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四禅八定,十地菩萨(2 / 2)

我执又被视为一种错误认知,是产生烦恼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引发贪婪、嗔恨、愚痴等负面情绪,阻碍了个人的精神成长,还可能引发痛苦和纷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法执则是对事物法则、规律或概念的执着,认为这些法则是绝对且不可改变的。在佛法中,法执同样被视为一种束缚和限制,因为它限制了人们对事物真相的理解,阻碍了精神的自由和发展。佛法认为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法则,因此法执也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见解上没有愚痴,思想上也无谬误,简意是说,愚痴通常被理解为不明事理、缺乏智慧的状态。而与之相对的就是觉悟和智慧。

当思想无谬误时,意味着能够清晰地认识和理解事物,不受错误观念或偏见的蒙蔽。他思考和判断都是基于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因此能够得出明智和正确的结论。

这种境界的实现需要人们不断学习、思考和修行,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觉悟水平。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人们可以逐渐摆脱愚痴和谬误的束缚,达到见解明智、思想正确的境界?。

难胜地?为,由前焰慧照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此阶段菩萨难以被征服,坚定修行信念?。

情见指的是由情感、执着等所产生的偏见和迷惑。焰慧是说菩萨通过其慧光的照耀,能够消除这些偏见和迷惑。

现前地?指,菩萨在此地已得完全的三昧定力与智慧,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本相都如实出现于他的眼前?。内心不再动摇,无论遇到什么逆境都能保持平静。

三昧又称为三摩地,定力,是指修行者通过专注和冥想,使心灵达到高度集中和稳定的状态,从而摆脱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杂念,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种定力是修行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修行者深入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

智慧是说超越世俗认知的真知灼见,是通过修行达到的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直接体验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自性的清净与光明,从而实现彻底解脱?。

二禅?为超越初禅的寻伺,进入更深的定境,体验到更纯粹的内心喜悦。没有了初禅中的寻伺搅动,心更加宁静。此阶段的禅悦取代了身触之乐。

三禅?是说进一步超越喜的波动,达到一种极其平静的境界,称为行舍定。体验到一种不苦不乐的微妙感受,称为离喜妙乐。

四禅?是连最后的乐受也舍弃,达到完全的平等心与不动心,称为舍念清净定。此定中只有舍、念、不苦不乐的感受存在,是最为深邃的定境,为进入无色界定或观慧打下基础。

无色界定含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四无色定。此四无色定,系由欲界定、色界定而得之静寂禅定,于此等禅定中,对欲、色等悉无想念?。

慧观即是通过观察、分析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来获得如实知见的方法,可以视为观慧的一种实践?。

后面为,空无边处定?;从四禅出定后,心不再缘于任何物质现象,转而专注于无限的空无概念,体验到空无边的境界。

识无边处定?;意识到空无边处定也是一种观念,进而放弃对空的执着,转而专注于识的无边。

无所有处定?;进一步认识到识也是有限的,从而放弃识的观念,进入一种无所有、无对象的定境。

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世间定的最高境界,超越了前面所有的概念,处于一种既非想亦非非想的状态,极度微细的心念活动仍然存在。

这是四禅八定我给你初浅讲解的含义。

顺便给你讲一下十地菩萨大致观念;

一地欢喜地?;初地的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此阶段的菩萨充满喜悦,对修行充满信心?。

二地离垢地?;菩萨由进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此阶段菩萨远离烦恼,心灵纯净?。

三地发光地?;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显发。此阶段菩萨智慧光芒四射,照亮修行之路?。

四地焰慧地?;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照破一切情见。此阶段菩萨智慧如火焰,燃烧烦恼?。

五地难胜地?;由前焰慧照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此阶段菩萨难以被征服,坚定修行信念?。

六地现前地?;显现大乘菩萨的境界?。

七地远行地?;远离尘嚣,专心修行?。

八地不动地?;心如止水,不动如山?。

九地善慧地?;智慧善巧,善于度化众生?。

十地法云地?;又叫十地菩萨或法云地菩萨,此阶段菩萨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这是菩萨的最高阶段,再进一步即可成佛?。

用世俗俗话讲为,一地欢喜菩萨意思是说,是刚刚开悟的行者,对时间一切生灭法,有自己正确体验,除去了凡夫的妄执,明白一切法本空,无我,万法为心,亲身经历出时间的妙境,到了一个与凡夫有别的崭新精神领域。内心喜不自胜,故为欢喜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地菩萨,自修十善,劝人十善,不犯以往毛病,远离垢染,三业清净,广行慈悲,饶益有情。

三地菩萨,过了实相体证,看破一切虚妄,内心忍一切凡夫不能忍,保持着湛然不动不受干扰,伺机度化一切愿意解脱的众生。

四地菩萨,精进修行, 去我执,法执,见解没有愚痴,对一切无所畏惧,完全勇毅,能为众生赴汤蹈火,没有退却。越为众生做事吃苦,智慧与力量越会增长,救世事业中获得更高智慧,智慧如火焰高涨。

五地菩萨,修满禅定,证悟真实谛理,离诛戏论,证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盘。

六地菩萨,圆满智慧,安住灭尽定,不起有漏心分别,照见缘起性,彻悟诸法自性,得到完全三昧定力与智慧。一切时间与出世间本相,难逃法眼,如实现前。

七地菩萨,无私心,为众生法显无处,无时,不定空间与时间,在众生不经意之时,如身临教诲,点化众生。指导众生,令众生增长慧命。

八地菩萨,长久修行后,习惯成自然,自然而然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各种修持,修功德非常成熟,又不执迷功德,不为名利所动,不被境风所诱,对渡世宏愿,乐此不倦,道心永不动摇,永不退转。

九地菩萨,善用一切智慧与神力,无量神变,至善境界中,弘法渡生十方无碍,为一切菩萨敬重,能教化菩萨与凡夫一体无误,堪作大菩萨之师。

十地菩萨,菩萨修行最高境界,与通常意义上的佛无区别,证圆满法身,具足自在,无碍,智慧与法力如浮云法雨,滋养众生心田,为众生遮去苦恼逼迫,滋养众生慧命增长,成为一切众生守护者一般,解脱智慧的源泉,也叫法王子。”

“这这这这这……大大大大哥……我怎么感觉你咋形容都像你呢?而且……这个……这个……这修行的学问这么多啊?”

“是啊,这些学问若细分本来就多了去了啊。”

“那个……那个大哥……我能问您一句话吗?”

“问啥啊?”

“这个……您修行时候也需要这么多学问吗?”

“我?你大哥我能一样吗?我是一般人吗?那肯定不用啊,我这不是为了方便让你明白给你讲呢吗?”

“那大哥您?您修到这般,又不执着这些学问,您……您靠啥修的啊我去……”

闻言大哥邪邪一笑,回道;“嘿嘿嘿,完全绝对的霸气,霸道得直接直奔根本究竟上下手,也就是心与神上动文章,打倒一切阻挡我前路的困难,称雄最根本的本质上,将本质拿下,自我成王,呀哈哈哈哈哈……”

“这这这这这……我我我我我……您是说,您啥也不用,直接把根本干服了?大哥您是这意思吗?”

“是,就是特么对于常人来说太难,哇哈哈哈哈哈……”

“我靠……大大大……大哥……您您……您这修行到底咋修滴呀?我去……”

“嘿嘿嘿,我啊,我修行如妖啊,不修也会自然精进,你要想不明白就当我宿世修行得来的吧,或者你也可以认为你大哥我本来就是妖怪,哈哈哈哈哈,我哪用那么费劲,嘻嘻嘻。

但也不要新奇,六祖我六哥不识字都能那么牛逼的,你大哥我差哪啦?哈哈哈哈哈……”

“我……我特么……大哥呀,你那句话咋说滴来着?”

“人比人得扔,货比货得特么换新滴。”

“对对对……我靠了……服了服了服了……哈哈哈哈哈……服了……“

”嘻嘻嘻,我说我没装逼,我真装逼都算低调屁了,没毛病吧?”

“这?……这特么好像还真没毛病大哥……那十地菩萨的概念,我特么咋看咋像您……我日……”

喜欢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请大家收藏: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