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会尽她所能,延续大唐盛世,为大唐江山拔出诸多隐患和弊端。
诚如老祖宗们所言,皇位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既然老祖宗们都敢推她一把,她为何不敢争上一争?
第114章 第 114 章
李隆基在前线阵亡的消息传来时,朝臣们正在为李亨准备登基大典。
明明即将登上至高皇位,李亨面上却没有一丝一毫喜色。
早在武皇与李令月将李隆基送走,并决定推李亨上位之时,李亨就已经被告知,他只是一个占位工具人。武皇与李隆基中意他的女儿和政上位,所以才会先让他把皇位给占着。
一年后,待和政接受完正统继承人教育,李亨便得主动禅位。若是他贪恋权势,祖宗们便会把他给带走。
李亨也曾疑惑过,如果老祖宗们不满意他做皇帝,要在他的诸多子女中挑选一人上位,那个人为什么是和政,而不是他那些已经展现出才干来的儿子们。
但武皇与李令月对李亨耐心少得可怜,她们显然没有为李亨解答疑惑的意思。
李亨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儿子,期盼着他们能站出来对武皇与李令月的话提出质疑。
曾经李亨是颇为喜欢和政这个女儿的,但老祖宗们把他当做给和政铺路的工具人,这就让他对和政心生反感,忍不住就想跟老祖宗们对着干。
随便谁都好,只要他的哪个儿子站出来反对和政上位,他就会感到开心。
在李亨期待的目光中,他的儿子中名声最为响亮的李豫与李倓等人,依次站了出来。
李亨双眼一亮,刚准备开口,就听见李豫和李倓等人齐齐道:“皇妹才德兼备,由她担任皇储,我等心悦诚服!”
“待皇妹上位后,我等定会竭力辅佐皇妹,为我大唐平息内忧外患!”
李亨:“……”
不是,他的儿子们到底哪国的?怎么李令月才一提议,他们就答应了呢?
和政占的可是他们的皇位啊!即使他们拗不过武皇和李令月,也该先据理力争一把再说吧?!
李令月仿佛察觉到了李亨的心思,凌厉的目光几乎要将李亨刺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秦唐之好》 110-120(第6/16页)
:“你可莫要觉得,和政是因你之故,才能上位的,恰恰相反,你能上位,是沾了和政的光!”
“你虽然被李隆基立为太子,可你扪心自问,你的种种表现,配做一国之君么?你连本宫那几个兄长都比不上,他们虽然不算什么聪明人,但还不至于重用宦官,引狼入室!”
“若你不是和政的阿耶,你以为你还有上位的机会?做梦!”
这时,一旁的武皇开口道:“令月,你与这拎不清的人说那么多作甚?直接赐他一杯毒酒就是!反正,依着他做的那些事,即使将他直接带走,大唐先祖也不会责怪你我。”
武皇这充满杀意的语气,与她脸上不耐烦的表情,让李亨两股战战,不敢再有旁的念头。
他若是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会被武皇和李令月轻易看穿,他定不会随便打这些小主意。
李令月的行事手段暂且不说,武皇可当真是个狠人啊。胆敢跟她作对的,即使是她嫡亲的孙子孙女,她也能说杀就杀,李亨可不觉得自己会成为例外。
“是不肖子孙一时糊涂了,还请老祖宗们宽恕我。”李亨道:“往后,老祖宗们吩咐什么,我便做什么,断然不敢违背老祖宗们的意思!”
他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武皇却无动于衷。
李令月见李亨急得满头大汗,双目杂乱无神,不由轻笑一声,道:“若你一早便这样乖觉,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可惜,任你现在说得天花烂坠,我阿娘都不肯信你的话了。你说说,该怎么办呢?”
李亨看向李令月的目光中,透出些祈求的意味。
他并不是那等很有魄力的人,否则,在安史之乱中,他也不至于犹豫再三,才在儿子与周围大臣们的劝说下,决定留下来平叛。
日后,他会在他宠信的妻子张皇后,与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宦官之间摇摆不定,也充分说明了他性格中的优柔寡断。
在短短时间内,李亨的内心中充满了煎熬:“还请先祖教我。”
他几乎将李令月当成了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若是先祖们愿意原谅我,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是吗?那你便服下这枚药丸吧。”
不知何时,一只精致的瓷瓶出现在了李令月的掌心中。
她这隔空取物的本事,让李亨心中对她愈发敬畏。
李令月从瓷瓶中取出一颗药丸,递到了李亨的手中:“若要让我阿娘对你放心,这是唯一的法子了。”
“敢用老祖宗,这枚药丸……”
这颗药丸瞧着不像凡品,倒像是仙家之物,但李亨可不认为在他得罪了老祖宗们之后,老祖宗会专程找来仙丹让他服用。
“这是毒药。”李令月道:“你服下这枚药丸之后,若是乖乖按照阿娘与我的意思行事,一年之后,自会安然无恙。可你若是胆敢对阿娘与我阳奉阴违……”
李令月没有再说下去,李亨却自动脑补了自己七窍六孔死去的惨状。他当即便白了脸色,连声道:“我定会按照老祖宗们的意思行事,不敢有任何违逆之处!”
也不知是不是李亨的错觉,当天晚上,在回到寝殿之后,他感到浑身不舒坦,却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舒坦,只是觉得整个人恹恹的,提不起劲儿来。
李亨召了太医来为他诊脉,太医却说他的身体没有问题,让他只管放宽心。
谁料,这番话听在李亨耳中,却让他越发烦躁。
既然连太医都诊不出来他有哪里不对劲,果然是老祖宗逼他服下的那颗药丸开始生效了吧?
李亨的登基大典一日日临近,李亨却丝毫不觉得开心,反而觉得像是自己的死期临近了。
这时候,李隆基在前线身中流矢而亡,为国捐躯的消息传回长安,更是让李亨吓得险些站不稳一头栽倒在地。
曾经在朝中说一不二、呼风唤雨的阿耶,老祖宗们说弄死就弄死了。若是他李亨违背老祖宗们的意思,只怕也会落得这个下场吧?
因为心中揣着事,无论多少人向李亨道贺,李亨都魂不守舍的。
李亨心一慌,就忍不住命底下的人将和政给传唤过来,向和政询问一下她的学习进度。
当李亨发现,和政十分聪颖,一日千里之后,才终于感觉到了些许安心。
按照女儿的学习进度,应该能够在一年之内,将大部分课程学完,然后他就能将皇位传给她了吧?
至于和政完不成课程这种事,李亨拒绝去思考!为了他的生命安全,她必须在一年之内,从他的手中接过重担!
李亨似乎陷入了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之中,每天都在算日子。这种焦虑,使得他频频失眠,精神越来越差,身体也日益虚弱。
李亨不明就里,只道是李令月逼他服下的那枚毒药又发作了。
他在殿内焦急地来回转了几圈,忍不住又派了两名重臣到和政那里去为她授课。
朝中一些大臣原本对于武皇和李令月授意李亨立和政为皇储一事颇有微词。
只是,眼下武皇和李令月还在,他们不好明目张胆地跟两位大唐先祖对着干,他们原本还打算等着两人走了之后,再与李亨好生合计合计呢。
没想到,李亨对自家先祖的决定竟然这般支持,唯恐和政不能如武皇和李令月所预期的那般上位。
见状,这些大臣们也只好歇了那些小心思。
李亨登基那一日,武皇与李令月在参加完李亨的登基大典之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消失在大殿之中。
一直压在李亨头上的两座大山总算去了,叫李亨着实松了口气。
一旁身穿皇储服的和政则握紧了手中的瓷瓶,这是李令月在离去之前,特意塞入她手中的避孕丹。
提及怀孕生子之事,和政的脸上不免泛起了些许红晕。
不过,思及另一个“和政公主”最后那桩惨烈的孕事,和政也不得不承认,这瓶丹药于她而言,大有用处。
她既然肩负着祖宗们的期盼成为了皇储,往后自当以大局为重,以自身安危为重。
她膝下并非没有子女,不过此前,她从未预料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储君,也没有让她的孩子们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她并不知道,她的孩子们能否担得起这重任来。
和政已经想好了,往后,她不会再生。她膝下的几个孩子中,若是有资质出众的,她便着力培养,若是她的几个孩子都不适合做帝王,她可以在宗室下一代中好生寻摸寻摸,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苗子……
当然,培养继承人,对于和政而言,是日后需要考虑的事了。
眼下,她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储君,从阿耶的手中接过皇位,为大唐肃清弊政……
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武皇与李令月感到一阵眩晕。
当眩晕过去后,她们重新睁开双眼之时,发现她们又回到了当初她们失踪的那座县城。
只是,当时她们是前呼后拥来到此处,眼下,那些朝臣们恐怕都已经返回长安,拥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秦唐之好》 110-120(第7/16页)
新皇登基了吧?
母女俩寻了一处隐蔽的谈话之所。
武皇问道:“距离咱们离开,过去多久了?”
她们在后世那个“大唐”待了将近两个月时间,若是在这过程中,她们自己的世界也过去了两个月,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两个月,足以让她的好儿子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做很多事了。
李令月仔细查看了一下系统面板,而后发出了一阵小小的惊呼声。
没想到,在终结安史之乱,并且推和政上位之后,她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的积分!
在回来之前,她已经利用一部分积分兑换了4:1的时间流速。
早知道她这一趟出行居然有这么丰厚的回报,她完全可以更为大胆一些,将时间流速调整成10:1。
“阿娘,我们的世界如今过去了半个月。”李令月道:“算算时间,应该刚够那些大臣们赶回长安,然后将我那两名兄长从封地召到长安。”
“也不知,我那两位兄长是已经到长安城了,还是仍在路上。”
第115章 第 115 章
从武皇与李令月在火灾中消失开始,朝中大臣们便陷入了一场角力之中。
他们曾派出一波又一波的人在这座小小的县城中寻找武皇和李令月的踪迹,却一无所获。
那座客栈中的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就如同当初李令月带着大军凭空消失那般。
一些心向武皇和李令月的大臣们隐隐觉得,武皇和李令月并未出事,只是暂时被困在了什么地方回不来。说不准,她们此时正身处仙境呢。
毕竟,他们亲眼见到李令月身上发生了太多神异之事,眼下,再添上一宗,似乎也不足为奇。
因此,当张柬之、崔玄伟等人提议尽快返回长安,拥立李显或李旦为帝时,以狄仁杰为首的一批文官,以及支持李令月的一批武将是竭力反对的。
他们坚信武皇和李令月会平安归来。
李令月身上有诸多神异之处,只要没有见到她的尸身,他们绝不肯相信她会出事。
但在遍寻武皇和李令月无果之后,另立新帝的声音终究还是占了上风。
“国不可一日无君,咱们先返回长安城中,拥立新君,而后再做打算吧。在这里干耗着,总不像那么回事儿。咱们忠心为国,便是圣人安然无恙,也怪罪不到咱们头上来。”
这番言论,得到了在场大多数大臣们的赞同。
于是,这批大臣们兵分两路,少数几名大臣继续留在附近寻找武皇母女,多数大臣则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准备拥立新君。
在一些大臣看来,早在发现武皇母女失踪的第一时间,拥立新君上位一事就该提上日程了,耽搁这么些天,属实没有必要。
被发配到封地上的李显和李旦很快就收到了来自朝廷的加急传书。
当李显大半夜被人叫起来,看到摆在面前的急信时,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还没睡醒,以至于产生了错觉。
他的妻子韦氏在一旁问道:“郎君,可是出了什么事?”
李显曾受封庐陵王,可后来,他在朝中上蹿下跳,碍了武皇的眼。
于是,在李贤被赐死的同时,李显身上的王爵也被夺去了,如今,他身上只有个侯爵之位。
这对于一般人家而言,已是显赫无比了。可韦氏显然并不觉得荣耀,反而深以为耻。
她夫君堂堂天潢贵胄,做皇帝都使得,如今却被夺了王爵之位,发配到一处偏远的地方来,每日过着清贫的日子,这让韦氏如何能够甘心?
李显显然也知道,妻子跟着自己,吃了很多的苦。
他握住了妻子的手,将那封机密的书信送到了妻子的跟前:“阿娘与妹妹失踪,朝中大臣们让我尽快返京,共议大事!”
说到这个话题,李显的双眼亮得惊人。
在这档口,朝中大臣们要与他商议的,究竟是什么“大事”……这还用多说吗?
李显怎么也没有料到,上一刻,他还在为自己未卜的命运唉声叹气,下一刻,他竟然就迎来了这么大的转机,距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
韦氏呆了呆,而后推了李显一把:“既然大臣们都这么说了,郎君还呆在这里作甚?有资格问鼎大位的,可不是只有郎君一人哪!郎君需得快快收拾好东西回京,以免……夜长梦多!”
李显这才从兴奋和怔愣中回过神来:“爱妻说得对,咱们动作得快些,以免被人捷足先登!”
他和李旦虽然同时被武皇发配出京,但他如今所在的位置,可比李旦所在的地方还要偏远些。
若是朝中那些老油条们见李旦比他先入了京,转而支持李旦怎么办?
此时,李旦处也是一样的忙碌。
对于李旦而言,武皇就是压在他头顶上方,让他喘不过气来的那片“天”。
李旦未曾料到,有一日,这“天”说没就没了。
在怔愣过后,李旦很快便回过神来,急匆匆地为返京做准备。
他与兄长李显都不是阿娘的正统继承人,他并非没有一争之力。
东西来不及收拾,可以一切从简,但身边负责保护他的人,一定要挑选妥当……
收到消息之后,李显与李旦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来赶路,时常因为赶路而错过休息地,只能宿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当他们前后脚赶到长安之时,兄弟二人都已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最终,还是李显比李旦早到了半日——他抄了近道,还因此而遭到了野狼的袭击。
如果李显和李旦能够畅所欲言,他们定会哭着喊道:“为了皇位,我们实在付出了太多!”
李显与李旦在朝中的支持者相差不多,李显率先抵达京城,自然就占据了优势。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距离武皇失踪,到李显回京,这都过去多少日了!
支持李旦的人,以及一些中立派,自然迫不及待地要将李显推上皇位。
迟到了半日的李旦,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兄长与朝臣们商议登基之事。
“此次先帝突然失踪,朝中人心不稳,政务堆砌。请圣人先行登基,择日再举行登基大典!”
张柬之、崔玄伟等官员将龙袍与玉玺奉至李显面前。
他们身后,许多官员跟着一起跪倒在李显面前:“恭迎圣人——”
“恭迎圣人!”
“恭迎圣人……”
李旦见周围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开始恭迎圣人了,也只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哎,没法子,谁让他晚了半日呢,也只得如此了。
这时候,李旦不由开始为路上浪费的那些时间而后悔。
早知道,他应该速度更快一些,每日再少睡一个时辰……
李显从底下人手中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秦唐之好》 110-120(第8/16页)
过了那顶帝王冠,准备戴在自己的头上。
这时,一阵威严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今日这大殿好生热闹,‘新皇’的登基大典,怎么就没有人邀请朕来参加呢?”
李显朝着声音的来源处望去,而后,手中的冠帽滑落在地。
“阿,阿娘……”他的牙齿开始打颤,声音也变得颤抖了起来。
武皇就站在光暗交汇之处,她的面容瞧着不是那么清晰,李显却绝不会认错自己的亲娘。
对于此刻的李显而言,武皇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点是……此刻的她,究竟是人是鬼?
那种瑟瑟缩缩的眼神,让李显这位“新帝”显得格外没有气势。
武皇挑了挑眉,一步步朝着李显逼近,而李显则一步步后退,直至退无可退。
武皇唇畔带着一丝讥诮的笑容,将簇拥在李显周围的那些大臣们扫视了一遍:“怎么,这就是你们选出来的新君么?”
第116章 第 116 章
武皇的出现,令在场所有人都呆愣住了。
趁着这档口,一队玄甲军将这登基大典现场团团包围。在场的文武百官们,皆被玄甲军控制了起来。
“朕还健在,令月还健在,你们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拥立新君了,你们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武皇一把将正处于怔愣状态的李显从中间踹开,自己坐在了皇位之上。
在李隆基朝的时候,李隆基的皇座也被她给征用了。但别人的皇座,坐着终究没有自己的皇座舒服。
武皇重临皇座之时,那睥睨天下的姿态,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低下了头。
哪怕是支持李显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李显的气度和魄力与武皇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了。
争不过啊,他们拿什么跟武皇争?
除非武皇消失数年,他们这些支持李显的人趁着这段时间将支持武皇的势力尽数拔除,否则,李显在武皇面前压根儿不够看。
更何况,军中的一些人支持李令月,在武皇与李令月都安然无恙的情况下,这些人绝不会转而支持李显。
先前急着拱李显上位,好挣从龙之功的一些大臣们迅速转变了态度,开始向武皇表忠心。
“圣人安然无恙,让我等不胜欣喜。请圣人明鉴,我等拥立庐陵侯,实属不得已啊。”
武皇还没回来之前,这些官员在李显面前一口一个“圣人”,眼下,他们改口改得倒快。
李显愤愤地瞪了他们中有些人一眼,而后对武皇道:“阿娘,儿臣是收到您和妹妹失踪的消息之后,才紧赶慢赶回了长安城。哪知道,儿臣前脚才踏进长安城,后脚这些人就要将儿臣推上皇位。”
“他们口口声声说,阿娘和妹妹下落不明,儿臣就要担负起应当担负的职责来。登基一事,并非儿臣的本意啊!”
他滑跪得倒是快,他的一番话语,却让支持他的人目瞪口呆。
他们怎么不知道,李显居然还有这么无耻的一面呢?合着李显本来不想做皇帝,是他们这些人硬逼着他去做的?
面对这些不赞同的目光,李显毫不客气地瞪了回去。
来啊,互相伤害啊!
之前要拥立他上位的时候,说得那么好听,现在休想见势不妙,就把锅都甩给他!
既然要从他这里得从龙之功,如今他们“从龙”失败了,也总得付出些代价才是。
李显回想起上回兄长李贤被处死的情形,愈发发了狠。
李贤只是觊觎皇储之位,出手陷害李令月,就落得了那样的下场。他这回可是直接朝着王位伸手了,也不知道武皇会怎么处置他。
反正,要死大家一起死。黄泉路上有人相伴,他也不会孤单!
李显与周围的大臣们相互推诿责任的做法,倒是把武皇给看乐了。
她淡淡扫了李显一眼,心中暗道,废物点心果然烂泥扶不上墙,哪怕他穿上龙袍,也没个皇帝样儿。
武皇没兴趣听他们在朝堂上唱大戏,便出声呵斥道:“闭嘴!朝堂上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谁对朕忠心,谁对朕不忠,朕自有分辨!”
这般说着,武皇的目光从后世发动了“神龙政变”的几个人面上扫过。
这些人中,有的人已经站在了朝堂上,有些人却还在地方为官,未进入到朝廷中枢。
后世之行,武皇和李令月并不是光顾着帮李隆基收拾烂摊子去了,她们也收集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武皇的目光从张柬之、崔玄伟等人身上扫过,眼中浮现出森然杀意。
这时候,李旦不由庆幸自己慢了半日功夫。
若是他早于李显赶回长安城,现在该跪在武皇面前惶恐不安的,可就要换成他了。
张柬之看着李显在武皇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样子,感到大失所望。这就是他一心想要匡扶的李家正统继承人吗?
李家先祖中,不乏才能出众之辈,怎么到了这一代,本该扛起重担的皇室男丁,还不如女流之辈?
“起来,不要对太后跪!太后失踪半月,圣人作为太后与先帝存活的儿子中岁数最长者,登基为帝有何不对?如今满朝文武百官都认可了您作为新帝的身份,哪怕是太后回来了,她也得以您为尊,将大权归还给您!您究竟为何要向太后低头,为何要跪?!!!”
张柬之似是在劝谏李显,又似是在借由此事发泄自己心中的不甘。
李显在听到这番话后,面上却露出了惊恐的表情:“我究竟与你多大仇多大怨,你为什么要这样害我?”
他阿娘都回来了,张柬之到底明不明白?!张柬之执意要让他继续称帝,莫非是嫌他死的还不够快???
武皇看着狼狈不堪只求活命的李显,又看了看边上若有所思的李旦,命人将朝中的许多大臣关押收监。审讯过后,没问题的,才能被放出来。
一时间,朝堂上又空了大半。好在先前经由恩科选拔入朝的官员们还在各部帮忙,实在不行,就让这帮人先顶上好了。
武皇眯着眼想。
在武皇的一番雷霆手段之下,朝中诸事很快又回到了她的掌控之中,这半个月以来的骚乱像是不曾发生过一般。
每日都有朝廷官员被撤换,或者被下狱。
也不知是不是李显认错态度够好,他的许多党羽被剪除了,他本人却只是挨了顿骂,受了顿敲打,然后就被撵回他在长安的府邸中闭门思过了。
最终,等到这场动乱彻底平息下来,又是数日过去。
武皇的雷霆手段,让诸多大臣们噤若寒蝉。
也唯有狄仁杰这等武皇的心腹,敢向武皇询问她与李令月失踪之后的动向,以及李令月如今的所在之处。
武皇当着狄仁杰等人的面,拿出了她与李令月早已准备好的说辞:“那日,朕与令月遭遇火灾,幸得神灵庇佑,我们那一整个客栈的人都安然无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秦唐之好》 110-120(第9/16页)
”
“只是,上苍为了叫我们避开那场可怕的灾祸,将我们送到了仙界。在仙界中,朕与令月有幸窥得大唐的些许未来……”
完全实话实说是不可能的,就连武皇对于这次的穿越都还一知半解呢,她不可能对狄仁杰等人解释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
完全胡编乱造,也瞒不过狄仁杰这类精明的大臣,反而叫他们觉得自己不被武皇重视,不受武皇信任。
于是,武皇将她所知道的内情,七分真三分假地讲给狄仁杰等人听。
“兴许是上苍有意要让我大周避开一场浩劫,竟让朕看到李旦那一脉的了不肖子孙,千方百计上位,令江山支离破碎的画面……”
事涉家国未来,狄仁杰等人都耐心听起了武皇的叙述。
有一些信息,武皇了解得也不甚详细,她说是在窥天镜中未曾看清,这反而增添了她话语的可信度。
在狄仁杰等人听到“未来”的大唐饱受藩镇割据之祸,又受到吐蕃等外族的侵袭时,不由叹道:“看来,对外族之祸,我们定要引起重视啊。”
“这是自然,不过,你们也不必这般忧心忡忡。”武皇道:“朕与令月能够从火灾中逃生,又因祸得福窥见了未来的冰山一角,可见令月福泽深厚,深受上苍眷顾。”
“日后,朕与令月母女同心,又有你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能臣相助,大周自然不至于沦落到那种程度。”
狄仁杰等人听了这番话后,对李令月愈发看重。原本他们支持李令月,只是因为李令月的才干胜过其兄长,她又是武皇最为看好的继承人。
但在经过这两次三番的玄学事件之后,他们是当真相信李令月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否则,谁能如李令月一般,屡屡化险为夷,又能够得到这样的机缘?
既然天命如此,他们还是莫要跟天命对着来的好。
“不知太女殿下现在何处?殿下未曾跟圣人一起返回长安么?”狄仁杰问。
“令月还在朕与她先前微服私访之地。一则她要将客栈中的那些百姓们送回去,二则当地县令胆敢欺上瞒下,贩卖私盐,哄抬盐价,又派人行刺令月与朕之事,总得有人去解决。”
“殿下的安危……”
也不怪狄仁杰等人会如此紧张,毕竟,才刚刚发生过皇帝和皇储同时遇刺之事呢。
狄仁杰等人既然认可李令月这个皇储,自然对她的安危上心。
“放心,令月不会有事。”武皇显得十分淡定。
她们两个女流之辈在安禄山叛军攻过来的时候,都能安然无恙,自那之后,哪怕李令月一个人独自在外,武皇也不会担忧她的安危了。
武皇觉得,她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她家闺女会不会没有时间概念,成日连轴转,累着了她的宝贝小孙孙。
“朕听闻,令月麾下的一支护卫军还留在那座县城中,搜寻朕与她的踪迹。待她赶到那里,那支护卫军自会护她周全。”
狄仁杰等人面面相觑,总觉得武皇对李令月的安危似乎太过放心了些。
他们虽不知武皇的依仗是什么,但武皇断然不会无的放矢,武皇既然这样说了,他们也就信了。
长安城中的众人所不知道的是,李令月此时,正承受着极大的惊吓。
她原本正在赶路,突然间,就看到一块荧幕出现在她的面前。
那块方方正正的荧幕十分惹眼,仿佛生怕她看不到似的,正正好矗立在她的前方。
荧幕中那熟悉的身影,是她以为再也见不到了的人。
大半年未见,那人依旧穿着一身玄色衮服,不知是不是李令月的错觉,他身上的威仪,又加重了几分。
他面无表情,唇瓣紧紧抿成一条直线,似乎正在竭力抑制着某种情绪。
李令月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往前踏了两步,低声呢喃道:“阿政?”
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没睡醒。否则,她怎么会看到嬴政又一次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第117章 第 117 章
如果李令月理智在线,她应该第一时间去找系统,向系统了解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毕竟,眼前的荧幕一看就与系统有关。
但现在,李令月的目光牢牢地钉在荧幕上的嬴政身上,怎么都无法挪开。
因为知道他们之间已经结束了,这大半年以来,李令月逼着自己不去想嬴政,可偶尔闲暇下来的时候,他的身影仍然会回荡在她的眼前。
当重逢的这一刻到来之时,李令月才发现……原来,她竟是那般想念他。
积压的思念仿佛一下子冲垮了那道名为理智的堤坝,让她再难保持应有的仪态。
李令月的面上含着笑意,一双漂亮的黑眸中却氤氲着星星点点的水光。
嬴政愣了愣,下意识地伸出手,却摸个了空。
他原本准备了满腹的话要说,在看到她的泪光时,却突然变得笨嘴拙舌起来,只知道重复着:“别哭,别哭……”
两人隔着荧幕凝视了良久,才终于平复下心绪来。
嬴政打量着李令月身后的背景,询问道:“你在赶路?”
“是。”李令月道:“许久不见,你肯定有很多话想问我,正好,我也有很多东西想问你。不如,我问一个问题,你问一个问题,如何?方才,我已经回答了你一个问题了。”
“……可。”令月果然还是那个令月,半点儿不肯吃亏。
“你为何会突然出现,系统跟你现在是什么关系?”李令月问。
“不算突然出现,我一直都关注着你。你离开的那一日,那自称‘爱民如子系统’之物便出现在我面前,问我是否要与你绑定。按照系统的说法,你是‘宿主’,我应该算是……你的绑定者?”
嬴政语气有些不确定地道。
李令月:“……”
她还在想,嬴政究竟是什么时候跟系统勾搭上的呢,合着在她回来之前,系统就已经主动去找嬴政了啊!
李令月回想着嬴政那超强的行动力,以及他为她带来的诸多积分,顿时明悟了。
系统肯定是舍不得嬴政带来的积分!
不过,这系统真狗,居然都不跟她商量一下,就直接把她跟嬴政给绑定了,绑定完之后,也不给她提个醒,害得她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系统这是怕她会拒绝,所以先斩后也不奏,直到她主动发现吗?
李令月的眼眸中浮现出一丝愠色。
因为系统没有什么强制性任务,只有积累到一定积分,积分低于临界值,或者遇到性命攸关之事时,系统才会给个提示音,所以李令月一直把系统当工具统用。
她何曾会想到,有朝一日,这系统居然胆子这般大,连她的主都敢做!
爱民如子系统弱弱地为自己辩驳:‘我看你很喜欢秦王,秦王本身也是难得一遇的优秀绑定者,所以……跟他绑定,你也没什么损失啊,用得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