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老爹每天都会带领着一众下人以及临时雇来的短工,辛勤地劳作于田间地头之上。
割水稻、打谷子、晒谷子。
经过一番辛苦的劳作,所有的稻谷都被顺利地装入了新院落中的巨大粮仓之中。
沐楠是一名秀才,按照东梁国朝廷的规定,沐家每年都能够享受到免除一百五十亩土地粮税。
因此所有种植出来的粮食完全归自家所有。
另外,之前王清儿在村子里购买的那些田地,当时说好的一成稻谷也已经运至沐家。
同时县城农庄里的粮食也全部被送入了县城沐府的粮仓里。
农庄里有两百多亩田,今年收成也不错。
买时田里的水稻云家早已种下,王清儿只要了三成收益,剩余的都人让送入云家。
沐老爹看着家中满满一仓的粮食,忍不住老泪纵横,感叹家里终于不用卖粮食还债了。
“你呀!咋还哭上了呢?孩子们都看着呢!”王翠英笑着调侃自己男人。
“娘,爹是高兴的。”沐宵笑着说道。
“哈哈哈,我就是高兴,畅快啊!”沐老爹破地为笑,忍不住感叹了几句。
“高兴啥呀,现在家里这么多人,这些粮食都不够一年吃的。”王翠英朝沐老爹泼着冷水。
可婆母的这句话却提醒了王清儿。
是哦,虽然今年收成好,可这里每亩地的产量仍没超过五百斤,今年村里和城郊也就收了不到四万斤水稻,加上今年收的小麦、荞麦。
家里如今养着一百多个下人,再加上家里的十几口人,好像确实没有多少盈余。
哦!还有土豆,今年土豆前前后后三次共计种了六七亩,共计收了一万多斤,亩产有一千多斤。
那些挖坏的土豆,被她做成了土豆淀粉,剩下的都被放进地窖里留种。
家里偶尔也会炒一个土豆丝,做一道土豆烧鸡……
给家人手吃。
还会偶尔炸一次薯片、薯条给孩子们打牙祭。
另外绿豆、红豆、豌豆、芝麻共计也收获了一千来斤。
其中芝麻有黑白两种,芝麻也是可以用来榨油的,可是数量还太少,王清儿暂时并不打算榨芝麻香油。
今年收获的这些稀少的五谷杂粮大部分用来留做种子,来年再扩大规模种植。
家里就只剩红薯还没收,想起前山桃树林里那一片红薯,王清儿就有点儿想笑。
原本只是想要收些红薯藤,在寒冬腊月里给牛和羊吃,没想到长出的红薯却比地里种的那些个头还要大。
王清儿看向王翠英:
“娘,几个叔公家的稻谷不是要卖吗?要不我们再去几个叔公家买五万斤回来吧!还有玉米和荞麦、糙米也买些。”
几个叔公家每年都有多余的粮食卖,反正买谁家的粮食不是买呢,还不如买自家人的。
五万斤谷子也用不了多少银钱,但是能让人心安。
俗话说得好,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玉米在地里并没有种多少,只是在前后山播了些种,毕竟是山里,玉米苞长得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