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70-180(第1/14页)
第171章 前世的义父们(1) 1更
对于前世有恩情的义父们,谢文彦是想将人荣养起来的。
毕竟这些义父被流放多年,身子骨都不好,他实在不太好意思压榨。
可问题是,无亲无故的他不仅帮这些人翻案,还好吃好喝养着,不知真相的人,谁会相信他没有用意?
要知道无事献殷非奸即盗,义父们肯定也会惶恐。
所以,翻案的安排和理由需要慎重考虑。
乔玉景道,“不如都送去官学教书吧。这些人的能力和人品,夫君最是清楚,官学那边还需要教书先生,送过去正好。”
“如此,夫君荣养这些义父,别人也只会觉得是你惜才缺才。”
谢文彦点头,“官学教书倒是个好去处,我那些义父们都是能力上佳,但不太会做人,脾气又臭又硬,被流放全是得罪人被报复的,如此顽固脾气教书确实正正好。”
乔玉景思索补充,“提出翻案的人选要好生斟酌一下,夫君可想好用谁了?”
“这个简单,御史台许大人的夫人,是我其中一个义父的表妹,许大人敬重妻子,为人又忠心耿直,见我这个陛下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一时冲动为落魄的妻兄奔走,也是合情合理。”
谢文彦微笑道,“此事就麻烦夫郎安排人,去许夫人身边提点了。”
他如今身份不同,一言一举都难免被人猜测无数用意,这些事情还是悄悄进行为好,否则恐生枝节。
“知道了,夫君放心。”
乔玉景点头,满心满眼都是他。
谢文彦爱怜亲了亲面前的人,想起什么道。
“对了,那个曲素雪夫郎不必放在心上,她在宫里小住这几日,不管她做什么,夫郎都莫要搭理阻止便是,我这边自会应对。”
“免得留下什么把柄,曲太后虽然蠢,但她身边的嬷嬷却有几分本事,对方占着长辈大义,硬碰硬你总是容易吃亏。”
“我明白了,只是夫君对曲家小姐真的一点心动都没有吗?她容貌才情在京中也是卓卓者,如今还是花儿一般的年龄……”
乔玉景既开心爱人关心,又难免忍不住吃醋。
没有谁会看见自己心上人身边出现情敌,而不产生危机感的,除非心中没有爱,否则定会不安,这是正常的占有欲,再理智的人也不例外。
谢文彦忍不住笑他,“夫郎真是越发爱使小性子了,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她再美再优秀又如何?不过红颜枯骨罢了。”
“我已经有了夫郎,夫郎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便是天上仙郎也比不上,夫郎要对自己有信心……”
虽然明知是甜言蜜语,但乔玉景就是听得很开心。
瞬间高高兴兴靠到爱人怀里,笑得像偷吃了蜜的狐狸,“真的吗?我在夫君心中这般好?那好吧,我相信夫君!”
“那这么说你之前不信我?为夫这些年的真情到底是错付了……”
谢文彦假装伤心。
乔玉景赶紧搂住他脖子哄,“没有不信夫君,是因为太爱夫君了,所以才忐忑,夫君不要生气好不好~”
“好吧,那为夫也原谅你了。”
谢文彦笑着在他脸颊亲一口。
然后才解释道,“曲素雪此人既聪明又有野心,如果用得好有奇效,这样的女子哥儿太难找了,我打算看看她是不是真的聪明。”
“倘若真聪明,咱们手中就能多一个像封夫人、郭明熙这般的底牌;若是假聪明,她也可以成为我手中一颗好用的棋子。”
谢文彦敲着桌子沉吟道。
乔玉景猜测,“夫君的意思是……”
“周云庆这颗棋子的作用已经差不多,世族那边,是时候再送一个人过去搅风搅雨了。”
谢文彦笑了笑。
这些人不是喜欢盯着他的后宫搞事情么,那他当然要以牙还牙,也送对方一条美人蛇回去才是。
……
曲素雪的事情暂不多说。
如今给边疆前世那些义父翻案最为紧要。
夫夫相处多年,两人默契早就不用多说,谢文彦把事情交给乔玉景后就没有多插手,乔玉景回头两天就把事情办好了。
许夫人在无意中听到府中两个小丫鬟闲聊,谈起许久未见的家中父母兄弟时,也想起了自己流放边疆多年的娘家表哥。
她们表兄妹青梅竹马长大,双方没有发展出男女之情,但却有实实在在的兄妹情。
当初表哥之所以被流放,其中也有一点她的原因。
如今自己在京城好吃好喝享受富贵,表哥却在边疆艰难熬日子,许夫人心中顿时涌起强烈的愧疚感。
晚上。
许大人回家看到妻子愁眉不展,追问缘由时。
许夫人情绪起伏就没忍不住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擦着眼泪道。
“相公,妾身没什么,妾身就是今日突发而感,想起在苦寒之地流放的表哥了。表哥从小就待妾身好,当初之所以流放,也有妾身与别家夫人口角,表哥为帮妾身撑腰,才说话不谨慎得罪了人被报复……”
“这些年咱们虽说时常派人送东西,但京城与边疆相隔甚远,也不知表哥现在到底如何?妾身想着,心里就难受,都是妾身害了表哥。”
许大人敬重妻子,闻言安慰,“不怪夫人,当初夫人不过是个引子,归根究底还是朝政相争,咱们安排在边疆照顾表兄弟的人没传来什么坏消息,就证明表兄弟生活应当还是不错的。”
“再不错,那也是苦寒之地啊。相公,表哥当初是冤枉的,这么多年过去,那陷害表哥的官员也已落败,不知可否替表哥翻案?”
“上次我回娘家,父亲又老了几分,姑母和表哥是父亲的心结,若是此生再见不到姑母和表哥他们一面,怕是将来走了也不安心,呜呜……”
许夫人说着再也忍不住呜呜哭出声。
许大人怜惜发愁,“此事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表舅哥除了脾气臭点,人确实不错,夫人难得求他一点事情,若是拒绝,该伤夫人心了。
如今的陛下励精图治,眼里容不得沙子,当初陷害表舅哥的官员也倒台,替表舅哥翻案,倒也不是没机会。
于是。
几天之后。
禁不住妻子哭泣请求的许大人,就在朝堂上提出了重审旧案的主意。
“陛下,当年党争严重,牵涉的无辜官员甚多,如今朝廷正是需要大量实干官员办事之期,即便今年科考能够录取不少学子,但还需要时日培养才能任职,不如重审旧案,召回曾经那些经验丰富的罪臣,重新启用……”
巴拉巴拉一堆理由,反正主要目的就是重审旧案。
其余朝臣闻言,亲戚有被冤枉流放的也有些心动,当然也有不赞同的,毕竟不是每个被冤枉流放官员的仇敌,都像许夫人表哥这般幸运倒台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70-180(第2/14页)
“陛下,臣觉得许大人此言有理。
“陛下,臣觉得此事不可……”
朝臣们又在金銮殿上吵起来。
不过大家吵也没用,谢文彦早有决断,等众人吵得差不多时,就开口。
“重审旧案可以,但重新启用就算了,正好官学那边还缺人,审查结束就送官学那边教书吧。”
只要不重回朝堂分蛋糕,那些反对的官员就没那么抗拒。
而想帮亲戚翻案的官员,主要目标也是为了捞人。
因此,谢文彦做出决断后,众人就偃旗息鼓了。
“既然各位爱卿没意见,那此事便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办。好了,继续说恩科的事情……”
谢文彦随意摆手,一副并不怎么把翻案之事放在心上的模样。
好似这就是个不足轻重的小插曲。
但等下朝后。
封祁瑞就悄悄收到了一张名单。
虽然不知谢文彦为什么关注重视这些流放边疆多年的罪臣,可认识这么多年,谢文彦做事情都有其用意,并且很少出错。
想不明白的封祁瑞也就懒得想了。
反正听谢兄的话,有肉吃就行!
第172章 前世的义父们(2) 2更~
在封建王朝,皇帝的意思就是真理。
别说只是给真的受冤官员翻案,就算是真的罪大恶极之人,皇帝要是想把人弄出来,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有谢文彦的暗中示意。
也没什么人在乎几个就算翻案成功,也只能去官学教书,再回不了朝堂的小人物,翻案之事进行得无比顺利迅速。
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刑部和大理寺就办完了。
然后官差快马加鞭去传圣旨。
……
边境。
采石场。
因为过去几年谢文彦带兵,把草原部落打得落花流水,战绩实在斐然,今年楚国其余与诸国交接的边境,瞬间安静了很多。
所以今年的流放罪犯们,便不用再上战场当炮灰,而是全部呆在采石场干苦力,累是累了点,但好歹又保住了一年命。
临近中午,干完活的犯人们领了各自的窝头和稀粥正吃饭。
杜仲期和自己几个老友聚在一起。
几人一边吃一边叹气。
杜仲期忧愁道,“诶,老李,老陈,前儿个东边窝棚那个何老头死了,你们知道吗?”
“咋能不知道?听说死得老惨了,不知哪个丧良心发现何老头藏了20两的棺材板,偷了他银子不说,还把人给砸死扔粪坑里了,真是黑心肝。”
老李唏嘘不已。
老陈点头,“可不是,偷银子把人打死还不行,还非得扔粪坑折辱,什么仇什么怨啊,要知道何老头人缘挺好的,也不谁这么黑了心肝。”
“说到底,就是欺负何老头家里人都死光了,剩下一个孤寡老头好欺负……”
杜仲期叹气,语气中是深深忧虑。
这苦寒流放之地就是个吃人的地儿,有家人相互帮衬的还好,孤身一个人就是被欺负的命。
何老头生前人缘那么好,孤寡之时都落得如此下场。
他与几位老友性格不好,人缘差得要死,儿女不是死在当初流放的路上,就是不孝顺靠不住,将来也是孤寡的命,不知会落得什么结局。
想到此。
几人看着对方,就不免叹气。
他们倒不是怕死,就是害怕以后死得不体面,连个挖坟的人都没有。
杜仲期看向老李道,“老李,咱们那几个不孝子是靠不住了,你儿子虽然也不待见你,但多少还有一点孝心,你要不跟你儿子认个错,缓解下父子关系,将来好歹也有收尸之人不是?”
要是可以,老李的儿子也帮他们收个尸就更好了。
当初他们获罪抄家流放后,家里有些人的真面目就露了出来,好些妾室夫人夫郎,都带着自己儿女分家单过,不管他们了。
孝顺留在身边的,则不是早死,就是在流放路上为了他们受苦,导致身体不好,将来多半会死在他们前头。
而老李则不同,他的妻儿抛弃他,并不是嫌弃他。
是因为老李脾气是他们之中最臭最硬的,妻儿受不了才远离他的。
所以。
这么臭脾气的老李哪能轻易低头,当即就不高兴道。
“不去,老子死也不会去认那个不孝子!当初流放的时候,兔崽子才几岁?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就非说老子顽固迂腐,不懂时事得罪人,才害他娘吃苦。”
“老子是对不起他们母子,但老子绝对不承认老子顽固迂腐,老子明明就是直言不讳,应当载入史册的忠君死谏之臣,当初都是小人作祟……”
老李又开始生气地诉说当年。
边境流放多年,当年的斯文读书人也因常年干活打仗,变得匪里匪气了。
“就是就是,大侄子这点就不对了,宁死不屈是气节,怎么就是顽固迂腐呢,看人脸色下菜碟,那是小人行径……”
杜仲期几人连连点头,丝毫不觉得老李的骨气不合时宜。
毕竟他们都是同类人,受苦多年依旧不改本质,脾气照样硬,嘴巴照样臭。
周围众人听到:……
所以说,这几个老头被流放边境,现在孤家寡人无人搭理,不是没道理的!
不过。
几个老头厉害也是真厉害。
通常文官流放边疆,因为体弱很多都死得很早。
但杜仲期几人硬是凭着聪明才智,以难以言喻的低武力值,和随时随地得罪的臭脾气劣势,在边疆安安稳稳活到现在。
谁来都得说上一句,老天爷瞎眼啊!
“杜老头他们,又在那边蛐蛐谁呢?”
“谁知道,反正肯定没好话。”
“得了,等会儿干活千万离他们远点,不然官差鞭子落下来,误伤咱就惨了,这几个倒霉死老头……”
旁边的犯人们吓得连忙躲远。
没办法,杜仲期几人在背后说人坏话,十次有八次都会倒霉被别人抓现行,然后闹事被官差打。
他们站在旁边,实在太容易殃及池鱼了!
好在。
今天显然是杜仲期几人的幸运日。
他们在背后蛐蛐老李儿子不靠谱,不仅运气好没被老李儿子听见,还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圣旨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刑部和大理寺旧案重审查证,杜仲期、李高良……免除罪责,恢复功名,归还部分家财,择日回京觐见陛下,以待分配官学任职。钦此。”
带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70-180(第3/14页)
圣旨的官差终于抵达边疆,宣布旧案重审的结果。
旨意宣布后。
现场一片哗然,其余犯人们全都羡慕嫉妒看向杜仲期几人。
以往被流放翻案回去的例子不是没有,但那些无不都是家族厉害,又或者压根就是来走过场躲祸的。
真正无权无势一旦被流放,哪怕是冤枉的,也不可能再回去。
因为没人愿意费力气捞你。
没想到杜仲期这几个倒霉老头,流放边疆这么多年了,竟然还有朋友亲戚愿意捞他们,真是傻人有傻福!
“翻案了,我真的翻案了?”
“我就说我没错吧,都小人作祟冤枉我,苍天有眼啊,苍天有眼……”
“哈哈哈,京城的滚犊子们,你们李爷爷我又回来了。”
杜仲期几人原地蹦跳狂笑,就差出去跑几圈了。
人在激动过头的时候会发疯,这话真没假。
宣旨官差嘴角抽抽,但有上面专门叮嘱,还是带着和善笑容上前。
“几位大人,陛下说了,你们乃是朝廷肱股之臣,陛下还等着你们回去效力呢,还请几位大人尽快通知家眷收拾行李,择日启程回京。”
这般说后。
发疯的杜仲期几人才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暂时平静下来。
“对对对,得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夫人、夫郎他们……”
几人虽然脾气又臭又硬,说话很不中听,但也并非不辩是非之人。
反而因为性格过于固执,比寻常人更加嫉恶如仇,恩怨分明。
这些年陪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儿,自是要一起带回去弥补享福,至于那些抛弃嫌弃自己的白眼狼,就通通滚蛋吧。
哪怕是刚才说死也不再认“不孝子”的老李,此刻都把那些话抛到脑后,高高兴兴跑去找还在和自己闹别扭的妻儿。
“娘子,娘子,我翻案了,我们可以回京了……”
“臭小子,赶紧收拾包袱,你老子我翻案,要回京了! ”
老李咋咋呼呼大喊。
母子俩听到声音,满脸不可置信又惊喜跑出来。
李夫人喜极而泣,“夫君,你真的翻案了?谁给你翻的啊?”
老李儿子难以置信,“死老头,你还有朋友帮你翻案?!”
老李:……
他咋就没朋友帮忙翻案了?
他虽然脾气不好,嘴巴也臭,经常嘴贱被打,但他还是有很多朋友的好不好!
第173章 谢文彦大忽悠 .
杜仲期几人被流放边境差不多十几年,早就待腻了。
现在有回京机会,他们比来传旨的钦差还要着急,两天时间就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背着简单包袱赶紧启程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处理的,不过就是当初落难时,抛弃他们的那些白眼狼听到消息,又厚脸皮跑回来,想跟着回京而已。
但杜仲期几人性格固执记仇,怎么可能答应?
曾经那些白眼狼对他们弃之敝履,现在他们也是对方高攀不起!
好在当初闹掰时,白眼狼为了甩开他们做得很绝,双方直接签了断亲书,所以如今想反悔,根本没有余地。
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杜仲期他们离开,悔地肠子都青了……
因为是急召回京。
杜仲期等人流放多年身体不好,还有不少妇孺家眷,不能快马赶路,所以钦差直接准备了船只,让众人走水路。
船上。
众人既高兴终于脱离苦海,可以回到繁华的京城,又忐忑此次突然翻案,不知又会卷入什么阴谋诡计中。
没错,虽说杜仲期几人自我感觉良好,但到底心里还是有数。
就他们的人缘,京城若不是有需要他们办事的地方,不可能会有人费力不讨好的来捞他们。
现在让他们回去,背后之人肯定有所图谋!
几人聚在一起讨论。
杜仲期沉吟道,“不管帮咱们翻案的人有什么图谋,此次回京的机会都不能放过,继续留在边境只有死路一条,回去才有生机。”
“就算不为咱们自己后半生着想,也要为夫人夫郎和孩子们挣一条出路,不能再让他们跟着咱们吃苦了……”
其余闻言点头叹气,“老杜此言有理,这些年,终究是咱们对不起夫人夫郎他们。”
老陈忧愁忐忑道,“但咱们离开京城多年,贸然重新加入朝堂,路怕是不好走,就怕重回京立足不成,反而落得比当初下场更糟如何是好?”
说实话,他有些怕了。
因为他们这种性格实在不适合继续做官,已经连累全家流放过了,实在不想再成为九族罪人。
老李也点头愁道,“虽然老子不觉得自己当初有错,可这官老子也确实不想再做了,实干办差老子没问题,但跟人玩阴谋诡计,老子甘愿认输。”
“所以咱们得想个办法,回去后既能留在京城,又无需掺和朝中之事……”
“啥办法?老杜你有话直说,别磨磨唧唧。”
急性子的老李催促。
杜仲期道,“我刚才跟同行的官差们,打听过近期京城的消息,当今陛下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赏罚分明,注重务实的皇帝……”
“老李之前不是发现一种很是特别的树汁材料吗?倘若我们能想办法将其运用,做出一件有利朝廷的好东西。”
“就算功劳不如那谢家进献高产粮种巨大,定然也能让当今陛下龙心大悦,届时咱们提出些什么要求,陛下应当很容易应允。”
老李道,“老杜你可是有了什么想法?”
“嗯,我觉得你发现的那种树汁材料,很适合用来造船……”
然后杜仲期开始讲述自己的想法。
他本就擅长木工制造,以前又在工部任职,在这些方面脑子比较灵活,很清楚这些东西价值。
老李和老陈虽不擅长木工,但他们学富五车,知识涉猎极广,也能给出不少实用建议。
觉得此事大有可期的几人,开始兴致勃勃商讨起来。
……
于是。
等到一个月后抵达京城。
谢文彦召他们觐见的时候,他们就送上了一个惊喜。
当时穿越堂兄也在场。
看到杜仲期他们献上的东西,谢文齐没忍住当场惊呼。
“橡胶?!!”
没错,老李发现的特殊树汁,就是后世应用十分广泛的橡胶材料。
当然以现在的技术,老李他们制作出来的橡胶,品质肯定有些粗糙,但这已经不妨碍运用到造船上,提高船只的质量了。
“这确实一种新的胶,乃是我们在边境时,收集一种树的树汁做出来的……其中具体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70-180(第4/14页)
不详说,总之这种胶,非常适合造船,造出来的船浮水比寻常船只更好……”
老李点头道,简略讲述了一下东西的作用。
他们流放的地方在颠洲,当地地域条件和云南很像,橡胶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在那边发现并不奇怪。
谢文齐越听眼睛越亮,激动地跟谢文彦道。
“五弟,橡胶可是个好东西!用这玩意儿造出来的船,安全性比咱们目前普通的船只要高数倍,而且橡胶还能制造其它很多东西……”
“有了更好的船只,我们就可以轻松派遣船队,去海外做生意,把海外的好东西弄回来……”
“如此,楚国很多东西就都不需要再依靠其余几国输送,将来诸国战争打响,咱们也不需要再愁军费和补给,可以痛痛快快的干了!”
想到自己能够辅佐堂弟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饶是追求咸鱼生活的谢文齐,也不免热血沸腾。
谢文彦闻言大喜,“当真?那此事就劳烦堂兄帮忙主持了。”
谢文齐:……
笑容戛然而止!
不是,兄弟,不带这么当周扒皮的。
他要当咸鱼,不要当牛马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谢文彦给了他一个‘朕看好你的’眼神,这才继续看向杜仲期几人,声音温和感叹道。
“几位爱卿不愧是父皇临终前,告与朕的忠君之士,不仅对大楚忠心耿耿,更才能出色,即便在苦寒之地,也不忘为国效力,此次朕给你们翻案,当真没看错人。”
虽说是为了还前世恩情,但他做好事可不会默默付出。
别人记不记恩无所谓,就怕有人阴差阳错顶替他的功劳,那才气死人。
对杜仲期这些人来说,想要获得对方的好感,十箱金银珠宝都抵不上一碗鸡汤来得有效。
果不其然。
几人闻言霎时眼眶就红了,惊喜不已,“先帝竟记得我们?”
“自然。当初党争严重,父皇虽有兵权在手,可朝中那些逆臣你们也知道,一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外加还有世族虎视眈眈。”
“你们的才能父皇都看在眼中,但你们的性格实在憨直,不是那些阴险狡诈之徒的对手,即便父皇有心,也实在难以保全你们所有人。”
“所以,将你们抄家流放实乃父皇无奈之举,希望借此让你们远离朝堂纷争活下来……这些年,父皇心中一直愧疚,临终前千般叮咛,万般嘱咐朕一定要让你们回京。”
“朕之前刚刚登基,政务繁忙一直拖到现在,实在是让几位爱卿吃苦了……”
“不过几位爱卿放心,朕定会替父皇好好补偿你们,尔等才能如此优秀,怎能与朝中那些阴险小人浪费心力?”
“所以,朕打算安排你们去官学,掌管普及教育之事,这等关乎楚国未来,名垂青史的大事,也只有交给几位忠心正直的爱卿,朕方能放心。”
说着,谢文彦便露出深深愧疚之色。
这番唱念做打的解释,让杜仲期几人感动得不行,多年流放的憋屈埋怨瞬间消失,只剩下激动热血。
原来,先帝让他们流放,是为保护他们!
原来,他们在先帝心中,竟然是如此重要,临死都还念着!
原来,他们的才能,先帝都看在眼中!
已逝·乾元帝:……
有没有可能,朕压根就不记得有你们几号人?
反正。
杜仲期几人感动不已,一碗鸡汤下去都灌醉了。
耿直地砰砰抢地磕头,大声道。
“臣等愿为陛下刀山火海,犬马之劳!”
“好好好,有几位爱卿,是朕的福气……”
谢文彦也感动地眼眶微红。
仿佛他只有这么几个忠臣良将可用,杜仲期几人就是他离不开的左膀右臂,他失去他们,这个皇位就要坐不稳了般。
顿时让杜仲期几人,有种天降大任的责任感。
满脸都是只要陛下开口,下一刻他们就能去赴死的鸡血状态!
谢文齐:……
说好风光霁月,君子无双呢?
这个传.销头头绝对不是他亲爱的堂弟。
……
把杜仲期几人安抚笼络好。
又安慰了一会儿不想干活的穿越堂兄,谢文彦把剩下奏折批完,就高高兴兴回后宫,把今日得到的好消息分享给夫郎。
顺便还有跟夫郎打听江南邹家的情况。
江南邹家,就是邹氏(乔玉景的亲母)娘家。
邹氏虽然是个不靠谱的恋爱脑,但邹家人却并不蠢。
当初没能阻止恋爱脑女儿犯傻,也考虑到伯府的庇佑,尽管答应了亲事,可之后给女儿陪嫁大笔嫁妆后,这些年和永昌伯府交际并不深,只维持在扯伯府虎皮办事的关系程度,可见其理智头脑。
邹家是江南巨富,擅长做生意。
倘若真的要组织船队去海外,让邹家参与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邹家和他夫郎有血缘关系,在这个动不动就牵连九族的时代,天然就比其他人更可靠,因为利益性命绑在一起。
提起邹家。
乔玉景突然反应过来,“夫君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此次皇儿满月宴,邹家好像并未送贺礼。”
“没送贺礼?这怎么可能,虽说你一直没有和邹家联系,还过继了出去,但到底有血缘,你如今成为君后,邹家不过商户,只要他们不蠢,无论如何都会抓住机会上来攀关系才对。”
谢文彦脸色沉道。
一个能在江南成为巨富的商户之家,怎么可能犯如此蠢事。
那么现在如此,其中必然有问题。
第174章 江南邹家 .
乔玉景这些年一直没联系江南邹家,倒不是因为母亲的缘故迁怒,而是不想太高调引人注意。
邹家在江南距离京城太远,有什么事情都不好联系,他们暂时用不上邹家,就没必要把邹家拉进京城的权利漩涡。
毕竟之前夺嫡之争实在太过激烈了。
而且上赶着不是买卖,邹家并非他们必须拉拢的势力,如果双方要绑定,自然是邹家主动示好才行。
否则,一国皇帝和君后向商户低头,传出去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我娘虽然不靠谱,但我外公和舅舅却是聪明人,他们当初愿意成全我娘的痴心,纯粹是因为商户身份低贱,和永昌伯府联姻有利。”
“所以,他们也知道以前伯府那些人不是好东西,这些年除了借势之外,并不怎么与伯府来往,我娘丧仪都只派了一个管家过来,以示分割。”
“他们就是典型的商人,如今我成为君后,即便不来攀关系,定然也会奉上厚礼表敬意,绝对做不出不送贺礼如此得罪人的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70-180(第5/14页)
乔玉景皱眉疑惑。
但凡是个脑子正常的,都不会如此蠢。
谢文彦敲着桌子思索道,“看来其中猫腻不小,得查查看。”
一个命令出去,下面的人就行动起来。
原本以为其中还有多复杂,有什么厉害的阴谋诡计,结果第二天暗卫就呈上了前因后果。
看完调查结果后,两人简直无语了!
真相很简单。
不出意外,此次两位小皇子满月宴,邹家为了和乔玉景这个外孙攀上关系,是用心准备了厚礼的。
可惜现在宫权还在曲太后手中,曲太后目光短浅又贪财,看见邹家送的金银珠宝眼珠子都摞不动了。
于是,便不顾心腹嬷嬷劝说,将东西全扣了下来。
按照曲太后的想法就是。
“君后和邹家多年都没联系,又已经被过继出去,肯定是不想再认邹家这个外公,不会亲自召见。而邹家不过商户,没有召见就不能入宫,东西被扣下他们也只能吃暗亏。”
“到时候,咱们稍加引导,让邹家以为君后收了东西不办事,邹家必然记恨,乔玉景不仅失去一个娘家帮助,还与邹家结仇,两全其美……”
只要乔玉景君后的位置不稳,曲家就有机会送女儿进宫博富贵。
曲太后想得很美,一意孤行之下,心腹嬷嬷即便觉得不妥,也不敢违抗主子命令,毕竟主子就是主子。
而曲家那边,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只能一边气骂这个脑子简单的姑奶奶,一边帮忙擦屁股。
不过。
如今谢文彦的势力也不小,邹家派来送礼的邹舅舅也是个沉稳之人,并未因一时被冷落就生气拂袖回去,而是继续留下,准备找机会和乔玉景见上一面。
没办法,邹家虽然是江南巨富,可归根究底还是商户。
时下士农工商,再有钱的商户,在权势面前也不值一提,一个不好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业,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邹家很聪明,能够和君后攀上关系,便是受辱他们也能咽下去。
邹舅舅还在京城呆着,事情自然好调查。
“摊上皇祖母这般拖后腿的人,当初父皇竟然还能杀出重围登基,也是辛苦父皇了……罢,夫郎如今身子养好,宫权也是时候拿回来了。”
谢文彦揉揉太阳穴。
曲太后此人,要说她有多坏吧,她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要说她不坏吧,膈应的人小动作又不少!
也就是对方运气好,生了一个好儿子,这些年不管乾元帝对他的父子之情,是不是有利益掺杂,总之这份好确确实实的存在。
临死前的几个月,乾元帝更是毫无保留的给他铺路。
看在乾元帝的面子上,他不能因此就把曲太后给弄死,毕竟乾元帝对这个母亲很是在乎,他那样做,实在有些白眼狼了。
但曲太后实在拎不清,所以这老太婆,还是老实呆在自己宫殿荣养吧。
左右他现在已经稳固皇位,不需要再对曲太后孝心维持名声。
“日后除了正常用度供给,无需再给皇祖母留面子,当初先皇怎么做,日后咱们就怎么做,夫郎不必委屈自己,有事为夫担着。”
谢文彦心疼地握住爱人手叮嘱。
乔玉景露出暖暖笑容,“知道了夫君,那邹家那边……”
“你直接召人入宫便是,邹家现在日子怕是不好过,急需你表态。”
谢文彦点明道。
夫夫俩又商议了一会儿,第二天便让人去邹家在京城落脚的宅子宣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