还有个重要的关键,就是楚国几大世族,最大的收入之一就是布匹生意。

一旦纺纱、织布两大工厂办起来,世族营生和势力,必将受到极大冲击。

众人意识到这点后。

忠于世族的官员脸色不由发白,神色着急不已。

忠于朝廷的官员,则面带兴奋,因为如果贸易部真的成立,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捞油水的好机会,大大弥补了刚刚忍痛还给国库的银子。

难怪谢文彦这厮不怕得罪人,原来早有准备!

乾元帝更是激动无比。

如果有一个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他的军队还何愁军费?

这可比抄家赚钱稳当得多。

“好,谢爱卿此言甚好!那此事便交由你,回去拟一个详细章程奏上来。”

乾元帝二话不说立马拍板。

让那些忠于世族的官员,真真是急死了。

下朝后,立马就把消息急速送出去。

几大世族族长看到消息后,也再淡定不了,惊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生气大骂。

“谢厮,你个王八蛋!”

第135章 和亲算计(1) .捉虫

常言道,没有永远的仇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谢文彦把更先进的纺织和织布机技术拿出来,是深思熟虑过的,他不能推脱乾元帝的收债任务,但也不能真的把满朝文武都得罪光。

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事后利益绑定。

这次大开杀戒,他不仅要排除异己立威,还要让大家明白,跟着他走有肉吃。

如此,将来他登基后才会有更多拥护者。

而建立纺织工厂,虽对于收拢民心效果有限,但财富利益却十分巨大,只要没犯傻,大部分权贵官员为了巨额利益,都会摒弃前嫌与他重新打交道。

事实上,现实也的确如此。

虽然很是忌惮谢文彦的铁血手段,可了解到纺织工厂的重要性后,谢家就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好几位官员夫人夫郎上门拜访。

一时间,谢家再次风头无俩。

至于死掉的杨首辅等人,大家只能说声抱歉,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不可能为了一个已经死掉的曾经同伙,付出太多去帮忙报仇。

人走茶凉,不过如此。

有乾元帝的全力支持,谢文彦的差事办得非常顺利,一群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干活也特别积极,半点都没有往日拖拉,相互工作也都特别配合。

不过大半个月时间,纺织工厂的前期工作就筹备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挑选各地商户合作,进行制造纺织机,和建厂招工,投入生产赚钱。

热热闹闹的发展速度,可急坏了世族那边的人。

接连数日私下聚集,讨论此事如何解决?

“绝对不能让朝廷把这什么纺织工厂办起来!咱们的人已经确定,谢文彦献上的两件纺织机,纺纱织布的能力,确实比寻常的纺织机要高出数倍。”

“一旦大量价格便宜又实惠的布匹进行售卖,咱们的布匹生意就完了,咱们拉拢的一些官员权贵,为了利益,恐怕也会叛变!”

楚国世族分为王、石、吴三姓,其中王族长率先忧心忡忡开口。

石族长也紧皱眉头,“这个道理谁不明白?但问题是,整个楚国军队都在乾元帝那老儿掌控之中,他若铁了心要做此事,咱们一时半会也阻止不了。”

吴族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咱们不能保证谢文彦是否还有后手!这厮看似鲁莽,可数次交锋下来,我们显然小看了他,他做事情实在滴水不漏,后手极多。”

“周云庆那边怎么说?他一直呆在谢文彦身边,这次的事情,就一点风声都没提前察觉?”

王族长和吴族长看向石族长。

因为周云庆这颗棋子,是石家的族人。

石族长神色难看,“谢文彦警惕心太强了,他虽然重用周云庆几人,可却并不全然信任,织布机的事情,别说周云庆他们几个,就连谢氏族人都不知道。”

“这全完是谢家独立搞出来的,谁能想到,谢家几个泥腿子,还有这种本事呢?”

原以为谢家就出了谢文彦一个聪明人,没想到谢家其余两房儿女,能力也是各有千秋。

这谢家怕不是祖坟烧了高香,而是整个祖坟都是高香埋的吧!

几人神情阴郁。

他们这些世族,已经很久没遇到如此难缠的人物了。

上一个这么难缠的,可是差点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7/14页)

世族真掀翻,也正是有此例子,他们才会长年在民间埋暗棋,就为防止这种意外。

此时此刻,他们终于从谢文彦身上,感受到了威胁。

王族长冷声道,“此子决不能再留了。”

“有乾元帝护着,直接弄死难度太大,从谢氏一族下手也不太行,谢氏这个宗族太小了,目前除了谢文彦,一个在外面的族人都没有,全部都是泥腿子,什么打压都没效果,为今之计,还是只能从朝堂中出手。”

“还有,谢氏虽然不起眼,但能培养出谢家这么几个小辈,难保不是藏拙,既然要做就要绝,为保万一,谢文彦要死,整个谢氏一族也不能留!”

石族长沉声提议。

另外两人点头同意,为保他们的地位,还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为好。

吴族长想到什么,突然摸着胡子笑起来。

“自从去年楚国与草原开通互市后,草原民众为了生计,大量增加牛羊养殖,导致马匹数量骤减,让雄心勃勃的草原可汗很是恼火。”

“草原可汗无奈阻止事态发展,最后只能按捺野心,决定今年派遣使者,求娶楚国公主联姻,暂时进行休养生息之计。”

“听闻明珠公主,乃是乾元帝最为宠爱的皇女,其母梅妃更不是善茬,一心想把女儿留在京城,早早就使尽手段,给女儿求了一封留京圣旨……”

“你们说,把这消息告知草原可汗,对方为了吞并楚国疆土,会不会拿此做筏子?”

话落。

王族长和石族长就眼睛一亮。

王族长兴奋道,“倘若咱们把和亲的主导权,推到谢文彦身上,届时和亲不成功,草原可汗必借口开战,谢文彦就是楚国的罪人;倘若和亲成功,梅妃肯定会记恨拼命报复他。”

反正无论结果如何,谢文彦都讨不着好。

“此计甚妙,那就这么办。”

三人拍板,又招来其余智囊商议细节后,就立马行动了。

他们还就不信,这样的死局对方还能逃脱!

……

世族的算计,谢文彦暂时不知道。

毕竟他是聪明,不是神仙。

但他也能料到世族肯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该做的准备早就做好了。

成功,是他技高一筹。

失败,算他技不如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做了,他就绝不会因为惧怕退后。

他正忙着经营势力,没功夫主动去收拾世族,就先让对方逍遥几年,等他登基后,识相的就留下,不识相通通送上路便是。

不必过于烦恼。

因为纺织机的功劳,乾元帝又赏赐了谢家大笔金银珠宝,其余身份赏赐,则要等到工厂盈利,真正看到效果才会落实下来。

谢家缺钱,有这么多财宝赏赐,去年定下的亲事终于可以办了。

可算解决了谢爷爷和谢奶奶的心中大事!

两老虽说偏心三房,但大房二房到底也是亲生的儿子和孙子孙女,也都很孝顺,他们心里还是惦记的。

否则为了供谢文彦读书,早就把家里的哥儿姑娘给卖出去筹银子了。

能把人一直留着如今这个年纪,就是想给孙子孙女们,都找一门好亲事。

如今亲事总算能办了。

由于家中目前条件有限,实在没办法每个人都单独办一场婚事,所以谢家商量后,就决定娶亲的一天娶,出嫁的一天嫁。

不然七门亲事挨个办,也太招摇了些。

更容易被人钻空子,在谢家忙碌时搞事情,现在还是低调简单点好。

不过,聘礼和嫁妆是不能少的。

虽然很心痛,但谢文彦还是在谢家表面经济范围内,东西按照最高标准给的,几乎把整个谢家明面上的财政掏空。

看着乔玉景最后拿出来的账目。

谢文彦整个人都麻了,抱着夫郎叹气,“难怪那么多商户都喜欢把姑娘哥儿嫁给穷秀才投机,一旦碰到像我这种出头的,回报率就是几百倍,简直赚大了!”

说实话,拿出这么多银钱给家里兄弟姐妹成亲,他是真的很心痛。

可却又不得不做,一来这几门联姻会给他带来巨大助力,二来他也不能留下忘恩负义的名声。

谢家供养他读书,他就不能抛弃谢家,这些事情必须承担。

因为他现在是一家之主。

乔玉景见他难得发愁叹气,没忍住笑出声。

“好了夫君,你就得了便宜还卖乖吧!咱家大部分营生收入,可都是我和四堂兄打理的,光靠陛下那些赏赐,那么多聘礼和嫁妆可办不起来。”

“我和四堂兄都还没喊累你,你倒先喊上了……”

“是是是,多亏夫郎和堂兄,不然我可就头疼了,能娶到夫郎这般贤惠的哥儿,真是我三生之幸。”

谢文彦闻言抱住爱人贫嘴笑。

乔玉景得意,“那可不,你肯定是积了十世功德,才能娶到我!”

“原来如此,那这般稀罕的夫郎,我可要多抱一会儿……”

谢文彦满足叹谓。

乔玉景顺势靠在他胸膛上,笑得明媚,“夫君,你再亲我一下。”

“好!”

谢文彦巴不得,立马低头配合。

香香软软又会撒娇的夫郎,可真是怎么抱,怎么亲都不够。

第136章 和亲算计(2) .捉虫

因为最近太多目光盯着谢家找错处,谢家不得不低调行事。

几个儿女的婚事规模,办得都中规中矩。

结亲的几家明白谢家如今情况,对此倒也没有什么不满,反而看到谢家尽力准备的聘礼和嫁妆数量都很可观,很是满意谢家的重视态度。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谢家献上了新纺织技术,把之前得罪的官员权贵们,大半都安抚好了,他们才敢继续结亲。

否则,就之前谢文彦收债时,成为满朝文武公敌的情况下,几家再满意这门结亲对象,也要考虑不顾名声解除婚约了。

好在谢文彦厉害,很快就把死局扭转过来。

几门亲事进行得非常顺利,该娶的娶,该嫁的嫁,谢家所有孙辈的婚事,除了年纪还小的卿哥儿全部都解决了。

大堂嫂李秀娥,虽心有城府,但本性良善,温柔贤惠;

三堂夫裴安然,性格有些娇气,但心直口快,喜恶都表现在脸上,很是单纯活泼;

四堂夫邱白,因为出身农家,最为务实和平易近人,又因擅长经商,难免有些商人的精明劲儿,不过心思也良善。

总体来说,进门的几个妯娌虽不完美,都各有缺点,但也都无伤大雅,对谢家长辈都是尊敬的,并没有半分嫌弃谢家出身低。

堂嫂堂夫进门后,乔玉景也终于可以轻松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8/14页)

要知道,因为家中长辈们不懂府邸管理,他一个人平时既要掌管整个府邸的中馈,又靠考虑家中产业铺子的经营。

暗地里还要帮谢文彦发展势力,培养人手。

说实话,简直忙疯!

如今几个妯娌进门,乔玉景二话不说就把家里的中馈,交给了大堂嫂李秀娥;铺子经营交给了四堂夫邱白;各府交际应酬让三堂夫裴安然帮忙。

他以后是要去皇宫的,所以谢家的权利,是半点都不留恋。

这可真是让刚进门的几个妯娌感慨万千。

大堂兄院子。

李秀娥的陪嫁丫鬟不由高兴落泪道,“小姐,没想到咱们刚进门就拿到了管家权,您可总算是苦尽甘来了,这说明谢家是真的很重视小姐,五夫郎也是好相处的。”

“要知道原来的姑爷家,咱们别说管家权了,老夫人能少给小姐立一天规矩,妯娌能少挤兑两句,就是烧高香了……”

她们小姐当初的亲事,真真是从刚进门就开始吃苦了。

谢家虽然门第低,但不磋磨人啊。

新婚夜姑爷也不嫌弃小姐是二嫁,对小姐百般呵护,敬茶时谢家长辈们,也都和善得很。

陪嫁丫鬟叽叽喳喳,“小姐,大夫都说了,您的身体没问题,趁着新婚燕尔感情好,您可要多多和姑爷亲近,等怀上小主子,看以前那些说咱坏话的人还怎么办?”

特别是前姑爷!

届时谁不能生,一目明了,哼。

李秀娥也终于露出真心笑容,“孩子的事情不着急,我与夫君身体都康健,也不差这几日的流言蜚语。”

“夫君和公公待我好,谢家爷奶也和善,五弟夫更把我当自家人,将心比心,只要谢家不负我,我也应当为谢家考虑,谢家看似风光无限,实则烈火烹油……”

“如今咱们帮着五弟夫,将家里中馈管理好,不让外人钻空子,让五弟没有后顾之忧在朝中站稳脚跟,才最重要。”

“知道了小姐,我们一定好好管着下面的人,不叫府里的消息传出去。”

陪嫁丫鬟重重点头保证。

二堂兄院子。

裴安然吃着糕点,翻着自己喜欢的话本子,也在和自己陪嫁小侍,高兴唠嗑。

“糖糕,爹娘还说我眼光不行,这回可打脸了吧!”

“之前是马有失蹄,人有失足,我才会不小心选中那么个无耻之徒,如今二郎待我温柔体贴,谢家公公也和善,还没有婆婆立规矩伺候,京城谁家新夫郎有我这么舒坦?”

小侍无语提醒,“公子,这门亲事是老爷给你找的,陛下牵线。”

所以怎么都轮不到公子嘚瑟吧?

裴安然被堵住话脸红,但随即又理直气壮。

“虽然是陛下牵线,可我在此之前就和二郎认识,喜欢他了,所以就是我眼光好,你不会说话就把嘴闭上。”

小侍:……

行吧,你是主子你说了算!

小侍尽职尽责提醒,“好了公子,咱们不说这些了,您快把话本子收起来,跟嬷嬷多学学府外的应酬交际吧。”

“五夫郎把府外的应酬交给您,您可不能搞砸了,到时候给姑爷丢了脸,姑爷在家里兄弟姐妹面前可就抬不起头了。”

“这……好吧,你快去叫嬷嬷来,我不能给二郎丢人。”

裴安然还是很听劝。

为了不给自己夫君落面子,虽然不喜欢,但是还是愿意去改变。

他现在成亲了,有妯娌对比着,可不能像在娘家一样当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蛀虫了,府里的事情还是要上心起来。

诶,他可真是为二郎牺牲大了。

晚上要跟夫君说,让夫君更爱他才行!

谢二郎:……

行吧,自己选的夫郎自己宠。

四堂兄院子。

因着往日在一个村子,定亲后接触时间又最长,谢文齐和邱白夫夫俩成亲后,最是如胶似漆,相处融洽自在。

所以,邱白有什么话也就直接问了。

邱白拿着乔玉景给的账本有些忐忑,“夫君,五弟夫就这样把家中铺子,全部交给我们夫夫俩经营,真的没问题吗?大堂嫂那边会不会不高兴?”

毕竟有封祁瑞那么一个小官出身的表兄,对于大户府邸规矩还是有所了解。

府中铺子营生,也是属于中馈范围。

谢文齐解释,“无碍,咱们家的情况有点不同,那些产业暂时不方便交出去,其中内情我现在也不好跟你详细说,总之日后你就知道了。”

“大堂嫂那边五弟夫会安抚,大堂嫂也不是别有心思之人,她不会生气的。”

“白哥儿,你是我夫郎,我会给你撑腰,你无需因为家世就对大堂嫂和二堂夫底气不足,无论你们出身如何,现在都是谢家的儿媳夫郎,都是一样的。”

“咱们家如今在风口浪尖,你们莫要被外人挑拨了去……”

谢家什么都无法跟别人比,他们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齐心。

邱白闻言腼腆一笑,“知道了,夫君放心,我都明白。”

……

同心院。

谢文彦和乔玉景坐在桂花树下饮茶。

谢文彦笑问,“夫郎,几位堂嫂堂夫那边如何?”

“夫君放心,我都安抚过了,大堂嫂是个心思剔透懂大局的,二堂夫又是个单纯贪玩的,四堂夫更擅长经营,不擅府宅管理,大家都对现在的分配没有意见。”

“不过,爷奶和公婆那边,还得你去说说,他们最听你的话,只要爷奶和公婆愿意花心思,几位堂嫂堂夫定能对咱们家一心一意。”

乔玉景提点道。

谢家爷奶和谢父谢母,还有卿哥儿上辈子的极品战绩,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别看众人对他和和气气,慈爱不已的模样,那是因为看在夫君的面子上,因为夫君喜欢他,才爱屋及乌。

现在不好好安抚一下,不知他们把家中权利分出去用意的爷奶,为了夫君这个乖孙孙的地位,两老很容易做出什么错事,与几位堂嫂堂夫闹矛盾。

谢文彦:……

他爷奶和爹娘和弟弟,真的有那么极品吗?

他明明觉得很好啊,虽然是有些缺点,但这世上绝对再没有比爷奶更和善的长辈,没有比爹娘更疼儿子的父母,没有比小弟更可爱的弟弟了!

不过。

既然夫郎都说了,那他就去打个招呼吧。

反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好,我等会儿就去找阿爷阿奶和爹娘,跟他们打个招呼。”

谢文彦很是痛快答应,没有反驳什么。

世上没有绝对和谐的婆媳,两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30-140(第9/14页)

不管说什么,他应着就是,反驳只会激发矛盾,作为双方的纽带,他需要做的不是断公道,而是把两边都哄好。

果然。

乔玉景对夫君听话,总是站在自己这边很满意。

夫夫俩亲亲热热吃完点心茶水后。

乔玉景才又道,“夫君,边疆那边来信,你预料得没错,世族果然给草原可汗传了明珠公主的消息,此次草原使节入京,求娶对象肯定是明珠公主了。”

“我现在的情况,他们也只有拿明珠公主的亲事做筏子,才能兵不血刃致我于死地了,梅妃是个好母亲,对方一旦发起疯来,什么结果还真不好说。”

“可惜他们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我这么个‘文弱’之人,曾在沙场之中呆过。”

“兵权是个好东西,希望他们来日不会被气死……”

谢文彦望着边疆方向露出笑容。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他要坐上那个位置,兵权必不可少!

第137章 和亲算计(3) .

世族不仅把明珠公主的消息透露给了草原可汗,引导草原可汗生出拿明珠公主作为开战理由的心思。

同时也把草原可汗的心思,透露给了后宫的梅妃。

梅妃是个极其疼爱女儿的母亲,端看后宫那么多公主和皇哥儿,乾元帝独独最宠爱明珠公主,就知道梅妃的手段如何。

听到草原可汗想利用自己女儿的消息,梅妃又气又慌。

她连其它几国的和亲求娶,都不想让女儿去,草原那种荒凉蛮夷之地,那·就更加舍不得了。

旁边嬷嬷安慰,“娘娘稍安勿躁,咱们早早就向陛下求了公主留京出嫁的圣旨,有这等金口玉言,陛下肯定不会反悔的。”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总有例外。

梅妃看得很清楚,她忧心忡忡摇头,“此事没那么简单,事关江山社稷,就算陛下不想,那些朝臣也不会同意,用一个公主就能换取数年边疆和平,如此大义炳然,陛下不一定顶得住。”

“何况,草原可汗就是想借口掀起战争,一旦因此开战,明珠怕是就得背上祸国殃民的名声,倒是留在京城也没好日子!”

“这……有这般严重吗?”

嬷嬷听完也慌了。

毕竟她就是个后宫嬷嬷,不懂朝廷局势,实在难以想像这么小事,竟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左右她们公主都是炮灰啊。

梅妃又恨又悔哭,“早知有今日祸事,我就不应该纵着明珠自己挑选驸马,去年就应该把她嫁出去的,如今被人盯上,我儿日后该怎么办?”

“不行,我绝对不能让明珠去和亲,就算留在京城日子不好过,也比那苦寒之地好,草原可汗就是想利用我儿,就算和亲肯定也不会好好待我儿……”

“马上送信回去,让母亲进宫,我要与母亲商议。”

饶是梅妃平日聪明,手段厉害,现在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解决办法,只能先把娘家人宣进宫,讨论商议后再说。

因为此事牵涉甚广,稍有不慎肯定会连累家族。

她爱女儿,但也不能拉着家族陪葬,此事必须想个周全主意。

梅妃娘家父母和兄弟倒是好的,听闻此事也想帮忙,可奈何家族势力有限,这些年全靠梅妃得宠,才有如今的风光地位,实在不能左右如此朝廷大事。

最后没办法,只能道。

“不如趁着草原使节队伍还未进京,马上给明珠亲事办了,现在别管是不是青年才俊,反正随便找个人,也比和亲去那苦寒之地强。”

梅妃有些担心,“这能成吗?我们家都知道的消息,京城其余权贵官员怕是也知道了,草原可汗有心利用明珠,谁愿意摊上这个烫手山芋?”

要知道,草原那边的人可不怎么讲究。

连自己庶母父死子继的习俗都有,根本不在乎清白二嫁,若真想搞事情,完全不顾她女儿已经成亲,继续执意求娶咋办?

到时候女儿处境更加难堪,京城怕是也没有哪家愿意丢这种脸。

“这……”

众人迟疑,一片愁云惨淡。

明珠公主知道自己未来遭殃,也吓得连连哭泣。

何况,世族既然做了推手,肯定就不会让他们轻易把事情解决,反正梅妃和其娘家四处拜访说亲,就没一个成的。

往日讨好求娶明珠公主的人,如今全都避之不及。

就这般鸡飞狗跳几日后。

梅妃不小心听到两个小太监私下谈论。

“诶,明珠公主真是可怜,听说此次草原使节队伍前来京城,根本不是真心求娶,就是想拿明珠公主做筏子,无论和亲成不成功,公主后半辈子都惨了……”

“谁说不是呢,就算陛下再疼爱公主,也不能跟满朝文武作对……”

“其实也不是没有转机,如果谢大人能够出手的话,说不定公主还有一线生机。”

“有道理,谢大人那么聪明,又胆子那么大,之前就跟满朝文武对着干过,现在再来一次也不怕……”

说罢。

两个小太监就溜了。

嬷嬷有些担心看向梅妃,“娘娘,这怕是有人故意利用您呢。”

“我知道,可如果能救我儿,便是被人利用又何妨?”

梅妃很坚定。

她不想管其中有什么猫腻,她只想女儿能够快乐富足的过完一生。

……

仔细思考过后。

不出世族预料算计,梅妃为了自己女儿,果然在私下找到了谢文彦。

“谢大人,本宫知道此事让你很为难,今日前来也有逼迫绑架之嫌,是本宫无耻,可本宫是个母亲,只有明珠这么一个女儿,她若早逝,本宫也活不下了。”

“想必草原使节此次入京,想要求娶我儿的消息,你也有所耳闻,多余的废话本宫也不多说,只要谢大人能够保住我儿,不管大人有何要求,本宫都答应。”

梅妃诚心恳求。

谢文彦叹气,“娘娘爱子之心微臣明白,可此事事关重大,当初微臣能够帮陛下收回国库欠债,是因为有陛下极力支持,如今公主和亲之事,关键还是在陛下身上。”

言下之意就是推脱了。

梅妃不由着急,“陛下虽疼爱明珠,但明珠到底不能和江山社稷相比,为了节省军费休养生息,陛下肯定会偏向让明珠去和亲。”

“谢大人,我知道你有经世之才,陛下又那般信重你,只要你愿意,肯定能帮明珠解决困境,求你救救明珠,只要此事能成,本官什么都愿意做。”

说罢。

梅妃就跪下磕头,力道之重,很快就把额头磕出了血。

谢文彦大惊扶人,“娘娘不可!”

“谢大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求你看在本宫一片慈母之心帮帮本宫吧,为了明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