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还没成熟的时候就连带着玉米杆子一起都收了,留着冬日里给家里的牛羊吃。
如今家里的鸡鸭也各养了上百只。
母猪也下了一窝崽子,有十一只呢,都不打算卖,全部养着。
这些家禽牲畜平日除了喂些猪草枯菜叶,也还是要喂些粮食才行。
再说马上就要入冬了,山里猪草也要找不到了。
所以玉米和荞麦、糙米也要买些,搭配着给家禽牲畜吃。
家禽牲畜养好了都是钱。
“清儿,要买这么多粮?家里也不吃糙米了,还买它做甚?”王翠英原本也是想买些粮食的,只是没想到儿媳妇一下子要买这么多,还要买糙米。
“五万斤也不多,家里人口多,县城的院子里还有那么多人,可费粮食了,我还想再买些小麦,反正粮食晒干了也不会坏。荞麦、玉米、糙米这些价格低,家里那些家禽牲畜冬日里也要吃。”
沐家的粮仓都是被改良过的,就算是梅雨季节,家里的粮仓也不会反潮。
再说粮食都是晒干后直接装进油布袋里密封好,留个一年多完全没问题。
家里还要买些人回来,山和田地都要打理。
她打算明年开始要大量种植茶叶树、无患子、芦荟、桃花、白玉兰花树。
还有山茶花树也是要慢慢的扩大规模。
家里的那些蔬菜瓜果今年都留了不少种子,明年肯定要大规模种植。
还有油菜,这可是她期望了很久的东西,手中的种子也能种几亩地,到了后面肯定也要大规模种植。
王清儿还没有告诉周氏、王翠英他们,她在县城里早就买了几万斤粮食。
稻谷购买了四万斤,小麦、荞麦、玉米这些各买了一万斤。
“翠英,清丫头说买就买,你去一趟,跟你几个婶子先说一声。玉米荞麦糙米这些村里恐怕买不到,需要去镇上买。”
村里很多人家都是只种精粮,拿出去卖了,再买便宜的粗粮家里吃,这样可以换些银子做平日里的花销,买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
“好的,娘,我这就去。”王翠英说完就起身要出门。
周氏往往都是最后出来拍板,往往也是最支持王清儿的那个人。
她发话了,其他人便不会有意见了。
这几天几个叔公家的稻谷都在入仓,把自己留着的粮食入完仓后,估计明天就该运粮食去卖了。
果然,第二日,几个叔公家就运粮食来了。
运了整整一天,终于把五万斤稻谷,一万斤小麦,还有三千斤荞麦装进了粮仓。
几个叔公家里荞麦所剩不多,只能匀三千斤出来。
王清儿看着这么多粮食才九百多两银子,心想还真是便宜。
还真是无论在哪个朝代农民都是最苦最累,还最不赚钱的。
玉米、糙米、荞麦这些是在镇上买的,沐家各买了一万斤,粮铺老板不仅仅送货上门,价格还便宜。
最后在沐宵三寸不烂之舌的一番游说下,老板又送了一百斤陈米,一千斤粗糠。
喜欢穿越到山里闷声发大财请大家收藏:穿越到山里闷声发大财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